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 赫克托尔
《三国演义》提到的群雄中,孙策的戏份不多,从出世到征服江东三郡,集中在第15回,而且第15回也并非全部用来写孙策。《三国志 孙策传》对孙策的描写,乱七八糟,前言不搭后语,我试图通过本文,把孙策的一生梳理一下。
孙策的父亲是东汉的破虏将军孙坚,祖父就说不清了。《三国志 孙坚传》的开头,叙述孙坚17岁时,在钱塘(今浙江杭州)与一伙海盗作战的故事,写的绘声绘色、形神兼备,当时孙坚的父亲也在场,还有发言,唯独没有孙坚的父亲的名字。据后人考证,孙坚的祖父叫孙钟,种瓜为业,是个小老百姓,即便如此,孙坚的父亲叫啥、干啥的都不清楚,可以肯定也是个无名之辈、斗升小民,实在不值一提,所以孙坚传只模模糊糊说:“盖孙武之后也”,打个马虎眼糊弄过去了。
孙坚是吴郡富春人,现在是浙江杭州富阳区。孙坚兄弟三人,老大孙羌字圣台,老二孙坚字文台,老三孙静字幼台。孙坚还有个妹妹,嫁给同乡富春人徐真,生徐琨,后来徐琨跟着孙策东渡打天下,死于征伐黄祖的战事。徐琨有个女儿嫁给孙权,是为徐夫人,算起辈分来,孙权是徐夫人的亲舅舅。孙权做了吴王和皇帝之后,徐夫人做王后、皇后的呼声很高,然而孙权不同意,最终做了皇后的是小儿子孙亮的母亲潘氏。
171年,孙坚17岁时,与父亲前往吴郡钱塘县,就是现在的杭州市,路上遇到一伙海盗,孙坚镇定自若,智勇兼备,吓走海盗们,还砍了一个海盗脑袋,送到官府表功。县政府很高兴,封他为代理县尉,相当于县人武部长和公安局长,负责组织管理军警,维护治安、剿灭盗匪,从此走上历史舞台。相继担任会稽郡或吴郡司马、盐渎县丞、盱眙县丞、下邳县丞。
大约在孙坚担任钱塘县代理县尉期间,孙坚向钱塘当地的吴家求婚,吴家肯定是个大家族,至少门第比孙坚高的多,吴家认为孙坚“轻狡”,大约是孙坚不着调,孙家不是正经人的意思,然而天下将乱,孙坚这样能征惯战之人最惹不起,吴小姐很决绝的表示,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吴小姐嫁给孙坚成了吴夫人,生了4子1女,4子是老大孙策、老二孙权、老三孙翊、老四孙匡,女儿的名字不详,《演义》称为孙尚香,嫁给了刘备,还有个庶出儿子孙仁。《诸葛瑾传》提到孙权有个姐夫弘咨,《孙皓传》说弘咨的孙子弘璆是孙权的外甥,这样算来弘咨是孙策孙权的姑父,《三国志集解》的作者卢弼认为《孙皓传》写错了,外甥应该写作外孙,则弘咨是孙权的姐夫,进而推知孙权有个来路不明的姐姐。
孙策的生年有2种说法,一是根据《三国志 孙策传》正文算出来的,175年生,二是根据孙策上表自称父亲孙坚去世时17岁,则生于176年。然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孙坚不是死于192年,而是191年,当时孙策17岁,则孙策还是175年生人。笔者才疏学浅,无力做过多考证,姑且认为孙策生于175年,孙坚死于192年,孙策丧父时虚岁18。
孙策的出生地也能算出来。孙坚于172年担任盐渎县丞,孙权生于182年,比孙策小7岁,生于下邳,即孙坚的下邳丞任上,那么孙策只能生于孙坚盐渎县丞、盱眙丞、下邳丞之一的任上。《后汉书 灵帝纪》记载,174年十一月,杨州刺史臧旻带领孙坚剿灭许生,孙坚因功获封盐渎县丞,《孙坚传》记载孙坚在盐渎县丞任上呆了数年,则孙策肯定生于盐渎,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盐城市。
184年,旧历甲子年,大贤良师张角鼓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发动黄巾起义,东汉政府急忙号召天下英雄起兵勤王,孙坚、曹操、刘备都在此时拉起队伍,投入到剿灭黄巾的火热战斗生活中去。当时担任徐州下邳国下邳县丞的孙坚,被平定黄巾的三大名将之一朱俊,征召为佐军司马,纠集吴郡老乡和下邳当地人,以及下邳周边的“商旅及淮、泗精兵”,共1000多人,北上中原南部的南阳一带,追随朱俊攻破南阳,歼灭黄巾十多万。南阳之战使孙坚获得全国性的名望,也标志着孙家军和孙吴集团的诞生。孙吴集团第一大佬朱治、三大老将中的程普、韩当,都在南阳战役前后入伙。
