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极化的世界 -- old
当今经济学理论已经要走不下去了,这问题出现在经济理论者对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各种维度的挖掘、认识和分析上面。或者说之前理论所依托的维度已经完全改变了。
我下面写了几个历史发展的维度,不一定完善,也许还遗漏了更重要的维度,欢迎朋友们思考添加。
1.物质匮乏阶段--------物质充裕阶段
2.货币主要行使交换功能-------货币主要行使推动人类劳动的功能
3.贸易货币无国家属性--------贸易货币有国家属性
4.物质被货币化---------阶段性的货币化极限
5.实物货币支付方式----------电子货币支付方式
6.体力劳动-------智力劳动(阶段性劳动概念变革)
7.阶段性分工增加--------阶段性分工停滞
我们可以挖掘各种维度来分析西方的经济学理论,
比如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从亚当斯密开始到后面的各学派理论,直到凯恩斯,直到现在,大家的理论都是围绕着供需逻辑所展开的分析。
但是我们把供需理论套入上的维度,就会发现一些问题,抽出一些脉络。
物质匮乏阶段和物质充裕阶段,主导供需的状态是一样的吗?
凯恩斯之前理论中“供给本身创造需求”这个论证与物质匮乏阶段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从1825年到现在陆续爆发的西方各个经济危机,哪个是处在物质匮乏期、物质充裕期以及匮乏到充裕的中间过渡期?
我们只能把当前的经济理论对比着挖掘出来的每一条历史维度来分析,才能从其中抽离出更科学的逻辑。
不仅经济学,哲学也要依靠这种维度的对比。就拿划分阶级来说,由于生产力对该阶段社会的决定关系,使得在阶级划分中始终聚焦在二维结构框架上。
这个结构可以由画在纸上的具有交集的两个圆来表示。
第一个圆我们定义名称为雇主。简单的说是代表生产组织者的一个圆,既可以是奴隶主、王侯贵族,也可以是地主、企业主。(他们去组织劳动的方式千差万别,但这篇不涉及此方面内容。)
第二个圆我们定义名词为雇工。代表的是劳动者,包括奴隶、自由人、工人、农民等概念。
两个圆的交集部分,就是所谓双重身份和有时发生身份转换的个人。
在历史发展中,这个二维结构一直存在并保持着各圆面积以及交集面积的不同动态变化。唯一的变化相同之处就是跟随历史进程三者都在保持着面积增加趋势。
我们所提到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是依托这个二维结构总结出来的。
时间进入二十世纪,二维结构发生巨变,变成了一个三维结构,就是因为货币功能维度的状态改变了。资产概念中如果把资看作货币,那么有一个远超雇主和雇工的圆从雇主这个圆被分离出来,并不断的催大着。这三个圈子依旧两两保持着交集。
此结构下,虽然三个圈子两两依旧存在矛盾,但是历史上雇主和雇工两圈的矛盾要远小于二者跟货币圈子的共同矛盾。
此刻货币已经是第一生产资料。而依照马克思的生产资料理论,阶级的划分就应该从货币占有这个概念范畴去着手深入。
物质的货币化,让手中仅有工厂的雇主失去了重要位置。手里有价值一亿的工厂和手里有一个亿的现金,作用和策略是截然不同的。在物质货币化状态下,一个亿的现金可以随时组织起来生产。
探索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更需要从维度对比入手。
比如体力劳动到智力劳动的维度、物质被货币化这个过程的维度等。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以及《1844》中已经总结出,物质被货币化所出现各种状况的很多逻辑。只是,他的框架是上面提到的二维结构,所以他给出的定义是劳动概念下的逻辑。如,劳动的异化、异化状态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瓦解过程等。
其实这就是当货币成为第一生产资料后,货币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异化。行为上、劳动上、意识上的异化。
货币不消失,这种异化以及异化后的各种社会状态就一直存在。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你这个还是 “帝国争霸” 的思路,换了个名字而已 15 潜望镜 字813 2019-06-09 00:39:54
🙂多极化世界也是有秩序的。 3 old 字328 2019-06-09 00:55:36
🙂词汇概念的思维碎片 4 old 字2849 2019-06-08 23:56:18
🙂当今世界经济学理论的窘境
🙂经济学理论走不下去的原因很简单 4 夜雨行歌 字624 2019-06-09 22:01:10
🙂经济学者总把国家看作一个单纯的经济系统。 3 old 字799 2019-06-09 23:25:52
🙂亚当斯密的时代经济学其实指的是政治经济学 2 孟词宗 字186 2019-06-12 02:35:44
🙂亚当斯密生活在一个封建贵族还没有退场的年代。 2 绝对不是白领 字247 2019-07-25 0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