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太平洋的不太平 -- 本嘉明

共:💬504 🌺4116 🌵4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价一率

三价:楼价,物价,工价

一率:劳动生产率

工价,就是劳动者的平均单位时间的收入。这四个指标,构成桌子的四条腿。四腿的长短不匹配,就要翻桌子。

劳动生产率高,整个社会的对外竞争力强,容易获取境外收益。如果劳动生产率略略跑赢其他三价,在健康发展一段时间后(在日本就称为 “XX景气”),国内的楼价,物价,工价都自然(溢出性)上升,代表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社会越来越发达。

此时,假如楼价,物价过快上升,就逼迫工价(居民平均收入,不单指工资)也要同步加速,否则民怨沸腾,社会不稳。如果此三价平衡上升,社会一般会维持稳定。但三价共同上升,对(必须领先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产生很大压力,迫使企业不断改善挖潜,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利润,来维持三价上升所需的新增社会开销。

在这里, “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不可质疑的,也是没有止境的,人性如此。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受到相当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政府引导爬科技树,引对了没有(日本在1990年代提出的机器人,自动翻译机等技术革新方向,最后基本全部失败;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则大获成功)?外部市场是否纯从经济学的分工理想状况出发,无条件欢迎你的产品?

因此,世界各经济体,构成了不同形态:

1)物价楼价畸高,迫使工价也畸高(不是从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经营效益出发,而是从维稳出发,政府强行提高工价或压抑物价),劳动生产率虽然较高,但无法支撑超前提升的三价,最后 “四条腿体制”不能维持,丧失对未来的憧憬和安全感,社会认识走向极端。比如台湾。

2)物价楼价渐高,工价仍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社会有各种小动荡。比如越南。

3)物价高;楼价曾抑制,现已经渐高,劳动生产率高,社会稳定。但为了维持本国劳动生产率,不得不额外出力维护已经占有的外部市场,从而承担大量境外财政义务。比如德国。

4)物价高,楼价曾经崩溃,劳动生产率高(仍维持在高点,但已经从巅峰跌落),社会稳定。但为了维持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稳定,不得不祈求外部市场,不得不承担大量额外义务,不得不举债度日。比如日本。

5)物价高,楼价高,工价低,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无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低),社会动荡。比如北非。

6)物价高,楼价高,劳动生产率低,依赖卖资源(第五条腿)维持社会稳定。比如中东产油国。

7)物价,楼价,工价,三价比较匹配,整体较高。劳动生产率高,另外还可以卖资源卖保护力增加收入。但承担巨量境外义务,国家开支极大。比如美国。

8)楼价高,物价适中,工价适中。劳动生产率中等偏高,有发展势头。社会稳定。比如中国。

其中,中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在尽量助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利用“万能大政府”的优势,有意无意控制住了工价,使得主流劳动者(比如工业劳动者,医护人员,教师等)习惯了目前的劳动(责任)强度和收入水平,从而在这四大指标中,有三个指标(物价,工价,劳动生产率)处在良性的,互相匹配的状态。仅有一个指标(楼价)偏高,在政府能力强大/形象强势的前提下,以房产税为平台,细腻操作,长期化解,处理好单一指标不良,还是可行的。

19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最后结果是广场协定),本质上是美国迫使日本同时推高楼价,推高物价,推高工价,降低劳动生产率(日元升值,变相降低了日本产品的海外竞争力)。

中美贸易战,本质上同样是美国想要迫使中国降低劳动生产率,并继续推高三价。只要一个走低,三个走高,叠加效应,最后很可能带来撕裂,产生大的社会动荡。

而中国的对策,应该在尽全力维持出口总量的同时,抓住“工价”这个牛鼻子,兼顾“物价”这个牛尾巴,套住 “楼价”这个牛蹄子。三价抓稳了,牛就牵住了。牛不受惊,万事皆宜。要抓这三项,说到底,还是要有钱。有了足够的钱,不但能摁住物价,还能提供有力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威慑机制,使得劳动者在一个不太高的工价下,仍然能享受到 “善政”的优越性。一个对外横向比较,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劳动生产率,就是来钱的保障,就是敢于预支的未来信用。

通宝推:柴门夜归,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