此后数年,孙坚南征北战,仗越打越大,名望越来越高。187年,孙坚担任荆州长沙郡太守,进入太守行列,要知道袁绍也才在189年担任渤海太守。190年,长沙附近的零陵人黄盖加入孙家军,孙家军三大老将凑齐。
190年,关东诸侯组建反董联军,孙坚率孙家军参战,孙坚的大侄子孙贲、远房侄子孙香、孙河随军。
参加讨董的诸侯虽多,但多数人秉承“交战不如参战,参战不如宣战”的理念,整天吃吃喝喝、聊天打屁,“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真正卖力攻打董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曹操确实卖力,怎奈军队战斗力不行,几乎被董卓的大将徐荣击毙,孙坚不仅卖力而且能打,董卓无奈之下,派大将李傕跟孙坚谈判,企图联姻合好,遭到孙坚断然拒绝。董卓畏惧关东联军,尤其怕孙坚和孙家军,裹挟汉献帝迁都长安,临走火烧皇宫,挖掘坟墓。孙坚完全相反,进入洛阳后,扑灭大火,掩埋坟墓,做了一个大汉忠臣能做的一切。
然而孙坚的最大问题是出身寒微,在讲究出身门第的汉魏,只能依附于豪门徐图发展,早在攻进洛阳前,孙坚便与豪门出身的后将军袁术,建立起合作关系,孙坚在前面打仗,袁术在后方管饭。董卓离开洛阳后,原来的讨董盟友为了地盘大打出手,互相攻杀。孙坚想夺取豫州,与袁绍派来的豫州刺史周喁厮杀,虽然孙坚屡胜周喁,依然无法在豫州立足,还得投靠袁术。192年,孙坚为袁术攻打荆州刺史刘表,在襄阳城外的岘山,孙坚惨遭刘表大将黄祖手下的狙击手射杀,终年37岁。
孙坚死后,孙家军一时群龙无首,正在孙家军中的孙坚的大哥孙羌的儿子,孙策的堂兄孙贲,作为孙家军的掌门人,带领孙家军投靠袁术,从此一直到197年孙策以袁术称帝为借口与袁术断交,孙家军完全成了袁术的队伍。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孙坚192年去世之前的孙策的行止。
如前所述,孙坚是扬州吴郡富春人,现在的杭州富阳区。175年,孙策生于扬州广陵郡盐渎县。盱眙、下邳都属于徐州下邳国,总之这3个县都属于徐州,孙坚一家脱离了老家扬州,孙策从出生起就是徐州人,或曰江西、江北人。
184年黄巾起义前,孙坚担任徐州下邳县丞,下邳就是未来吕布白门楼殒命的地方。孙坚一家太太平平的做芝麻官,182年孙权就出生于下邳,可见黄巾起义前,孙坚的家属在下邳,孙策肯定也在下邳生活、求学。184年,朱俊征召孙坚发兵前往南阳剿灭黄巾,孙坚在下邳招募的孙家军,自然以徐州淮、泗人为主。孙策和母亲弟妹们也离开下邳,到扬州九江郡寿春县定居。寿春一度是扬州首府,也是淮南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没有之一,未来成了袁术的首都。
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孙坚去遥远的西北凉州作战,孙策和家属继续呆在寿春。187年,孙坚担任荆州长沙郡太守。从此时到孙坚参加讨董联军,还有3年时间,孙坚任期稳定,《孙策传》引《江表传》说,从184年孙坚参加剿灭黄巾,孙策和家人一直定居在寿春。我认为孙坚的3年长沙任上,孙策和家属可能随父在长沙,最重要的证据是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190年,孙坚加入讨董联军,北上中原。孙策时年15岁,“交结知名,声誉发闻”,名气很响亮。与孙策同龄的庐江郡土豪周瑜,主动找到孙策,二人一见如故,“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周瑜邀请孙策到自己的家乡庐江郡舒城县定居。
