主题:【原创】取经(十一)大圣从哪儿来? -- 太乙仙工
《拿取经当回事儿 二十 皈依何不趁早?》
闹天宫那些事儿家喻户晓,过程就不多说了,直接奔结尾去。天宫收拾不了孙悟空,只好请如来佛祖帮忙,如来出手分三步进行,一是和孙悟空对话,试图说服他,二是比试手段,验证出“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结论,到第三步才不再废话,直接搬座五行山镇住猴子。先把焦点放在第一步,看看佛祖表达了什么。
佛祖来到孙悟空闹天宫现场,先自报家门,“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然后叫对方自我介绍,并且说明闹天宫的理由。孙悟空诌出一段韵文,且选如下几句作为重点:
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佛祖报以冷笑,接着说明玉帝得此尊位自有原因,
他(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然后劝他“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这一段明里是两个人在对话,玉帝作为第三方等结果,如果顺着取经思路,把整件事放回到心里去,那么思考的主体只有一位,取经人的心智,思考的对象有两个,一是以玉帝为代表的现成思想体系,另一是以佛祖为代表的可选思想体系。当思考主体在两种思想体系之间做选择,这段对话就呈现为三个部分:
1. 主体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想随便皈依。
2. 玉帝体系由来已久,应该可信。
3. 佛祖体系被请来做援军,似乎更可信。
三部分都需要做细致讨论,本章先对付第三个,看看佛祖的意图。
佛祖作为天宫的援军,来劝孙悟空歇菜,说完得尊位你没资格,来了一句“趁早皈依”,要求相当特别。如果孙悟空是普通的土匪或反贼,让他投降或者掩旗息鼓就完了,但孙悟空是颗躁动的心,玉帝和佛祖都是思想体系,用词当然不一样。“皈依”,是要求他信点啥,通过信来抑制那蠢头蠢脑的躁动。让他信谁呢,玉帝?那不扯嘛,要是可信不早就信了,用得着这么闹腾?况且佛祖也领导着一个思想体系,放着到手的猎物不要,推给别人?所以佛祖既然来了,不但帮玉帝的忙,还要耧草打兔子,拎个猎物回去,孙悟空在他眼里就是只活蹦乱跳的大兔子。
弄明白佛祖的意图,咱们轻击鼠标,来个回放。
佛祖郑重而又大有深意地说:“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仙工情不自禁跟着嚷:“皈依何不趁早!”
马上周围刷刷地投过来鄙夷眼神,啥玩意,小人一个!别急着评判,仙工这话是冲佛祖说的,急切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内中深意不知佛祖可能领会。如果佛祖不察,各位兄台可要注意,让那猴子皈依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千万耽误不得。
皈依要趁早的要求不仅对躁动的心有效,对被信体系来说也同样迫切,这一点上玉帝干得不错。想当初孙悟空一闹出事端,天庭马上招他上天宫,封官赐禄,纳入体系。尽管这主意是金星出的,既然玉帝首肯了,领导之功还是要归给玉帝。天庭对于接纳孙悟空用心良苦——他喜欢躁动,就让他管马,用天马来消磨他的心思,世上再找不到比这更恰当的待遇了吧?他还不满足,要当齐天大圣,行,就封他齐天大圣,还给起座齐天府,里面设安静司和宁神司,总该满意了吧?在此之外天庭还做足功夫,在齐天府里设安静司和宁神司,希望他从此心宁意静,再无遐思;还让他管蟠桃园,有事做,一出门就面对山水佳树,放眼望去,但见仙气缭绕、意境辽远,不信他这心思收不回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猴子不上道,不得不请佛祖来收拾他。佛祖有的是本事,对付他似乎足够了,但是仙工以为佛祖除了劝他皈依的片言只语,没把工作做到家。佛祖跟孙悟空比试了一下功夫,等于进行了一番论战,孙悟空能想到的论断和疑问,佛祖都有解答,于是得出“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手掌心”的结论,但是孙悟空并没有当场皈依,佛祖也没强求。事后佛祖给了孙悟空五百年时间受罪加反省,又给了他十四年跟着唐僧走向灵山,似乎皈依这事妥妥的搞定了,仙工却觉得这里有失算的风险,不妙就不妙在取经上,因为“取经”里面大有说头。
如果一时不容易弄清楚一样事物的面目,不如花点心思在它的对立面上,记住了对立面的特征,从反面看,这样事物的状况也就大致把握了。说了这么久的取经,它的对立面是什么?直观上说,当然是妖魔,他们老挡道,还时不时要吃取经人,取经事业差点被他们毁了。那么要问,天宫的神仙时不时下来扮演妖魔角色,是不是也跟取经对立?佛门的大佛菩萨,甚至观音本人,也经常派下属为难取经人,难道他们也在取经的对立面?细较起来有点乱,仙工不准备扎进去搅缠,而是换个角度论道这事。
不妨做个假定,某个妖魔捉住唐僧,心一急,真就把他吃掉了,故事结束了,给唐僧办后事吧。追悼会一定很隆重,各方仙佛都派人来悼念,花圈花篮摆满灵堂内外。悼词将这么起头,“伟大的取经人,杰出的……唐僧长老……”,“杰出的”后面跟一长串头衔,具体有哪些再去设计,无论如何,取经人这头衔给他戴定了。
换一种状况,唐僧没被妖魔吃掉,而是功德圆满,带着经书回到东土,继续佛法传播事业。某一年他去世了,给他的悼词还用“伟大的取经人”,合适吗?
