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读《戚本禹回忆录》 -- bshu

共:💬598 🌺6191 🌵1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说我对彭毛这点事儿的理解,供讨论。

先说彭和彭信。

1,彭一直给大跃进泼冷水,唱衰大跃进是一贯的。

2,彭对庐山会议的“神仙会”结果不满意,这个信肯定不是临时起意,是深思熟虑的。

3,彭信肯定不是他表面说的那么轻松,只是私下给毛主席提意见,表达一个党员的看法和责任感。彭作为军方头号人物,不是老百姓,“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更何况是在“纠左”的庐山会议的关口。

4,由此,彭信其实是在放炮(甚至只是给毛主席装枪,等毛放炮),准确说,彭在试探毛主席“纠左”的态度和决心。所以彭说既不希望公开此信,又期待此信公开(期待说明彭有装枪等人放炮的打算),以刺激一些人。“说刺激一下毛”,可能更多是政治语言,以淡化此信特意针对的“真正的责任人”。

5,如果大会对此信作出正面评价,以TG的风格,肯定有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和人事变化,不亚于再一次的高饶事件。而被调整的责任人就不是一揽子地把屎盆子扣一个人头上,将是一个个具体的姓名。搞不好, 会弄一个新的“反党集团”。

6,此信真正的指向,应该是当时大跃进的实际执行层,这个实际执行层应包括,当时执行毛大跃进决策的执行层,更包含恶意极端化、推波助澜大跃进的那波看“毛出丑”的执行层。恐怕后者才是毛所忌惮,彭欲除之的目标。

7,彭作为武将,干预政事,历朝历代都是大忌。不光是文官系统防彭有异心,毛主席也会有一根弦绷着。

并且,建国后的权力安排,军方一直不满意,认为军队党流血流汗,便宜都让白区党占了。这个军方,主要就是彭。高饶事件时,高与彭有过联系,彭在高饶中的没给出到立场鲜明的反对。

再来说毛主席。

1,毛主席决策大跃进,从毛传看,差不多六月(?)就开始在做降温的动作,后面大半年的工作和会议,也主要是降温,却降不下来温。

毛决策大跃进,大家很听话,毛要降温,大家反而不听话?问题到处出在哪里?

2,毛主席在49年后的权力并没有非常稳固,一言九鼎。到56年八大时,甚至要委屈求全接受八大决议,甚至还分出了一线二线。官方说法是毛主席高风亮节(好熟悉的一个成语),自愿退居二线。按照历代的政治斗争实践,被迫的可能性更大。

3,58年的大跃进决策是毛试图重新掌权的一次努力。忙总曾说,毛主席对反右有保留意见,也不同意全部消灭民主党派,试图让民主党派发挥真正的监督功能。

4,阻止毛主席重新掌权的会是谁?

答案很简单:当时谁在台上,(八大)谁分得最大蛋糕,阻止的力量就是谁。建国初,毛的权力被架空的极为厉害,否则不会有高饶反党集团。后来,合作化,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八大,到最后毛主席退居二线。显然,通过前面6年的较量,到八大分蛋糕时,毛失去了主导权,失败了,这才能合理解释“退居二线”的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庐山会议相关当事人都语焉不详,因为真正的“纠左”阻力正是后来宣传的伟光正,甚至后来还坐在主席台上。

5,毛和彭应该心知肚明大跃进搞成最后的烂摊子,问题出在哪里,责任人是谁?

如果我是毛的政敌,如何阻止毛通过大跃进的政绩试图重新掌权的企图?一,(名义上)国家富强是大家的共识,如果大跃进真能实现,也是皆大欢喜的喜事儿,所以不能明着反对大跃进决策。二,毛虽然在八大的分蛋糕上遭遇滑铁卢,但在中层和高层中,威望仍在。毛找的这个时机,应该有利毛出山。

因此,对于大跃进中出现的各种匪夷所思的卫星上天的荒唐,我认为台上的都知道是假的,演戏而已,应该是政敌的阻击手段和政治权谋。简单点就是,通过把一个政策执行的极端化,极端到荒唐的地步,甚至搅的天怒人怨,搞成一个烂摊子,毛就自然失去了掌权的政绩合理性。

这一点,忙总在评论现在的懒政怠政时有这么一说。下面的执行层的工作原则是,上面要求节约,他们就把老百姓的福利统统砍掉,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倒逼上面让步,其实和地维稳也是如此,演变成讨价还价的工具了。

以TG当时中层干部的执行能力,上面只要放一寸,到下面就成一丈了。因此,对于政敌而言,操作这个方法最便宜。并且,中层干部(执行层)还主要是掌握政敌手中,更是方便行事。

6,对庐山会议弄成“神仙会”,毛主席和彭一样:不满意。

毛为什么想纠左而不能?阻止的力量是谁?毛不是一言九鼎吗?毛收到彭信,见猎心喜,终于有人装枪等着毛来放炮。因此,毛把信印发大会,公开讨论。意图是用这封信试探风向,并且这封信的特殊性在于,代表的是军方的意思(毛曾讲过以武将文的话),如果成功就趁胜追击,成功纠左,清算一批人(弄个反党集团不为怪),照样实现“再分蛋糕”的目的。如果失败,责任人是现成的——彭!

