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陕北边区特货贸易的历史原因以及特货的来源 -- 驿寄梅花

共:💬288 🌺1126 🌵7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硬通货也是不对的

是否是“硬通货”取决于时间、地点与行使行使。如果说【在那个年代,鸦片是硬通货,意味着类似与黄金,白银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替代货币,在市场流通,既然这样,当年***为了*****,努力创造硬通货,是情有可原的】

那是否可以认为各路军阀以及中央政府,乃至于日伪政府都是“硬通货”的“种植商”与“创造者”呢?

显然不论国共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在那个年代谁也不会说这仅仅是什么“创造货币”的行为。而且越到后期这种说法在中国大多数地方(除了少数民族地区)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抗战进入中期的40年代这件事尤其被赋予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独特内涵。所以延安方面在被发现之后要把锅往日伪方面甩。

点看全图

在贸易上,特货的“流动性”也谈不上“硬通货”,因为用它向平民付款平民是不敢接受的。

布棉客商直接接受特货作为结算手段则最为便捷。但布棉商人敢接法币和金银,却不敢接特货,给的便宜些也不敢接。

什么人敢接呢,绿林好汉、武装豪强这种“武装客商”才愿意接,但是他们为了走私方便往往不携带布棉,只带金银法币。所以边区就要分别与这两类客户进行交易导致周转速度变慢。

由此可见普通人也晓得轻重,知道这东西不能当“硬通货”使用。“武装客商”敢接手也是因为利润奇大,运到宝鸡平凉等地倒手能获得50%的利润,所以才冒杀头的风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