譬如说逝者是位老革命,悼词写上“优秀的儿童团员、共青团员……”,家属能答应吗?嫌这种表达不准确,改成“优秀的前儿童团员、前共青团员”,还不满意?再换,“杰出的前儿童团员……”,还没念完,椅子腿儿横飞过来,接招吧!……
一个不准确的头衔,换什么修饰词都没用。对唐僧师父的头衔处理起来也很费事。“取经人”怎么着也比“儿童团员”金贵多了,不写上太可惜,但是直接写明显不准确,取经结束了,他早已不是取经人。而要用“前取经人”,怎么看都别扭,咋办呢?
悼词怎么写咱用不着费心,通过这事能够看出一个问题,取经的对立面好像出现了,就在取经成功上头。妖魔固然阻碍了取经,甚至打断取经事业,但是只要有人对真经念念不忘,仍然能够上路取经;只要真经没现身,取经人就有事可做,而不管他叫唐(糖)僧还是果僧。
取经得以成为一件事,依赖于三个条件:
1. 相信存在真经;
2. 真经尚未到手;
3. 取经人上路求取真经。
那么妖魔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瞅来瞅去,没见着妖魔的影响嘛!好比说有人想考大学,上学路上总是有小流氓寻衅滋事,他奋起反击,把小流氓揍了个遍,然后问他考上大学了吗?天晓得!易于想见的倒是新的街头一霸诞生了,要不要为他喝彩?同样道理,妖魔只是取经过程中出现的事物,跟上学路上遇见的杂货铺子煎饼摊以至花花草草差不了太多,对于工作本身没有实质意义,他们来自山野还是天宫或佛门也都无所谓。
对取经最有所谓的还是真经——如果取到了真经,任务就完成了,取经不再是个事儿;如果觉着对真经还没把握,那就接着取,取经人头衔仍然牢牢扣在头上。说白了,真正能够“消灭”取经人的只有真经,至于妖魔,无非是些不及实质的障碍而已。
把真经树到取经的对立面很有诡辩的意思,但是仙工的真实意图是想给取经找个参照,通过参照来加深对取经的认识。取经的参照当然不是真经,而是真经后面的修行意识,真经作为一道界限树立在两种意识之间——没得到真经的是取经,得到了真经,照着真经做,就是修行。要说什么是取经不太清楚,什么是修行就容易把握得多——到庙里去看看,戒荤戒色是修行,不赌博不妄念也是修行;拿本书来翻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都是修行。教人别胡搞的都有修行的意思,其背后必定视某种道理为真经,然后劝人照着做。把取经看作和修行相对,就不必急着要人戒这个戒那个,先把道理整明白要紧,而道理并不容易搞清楚,真经之真可不是白给。取经的要点首先是怀疑,肯定与否定中的反复辩难,还要引出许多悖论……取经不容易!
回到佛祖这儿来。佛祖让弟子取经,首先要掂量一下,问问手里托的是真经吗?如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搞真理标准大辩论的时候,怎么没人站出来说“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佛经”?对不起,这是把故事和现实搞混了,但是仙工的态度一直没变,真经是啥是需要详加询问的,不能你说是就是,较真经的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无底洞难题在那儿摆着呢,谁要说掌握了真经,得先过这一关再说,如果以前没想过,现在就开始想,啥时候都不晚。
佛祖想要孙悟空皈依,是想让他进入修行,那就应毫不松懈,像按住一只兔子,让他立即皈依。他没着急,还主动发起一场危机四伏的取经,一旦拿真经当回事,危机四伏的可不是取经人,而是号称手握真经的佛祖本人。让孙悟空参加取经,就是主动把他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什么时候他能转变过来,并不取决于战妖斗魔顺利与否,而在于佛祖手上经书的真实程度,对此他有心理准备没有?多年之后,他会不会为当初没把孙猴子当兔子摁住而后悔?
总结:因着修行意识和取经意识的对立,面前又出现了一位要角,修行者唐僧,他在和取经人唐僧做本质完全相反的事情。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取经(十一)大圣从哪儿来? 27 太乙仙工 字5036 2015-09-13 23:23:03
🙂【原创】取经(二二)天宫秘史 5 太乙仙工 字4133 2015-10-07 00:12:40
🙂【原创】取经(二一)修持最苦属玉帝 3 太乙仙工 字5514 2015-10-04 20:32:47
🙂【原创】取经(二十)皈依何不趁早?
🙂【原创】取经(十九)第三类争斗 6 太乙仙工 字5168 2015-10-01 00:09:23
🙂【原创】取经(十八)魔性自身外来 16 太乙仙工 字5015 2015-09-28 23:18:54
🙂【原创】取经(十七)灵山有鼠 11 太乙仙工 字5328 2015-09-26 23:50:58
🙂【原创】取经(十六)初入幻境 12 太乙仙工 字4728 2015-09-25 00: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