周家比祖上种瓜的孙家牛多了,周瑜的从祖父周景、从父周忠,都做过太尉,周瑜的亲爹周异,做过首都洛阳市长。孙家在舒城无亲无故,周家上杆子邀请孙家来舒城,我认为有俩原因。首先大家祖上都是扬州人,好歹算老乡;其次周家是文人,眼下天下大乱,需要武人帮衬,平民出身的孙家则需要通过巴结豪门更上一层楼,孙策、周瑜的关系跟孙坚、袁术的合作一样。
抛开两家的利益关系不谈,两个15岁的大男孩志趣相投,自然成了铁哥们。周瑜将一座大房子借给孙家白住,“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在当时,升堂拜母、托妻献子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后来孙策与张昭也是“升堂拜母”关系。
192年初,孙坚死在襄阳城外,孙策不能继续在舒城闲住了,作为家中顶梁立柱的长子,他有责任和义务,送父亲的灵柩回吴郡老家安葬。关于孙坚灵柩的行程,《孙策传》、《孙贲传》的行文有些歧义。《孙策传》说:“坚薨,还葬曲阿”,《孙贲传》说:“坚薨,贲摄帅馀众,扶送灵柩。后袁术徙寿春,贲又依之。”
前面说了,孙坚死于奉袁术之命进攻襄阳刘表的战争,孙贲接替孙坚统帅孙家军,回头投奔袁术。袁术也没闲着,既然向南争夺荆州失败,他向东发展,进入淮南寿春,赶走或杀死原来的扬州刺史,任命陈瑀为自己的扬州刺史。
193年,袁术向北发展,与曹操逐鹿中原,一度打到黄河边上的陈留郡(开封周围),曹操屡战屡败,狼狈不堪,直到刘表从背后给了袁术一刀,夺取袁术的老巢南阳。袁术顿时无家可归,被迫放弃逐鹿中原,大致沿着涡水、颖水向东南流窜,准备去刚刚到手的寿春。然而他任命的扬州刺史陈瑀叛变,拒不接纳他,袁术略经调整打跑陈瑀,从此袁术盘踞淮南,以寿春为都城建立独立王国。
综上所述和其他记载,我认为192年孙坚死在襄阳之后,孙贲和孙家军离开袁术,护送孙坚的灵柩,从南阳沿着淮河向东走,孙策离开舒城向西迎接孙贲,双方在途中某地相遇、合流。孙策、孙贲再往东在历阳(安徽和县),从牛渚(安徽马鞍山采石矶)过江,在曲阿——今天的镇江南边的丹阳市,安葬了孙坚。之所以没送回吴郡老家下葬,一来孙贲必须带孙家军回去为袁术打仗,不能继续走了,再走袁术的黄花菜都凉了。二来天下大乱,路上不太平,孙贲和孙家军离去,孙策也走不下去了。
安葬了孙坚,孙策、孙贲分道扬镳,孙贲带领孙家军北上,听说袁术逐鹿中原失败退往寿春,孙贲就带着队伍去寿春投靠袁术。至此,孙贲带领的孙家军丧失了独立性,完全听命于袁术。孙策和全家去曲阿江对面的江都——现在扬州市江都区定居。
孙策成了孙坚系的家长,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孙策没有任何官职,父亲的乌程侯,给了小弟弟孙匡,即使自己继承爵位,在天下大乱的大气候下,也是个空头爵位,当不了饭吃。
其次,孙策手里没有军队,孙家军在堂兄孙贲手上。虽说孙家军是孙坚创建的,可是孙贲是孙坚的大哥的儿子,从爷爷辈算下来,孙贲才是长房长孙,何况孙策虚岁才18,做一军之主太年轻,而且孙家军组建以来,孙策一直在后方的寿春、舒城吃闲饭,孙贲则是“坚於长沙举义兵,贲去吏从征伐”,在军中的根基远比孙策深厚。
最后,孙策没有地盘。孙坚任太守的长沙郡,属于孙家的死敌荆州刺史刘表。
总之除了父亲的好名声,孙策几乎一无所有,还别说干一番事业成为一方诸侯,连养活母亲、4个弟弟、1个妹妹都是问题。
好消息也有些,舅舅吴景担任袁术的丹阳太守,孙贲担任丹阳都尉,发小周瑜所在的周家,在庐江郡跺一脚地皮颤三颤。然而这些人脉关系用不用,怎么用,全无头绪。
孙策在江都穷愁无依,不知如何规划人生的时候,人生中的第一位高人或贵人及时出现了。张纮字子纲,就是本地广陵郡人,早年游学京城洛阳,虽然没当官,却也成了颇有影响的名士。此时张纮的母亲死了,回到家乡处理丧事。孙策主动找上门去,与张纮进行4次孙吴版隆中对的第1次。
