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2010春夏之交的西西河风波 -- 铸剑

共:💬1224 🌺12530 🌵46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浙江老年报2006.3.1 应四官沉浮录

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县委书记,从犯错误再到回乡富民,他的人生跌宕起伏——

2006年春节前夕,宁海县越溪乡越溪村的137位老年协会会员,领到了人均200元的分红。老人们笑着说:“这是盘古开天地以来的一件新鲜事。”而做成这件新鲜事的,就是他们的会长、曾被中共宁海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富民书记”的应四官。

改造后进村 从“米箩”里跳到“糠箩”

48年前,应四官是山头应大队最年轻的村干部。当年,越溪乡的越溪村是方圆几十里内有名的落后村,粮食亩产不到300斤。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纲要、粮食亩产800斤的目标,越溪乡党委决定抽调应四官到越溪大队(村)去改造后进队。山头应是个先进队,离开山头应到越溪去,全家一年收入要减少40%以上,他年迈的父亲、新婚的妻子都不同意,说这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

应四官自己心里也有矛盾,但他想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说服了父亲、妻子,于1958年秋天来到越溪大队。面对一个一个困难,他沉着应对,和群众同甘苦,帮助贫困社员,团结积极分子,又以“劈柴劈小头,问路问老头”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摸清了生产落后的各种原因,然后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改造烂塘田,整整苦干了4个年头,终于改变了越溪大队的落后面貌。从1960年开始,这个大队连续三年粮食亩产达到800斤以上,烂塘田全部变成了高产田。1964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910斤,比1957年翻了两番多,超过山头应,成了宁海县粮食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大队。这个大队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毛主席“5·9”批示 成为知名人士

1963年初,华东地区召开农业战线先进集体代表会。应四官作为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会上学习了中共中央印发的有关“昔阳县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文件。与会代表也汇报了参加集体劳动的情况。应四官是浙江代表团中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天数比较多的一位代表(每年200天以上),这个情况被《浙江日报》采访组知道以后,便派出了有关人员,采写了《应四官参加劳动好工作做得好》的新闻报导,刊于1963年4月28日《浙江日报》上。这则新闻被中共浙江省委选编入“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之一,上报党中央。1963年5月9日,毛主席对这份材料作出了重要批示。

“5·9”批示后,应四官成了新闻人物。宁海县委作出了在“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中开展学习应四官劳动好工作也好的决定”,全县以应四官为榜样,组织干部进行学习。中共宁波地委也发出通知,转发了中共宁海县委的决定,组织各县(市)区、人民公社党委、各支部进行学习。1970年浙江省委组织部多次找应四官谈话,要他担任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应提出自己文化低、水平不高,难以胜任,只能任副职。一位省委副书记赶到他家,找他谈话。省委领导认为他是毛主席批示过的先进人物,是全省干部群众学习的榜样,必须担任县委书记。当年12月省委组织部任命应四官为宁海县核心小组组长,主持宁海县委工作。1971年5月经党代会选举,应四官正式担任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走上县委书记岗位后,应四官的农民身份没有变,报酬仍按越溪大队的强劳动力给他记工分,县里只给他误工补贴,第一年每天0.4元,第二年提高到每月24元。工作之余,他也回队参加生产劳动,成了不脱产的农民县委书记。后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九大、十大党代表,上过天安门城楼,参加过国庆观礼。

“文革”中犯错误 跌入人生低谷

此后,在“文革”中,应四官先后兼任了浙江省、宁波地区和宁海县的八个领导职务,被人称为“应八官”。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犯了严重错误,粉碎“四人帮”后,在揭、批、查中,被当作“资产阶级帮派骨干分子”,受到批斗,1978年回乡监督劳动。1983年5月,新任县委书记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重新作出决定,专门发了《关于应四官问题复议批复通知》文件,作出“犯严重错误,留党察看二年,撤销一切职务”的处理决定。于是,应四官回家乡参加劳动。

治村有方 成了富民书记

回乡后的应四官先后办过毛纺厂、垫片厂、内酯豆腐厂,因缺乏管理经验,只能勉强保本。于是,他又把精力投到3亩责任田、5亩自留山的开发上。1993年越溪村党员推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婉言谢绝,只当了支部委员。到了1996年,越溪村的财务管理混乱,集体亏空17余万元。经组织上多次动员说服,他又一次挑起了党支部书记重担。上任后,他加强了财务管理,杜绝了挪用公款漏洞;又根据本村山多田少沿海的实际情况,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林,种下雷竹100亩、毛竹100亩、板栗100亩;修复了1977年被特大洪水冲毁的海塘——石马塘,还开发了200亩海水养殖基地。这些项目陆续投产后,到1999年越溪村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为村集体积累资金20余万元,村民收入人均提高了近千元。

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当地干部群众都十分信任他。1994年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先进生产工作者,1995年被中共宁海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96年、1998年连续两届被中共宁海县委授予“十佳富民书记”荣誉称号,他成了全县年龄最大的“富民书记”。

晚年幸福 感谢改革开放

2000年,63岁的应四官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根据老年人的要求,他继任了村老年协会会长。

始终农民模样的应四官回忆起当年的事,仍感慨万分:“我只读过三年书,从没想到能当县委书记。”

在“文革”中他犯了严重错误,但好在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宁海的许多干部群众对他仍有好感。1995年县里作为特殊情况,发给他每月160元生活补助费,1998年提高到300元。宁波如意股份公司总裁储吉旺每月给他补助200元。

应四官有4个子女,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儿子都买了汽车搞运输,大女儿嫁到宁海城关,小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宁波开发区工作,经济条件都不错。他和老伴留在农村,如今腰板硬朗、身体健康,经营着自留地和自留山的同时,他还兼做村老年协会工作。自留山上雷竹、杨梅、高节竹、板栗都已进入采摘收获期,晚年幸福生活也有了保障。田里还种了0.2亩苦丁茶,他说如果经济效益好,也可为村民作个示范。说起晚年的幸福生活,他说要感谢改革开放。

通宝推:年青是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