毛的这招,对于毛而言,进可攻,退可守,早已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彭而言,恐怕他自己未必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清楚他此时在这场赌局中的角色与定位。如果纠左成功,彭肯定会更进一步,不可能还坐在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这个位子不动。这是彭的小算盘。

如果失败了?彭其实也留有余地,即,这封信是私下的,并且只给了毛主席,他认为,即使他得罪了“执行层”,也可以推说是私信,我只是提点意见,不是要针对某人搞清算,搞政治斗争。并且,毛将信公开,也总是不厚道吧,“老毛”你总要保我吧。

但彭低估了对手的实力,更低估了对手反扑的力度,更错估了毛,因此,彭只能被毛作为丢车保帅的“弃子”。其实,毛如果强硬保彭,一是会坏了文武的规矩,二是毛本身就权位不稳,对手强大,强行保彭,只会引起党内大分裂(行政、党务系统与军方闹掰),三是作为“船长”(管理者),毛也要顾全大局。即使纠左不成,重新掌权的希望落空,但总不能因此将这艘船上的人搞的士气低落,甚至把船搞沉。因此,肯定要牺牲这个一贯泼冷水的悲观主义者,以保持整个团队乐观向上的士气。用毛的话说,四亿的人气不能泄,泄了不好办。而对手那种纠左不成左更左的疯狂和有恃无恐,恐怕毛也始料未及,WG的种子恐[/B]怕就在这时种在毛的心里了,之后的七千人大会,据忙总说,是解开所有迷团的关键。现在市面上有两点是确定的:一,刘万岁出笼(故宫改主席官邸是这个时候吗?);二,毛自我批评。

(BTW,这个七千人大会,我的理解是,[B]这七千人,是这个政权的“赵家人”,他们是这个政权的主人,所以,这个会议的性质就不同于一般的常委会、政治局会、中央委员会、党代会。这等于是一次全体股东一个不缺席的表决站队的权力重新洗牌与站队。所以,七千人大会召开的背景、起源、过程、结果,以及大会的性质,需要提到最高级别的高度对待。

这样,就能理解彭对毛的怨恨,也是彭将当初“华北会议”的事儿联系起来的原因(当初批彭的那批人,正是“庐山会议”的先锋)。

顺道说说对手的反扑。我认为对手所图更大,利用彭的武将身份干预国事的大不敬,不仅要阻击毛重新掌权,还要进一步趁机剪除毛在军方的羽翼,把手伸进军队。

而毛承担了大跃进的全部责任,但成功地保住了毛在军队的利益——急调林彪上庐山,最后是林彪代替彭。红三军团被斗地主下台,红一军团上台坐庄,军队还在井冈山系统的将领手中,这个格局一直持续到1971年9.13事件。之后的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红四方面军将领走上前台,其他几个实力派山头仍然无缘插手军队的机会。机会要等到80年代才轮得上2野坐庄,到3野坐庄时,才会有《纪念粟裕同志》。

这就好理解多了。

不过,贺龙的角色倒是面目模糊。

后来贺龙的结局非常悲惨,贺家人似乎对毛一直怀恨在心,觉得毛“见死不救”。

如果允许开一下脑洞,我认为贺是被毛的政敌(“纠左”的阻力和大跃进的实际责任人)推出来接替彭的人。贺有几个优势:一,他是原红二山头的,但势力非常小。曾经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之一,到解放战争时,却被分拆到1、2野和华北兵团三个山头。所以,他的实力不足以反噬这股支持他的力量;二,贺本身的资历足够,替彭的位置正合适;三,他一直就不属于井冈山系统,与毛也没什么瓜葛,并且,建国后,贺就被一脚踢出军队,赶到政府负责最清水衙门的体育,不受待见,心里肯定一肚子火。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毛主席主政27载,军方一直掌握在井冈山系统手中,未曾旁落。这充分说明了毛主席与彭、林二帅的关系绝对是“合作大于分歧”,应该是自己人,利益共同体。

毛主席对应的妥协就是允许贺龙进入军队实际管事(开始管军队的事,一度主管军委日常工作),但用林彪实际掌军以分其权,架空贺龙染指军队的企图,这应该是后来贺龙下场惨烈的原因——他之前的作为,以及他后来所处的位置,阻挡了毛、林两人对军队的掌控,当然会被毛、林合力绞杀。

总结,毛主席有夺权的私心,但毛主席在关键时刻,还是顾全大局,丢车保帅,避免了恶斗和可能的分裂。其实,牺牲彭对毛主席应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看着好像彭毛之间有多大的分歧,甚至”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但终毛主席主政27年,军队不是红三军团坐庄,就是红一军团坐庄(后期是红四这个无爹无妈的孤儿),足以说明毛彭关系。看远一点,后来是2野,3野……轮流坐庄,这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哪个主政,哪个山头就可以坐庄,分享军队的主要利益。即使在今天,衡量X86是否掌控局面,坐稳大位,首先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军队掌握在谁手里,军队的力量构成是首先被检验的一个标准。所以,所有企图将毛彭对立化的解读,都是别有用心,意图混淆视听。如果毛主席主政,军队却不掌握在井冈山系统手里,用今天衡量X86的标准来看,只能是一个荒唐的结论:毛主席没能掌握军权,因此,是傀儡,儿皇帝、汉献帝……

通宝推:高粱,盲人摸象,迷途笨狼,hull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