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投票【整理】含3味药的中药方能穷举出来吗?废医验药=废医废药 -- alphaboy

共:💬391 🌺1128 🌵42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49 / 13

    3味或以上的复方中药药方是瞎猫碰死耗子穷举出来的
    1/0
    3味或以上的复方中药药方是依据某种朴素系统论设计的
    48/1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且推荐一篇文章

西医和中医对中国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可或缺不意味着万能,中医不是万能的,西医也不是万能的,西医是有总体优势,不代表处处都是优势。。。

对于外国人,西医治不了的病就不治了呗,反正也没招,

而对中国人,如果有的病西医不能治而中医能治,干嘛不找中医治? 如果中西医都能治但中医疗效更好,干嘛不找中医?如果中西医都能治但中医更便宜,干嘛不找中医?

既有西医,又有中医,其实是中国人的福气。挺中医的人可没那么偏执,挺中医就不看西医,我们不仅看西医,还是首诊西医。

外国人不看中医就不看吧,但别害得中国人也看不了中医。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前两名日本,香港,可没有拒绝中西医。

你提到了新中国的卫生成就,推荐你看一篇台湾学者陈美霞在2001年写的《大逆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你可以看看新中国普通人均健康水平极大提升是哪些因素带来的。我认为关于中国的医疗体系和政策的评述,这是最好的一篇。

外链出处

摘要:在毛泽东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发展出一个以预防为主、十分革新性的医疗卫生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发展合作医疗制度;使用赤脚医生;通过群众运动执行全民保健计划;中西医结合;越来越注重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然而,在过去20多年的市场改革中,中国将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改变得面目全非。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从预防为主转变为医疗为主;合作医疗体系大部分解体;赤脚医生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转为专业化的乡村医生,很多人转而从事更赚钱的工作;官方不再注重群众动员,反而重新强调医疗技术;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取向变为更依赖西医;医疗资源日益从农村转向城市地区。自1978年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戏剧性的变化,的确说明毛时代的医疗卫生体系发生了「大逆转」。

再转贴一段:

解放前的一个世纪中,中国饱受内战和反帝战争的蹂躏。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的烂摊子经济萧条、社会危机重重、民众中传染病、寄生虫疾病、营养不良疾病肆虐。在战后初期,平均寿命不到35岁,婴儿死亡率高达250㏑。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总数少的可怜,无力解决当时人民群众大量的健康问题。从事医疗服务的主体是传统中医和草药医生,许多都缺乏必要的培训和锻炼,无法应对和处理流行疾病和疫情。当时,全国性的预防计划和体系是不存在的。

面对这些状况,新中国必须发展医疗卫生体系,以有效解决人民当前迫在眉睫的健康问题。当时,世界上其它面临同样问题的国家最常用的解决途径是采取西方模式或修正的西方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的特点包括:

(1)严重依赖通过昂贵财力投入培养出来的高技术的专科医生;

(2)非常强调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准;

(3)治疗为主的导向;

(4)关注个人医疗服务,而不是建设公共卫生计划。

这种模式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也许适合,因为在这些国家里人口死亡率随人民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卫生设施的改善而下降。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不恰当的。有限的国家资源使得发展中国家无法培训足够数量的高技能的西医医疗人员,以完成当时大量的、紧迫的医疗任务。而且,一旦这些医疗人员从学校毕业了,大部分都会呆在城市里,农村居民仍然得不到充分的医疗;昂贵的医疗技术,多半也只有城市居民才能负担得起;以极少数高技能的医疗人员提供个人医疗以及个人卫生服务的方式,无法有效解决在农村贫困人口中传染性疾病蔓延和营养不良疾病充斥的问题。

新中国是少数几个选择异于西方医疗模式的国家之一,它发展了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主要依靠经过很短时间就可培训出来的较低技能医护工作者;发展了劳力密集而不是资本密集的医疗技术;强调预防和初级保健;集中精力实施公共卫生计划,而不是单纯关注个体健康。

革命后很短的时间内,新中国提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四项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确定了接下来30年时间内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框架。这四项指导方针是:

1. 医疗卫生体系为工农兵服务;

2. 预防为主;

3. 中西医相结合;

4.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通宝推:hwd9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