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毛泽东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 -- 北大28楼

共:💬498 🌺4517 🌵20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于包产到户对农业的影响,当年的正反双方都清楚得很

杜润生回忆他在王任重离任前夕和王任重恳谈了2个多小时:

他问我,包产到户真的增产那么多吗?

我说,确实,包产到户是农户家庭经营,农民就靠种几亩地养家糊口,不能偷懒;加上环境变了,政府随着国家工业化,能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信用社给贷款,苛捐杂税减少,又是和平环境,劳力富余,多产多留,政府实行价格保护,增产不奇怪;光水利建设,国家出了多少钱,还能白费

王任重回答道:你把我说服了,我是老观念,只记得“小农经济跳不了三尺高。”

不过王任重依然坚持包产到户只是过渡形式,前途还是集体化。

即便是杜润生,也承认“化肥、农药、价格保护、水利建设……”

按农业部原副部长李友九说法:

当时农业部有个调查数据,有三分之一的生产队是很好的,中间百分之四十也还可以,大约有四分之一生产队生产搞得不好,邓小平倒是没有说过要全部包产到户,当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要搞全面的包产到户,我保留意见,杜润生原来是反对全部包产的,主张保留三分之一的好生产队。……杜润生原来是反对全部分田的,看到万里的态度他就屈服了,他转过来最积极地赞成分田,原来他是主张留下1/3以上的,哪怕留下1/4也好,能够有个相互比较。结果万里、胡耀邦、吴象他们搞到极端,他们搞得太绝对了,主要是胡耀邦和万里两个人,吴象不过是跟风摆。

这个吴象,当过《山西日报》总编辑,中共山西省委副秘书长,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算是万里的大秘,人称“协助万里在安徽推动改革的著名农村经济学家和“三农”问题资深专家”。

李老对吴象评价:“不过是跟风摆”

对比58年、78年的吴象,挺有意思。

[红旗5804]吴象:群众在科学技术上创造精神的一个事例

化肥的普及化,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清徐县今年的亩产指标,已经由原订的四百斤骤增为一千斤,还要争取超过。全县喜气洋洋,大闹化肥,大上追肥,要在小麦丰收(平均亩产三百斤以上)的基础上,在秋季创造惊人的奇迹。

著名的吴象先生就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为了实现千斤县——记晋中十县农民的决心和干劲》发表在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文章说“从我们到过的地方看,每个县毫无例外地都有为数不少的双千斤乡、五千斤社、万斤生产队,至于万斤以上的试验田,更是举不胜举。”吴象还在他的文章中间说得活灵活现:“麦子大丰收确实是一把万灵的钥匙,能使任何顽固保守的人开窍。刘三才他们的大麦试验田原定的指标是三千斤,竟把社里一个名叫温四才的老汉气急了,他赌咒:‘你们真能打下三千斤,我拚上脑袋!’直到麦子登场,他看着事情不妙,还是不大相信,但打的结果不是三千斤,而是五千七百零二斤。老汉服输了,当刘三才突击组再试验在回茬地产万斤谷子的时候,他就变成了积极的支持者了。一个夏天,出现了多少温四才式的喜剧,有多少温四才式的人物经历内心深刻的变化啊!”

关键词(Tags): #包产#吴象#万里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唐斩非,阴霾信仰,乾道学派,联储主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