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Don't need too much talking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我又来了

1 讲点逻辑,远离下三路与只顾下三路可是相差太远了。

棉妈说:

“贤贤易色”,明朱理学解释为“一个人看重贤德就该远离女色”我只能说这么解释还要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人格调也是太低了。早年我就曾写过一篇小文《孔子根本不好色》来批驳这种“只顾下三路”的翻译思路。

这里的“贤贤易色”,只要思无邪,就根本想不到女色上去。前面“巧言令色”的色,已经被解释成“面色,面容”了,推而广之还可以是仪容仪表。那这里的色也是一样的么。

我说: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里的色没有歧义吧。

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子所悲叹的现状,是他所反对的。

那么他倡导的自然是这个现状的反面,即好德而不好色。

那么贤贤对应好好德,易色对应不好色,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其实,贤贤易色的解释根本不需要大作文章,色,解作面容也好,解作女色也好,

要倡导的都是接近贤人。假如没有这句话,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不会有所缺失,因为,前者可证于 见贤思齐,后者可证于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到底怎么讲,那就是个人偏好的问题了,你喜欢前者,又何必给后者加个只顾下三路的罪名,人家明明是说要远

离下三路好不好。你要这样说的话,又把后面孔子那句感叹置于何地呢。

对了,前面有个明朱理学,应为笔误,要么程朱,要么宋明。

2 讲点语法 之乎者也,实有所助

棉妈说:

呵呵,他就不怕高攀不上人家!你都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了,人家为啥搭理你呢?

无友不如己者,“无”是“没有什么,没有哪个方面”,“不如己者”,“是不如自己的”。礼记中“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的“无人为大”就翻译成没有什么东西是比人更重要的。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样的。是朋友就有比自己强的地方,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不要不好意思。

我说:

要澄清一下逻辑矛盾,说话不是写论文,口语论事不能求全责备。

先举个例子,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又曰君子贞而不谅。

到底咋办。

看他要说的主旨就行了。

无友不如己者,就是强调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以便学习。

类似的意思,如华罗庚先倡导的下棋找高手,也是长棋的不二法门,如果

有人说,你不肯和低手下,高手自然也不肯和你下,逻辑是对的,但显然

没弄明白人家在说什么。人家不过是说要多找高手而已。

现在来说语法,不妨请个老熟人出来。

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湘山野录》

半部论语定天下的赵普,面对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的诘问无言以对,如果真是水平使然,那论语他一定是读不好的。这里就是一个上好的例子。

“者”是是助词,助得甚事呢。这里是个名词化标记,其语法功能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我们看到这个者字,就知道这里的谓词性成分已经变性了,变成名词。

无友不如己者,这里的者也是这个功能。

这个句子的结构,

要么是:

无 友 不如己者

不要 与---交友 不如自己的人

不如己本身是谓词性的,加了者之后,变为名词性的。

要么是:

无友不如己 者

没有朋友不如自己 的

者 使得 无友不如己 这一整个语段 变成名词性的

要让这种可能性成立,后面就必须对这个名词性成分进行描述,如

无友不如己者,世间之至理也,

无友不如己者,人皆有所长也等等。

然而在这里的上下文中,没有这样的成分,——过则勿惮改接不上,明显是另一句。

所以只有前面那一种可能。

棉妈为了衔接两句,硬把 过则勿惮改 解释成

跟人家比发现自己哪里做错了就去改

过是做错事,并不需要跟人相比。

跟人相比,比出来的也不是对错,而是高下,强弱。

如不如也是高下强弱之比,不能跳跃到对错上面。

当然,这里的关系容易被搅浑水,那么就抓住语法这个中心点好了。

有了者字的存在,无友不如己者,如果要跟下文衔接,下文应该是

对者前的部分进行说明,解释,描述,而不能是一个祈使句。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