孙策说:“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馀兵,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为朝廷外藩。君以为何如?”抛开汉祚中微天下扰攘的空话,孙策首先表达了为父报仇、建功立业的决心和进取心,继而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从袁术手里要回属于亡父的孙家军,打回吴、会稽老家,搞块地盘做根基。
面对这个半大孩子的造访和提问,张纮一定很吃惊。首先,官二代很多,绝大多数是没什么志向的庸人,例如陶谦的2个儿子,孙策有继父志、报父仇的愿望,就很不容易。其次,孙策是破虏将军、乌程侯、长沙太守的嫡长子,丹阳太守的外甥,虽然眼下没有官职,毕竟父亲的光环在身,张纮则是40岁的无业游民,俩人的身份相去甚远,孙策放下身段主动求教,绝大多数官二代就做不来。
最重要的是,与正版隆中对相比,孙——张版的最大区别在于,求教者首先拿出自己的方案,问对方行不行,正版则是刘备发问:“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由诸葛亮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张纮不急于回答,而是卖关子,说我没啥本事,且在守丧期间,拿不出办法来。孙策急了,不仅涕泗横流的恳请张纮出谋划策,还及时抛出一顶高帽、一张画饼:“若微志得展,血雠得报,此乃君之勋力,策心所望也。”见孙策出于至诚,张纮基本肯定了孙策的方案,并给予补充,大致上是4条。
1. 你爹有骁勇仁义之名,这是你成功的有利因素。
2. 就如你说,你应该去你舅舅执掌的丹阳郡,招一支军队。至于孙贲带领的孙家军,张纮也没啥办法弄回来,根本没提。
3. 打回老家吴、会,创建根据地,安身立命。
4. 诛除群秽,匡辅汉室。
具体的行动方案是后三条,我称为“张纮三步走”或“江都三步走”,第一搞军队,第二打地盘,第三扶汉室。三步走一步步来,不可能跨越式发展。
孙策没兵没地没官,不可能给张纮开工资,所以俩人谈完就各奔一方。张纮建议孙策去丹阳郡招募新军,孙策却坚持自己的想法,跑到寿春找袁术,希望袁术将孙家军转给自己。
193年,袁术逐鹿中原失败定居寿春不久,18岁的孙策前往寿春找到袁术,这大概是孙策、袁术首次见面。孙策回顾父亲孙坚与袁术的友好关系,尝试打动袁术,继而展望未来,表达愿意为袁术效劳的诚意,隐讳的索要孙家军。袁术“甚贵异之”,但未必看好这个小毛孩子,没有如孙策所愿,把孙家军交给他,而是建议孙策去丹阳郡招兵。
看来要兵的路子走不通,要么放弃报仇和独立发展志向,利用老关系,在袁术手下当个县令县尉啥的还不难,要么坚持理想,从张纮的招兵入手,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杆子建绺子,建立自己的孙家军2.0版。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江东小霸王孙策传
🙂【伪·三国群像】天命(性转!全是女孩子!) 2 方向不倔强 字316 2016-01-16 20:42:16
🙂三国这个是真不错 花怒 字135 2020-09-16 21:15:04
🙂【原创】12. 大结局 103 赫克托尔 字9281 2016-01-10 01:47:13
😄老兄的坑品真是神级的,又快又好!俺还有一个问题 13 李根 字146 2016-01-11 20:55:43
🙂补充一个丁奉的逸史 14 环宇7504 字893 2016-01-12 05:22:34
😜古书云:晋师三豕渡河,预言了三家分晋,也是豕祸呀 1 不远攸高 字78 2016-01-12 22:42:36
🙂西方真的有豕祸 17 环宇7504 字1151 2016-01-13 00: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