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最近看到的笑话之七 -- 钛豌豆

共:💬4002 🌺30008 🌵23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党媒:王宝强还在迷恋农耕时代价值观

http://news.sina.com.cn/s/wh/2016-08-14/doc-ifxuxhas1870626.shtml

党媒:王宝强还在迷恋农耕时代价值观

  一大早看到王宝强充满怨男味的离婚声明,站在道德高地对前妻口诛笔伐,看得让人心疼——家丑不可外扬,一个被戴了绿帽子的男人,得有多大的憋屈,才会这样倒苦水?

  而宝宝的粉丝也瞬间攻占了马蓉的微博,一边倒地骂马蓉婚内出轨,说她是不要脸的女人。而宋喆的微博本来才几千粉,一下子十万加了,也是臭骂之声满地。

  可是,抛开婚内出轨而言,宝宝未必值得心疼,因为他和马蓉虽然都是农村出来的,但一个是大学学影视专业的校花,一个小学没有毕业,本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对,出问题的概率不会太小。

  作为一种择偶标准,门当户对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流行了。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爵位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阶层。而且,这个结构持续很久不变,各阶层基本上坚固而不流动,贵族和平民极少有交集,世家公子要与村姑小芳结婚,可能性更小,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总是极少数,那是世界上最有毒的鸡汤。

  这不只是因为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识认知过于悬殊,而是这种悬殊同时造成精神与价值观上的差异,使得双方在生活习惯、气质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有很大分歧,这将会为婚姻埋下不和谐甚至不幸的苦果,毕竟,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高度的契合不易凭空得来,只能在相近的教育和人生经验中获得。”

  “双方虽然在物质上、表面的阶层上已经是“同类项”了,但内里的差别仍然是门不当户不对。”

  追求相对契合的婚姻,注重配偶双方的经济基础、精神交流与价值观的相近性,门当户对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它让双方快速高效地找到共通之处,不需要太多调和。相反,门不当户不对,磨合得好,自然花好月圆,要是二者分歧太大,不幸者也不在少数。古人的门当户对观与现代人强调双方在消费观、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教育层次等各个方面趋向一致,并无本质区别。

  要是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婚姻,则婚姻也是一种互利互惠的交换,双方之所以乐意交换,一定是图对方点什么,不是说一定要在交换中“大赚”,但一定不能“太亏”,彼此都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并达到某种心理或价值上的平衡,这就容易导致社会成员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价值理念上相当的对象进行交换,其结果往往就是门当户对,这是交换选择的结果,不能用道德一概而论。

  门当户对确实是封建传统,但不应该对社会阶层有天然敌意,门当户对的婚姻相对稳定和谐,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和谐,社会稳定和谐,有什么不好呢?我们更需要关心的是,社会是否公平,阶层流动是否畅通,阶层是否固化板结,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比如说,《西厢记》里的张生有没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改变命运,凭此提升社会地位,娶到莺莺?如果社会上升通道是畅通的,总有一天,你也像傻根一样抱得校花归。

  当然了,假如有一天你上升到和配偶一样的阶层,却仍然褪不掉你脚子上的泥腥味,土渣味,也就是说,你是富而不贵,你的价值观仍然固步自封,不是共同成长,还是傻根的段位,生活习惯、气质修养、兴趣爱好没有半点提升。

  双方虽然在物质上、表面的阶层上已经是“同类项”了,但内里的差别仍然是门不当户不对,婚姻矛盾重重自是难免,不离婚是万幸,离婚则是自然。因为你的身上那些低档的东西天天表露在生活里,对方要天天去面对,总有无法面对的时候。

  就像宝宝这样,离了婚,还要发个声明,诉自己的苦,责对方的错(对方当然有道德甚至法律上的错),却没有从根源上去找原因,我们该说什么好呢。我甚至觉得,他这一辆婚姻之车开不好,下一辆也可能开不好,然后就一直怪自己买的车不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