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路线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 崂山一道士

共:💬247 🌺1600 🌵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为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的路线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我是70年代初生人,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上的学、出的国、又回国工作。我没有真正经历过文革,毛主席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才3岁。我父亲是农民出身,读了2-3年私塾,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读私塾的时候,老师都不讲,光是让背,背不过就打手心;家里又需要人干活,他又是老大,快解放那阵子已经放弃读书了;但正好遇到解放,重新从小学一年级读起,在班里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头脑还是灵光,读书比较用功,家里的农活做得很好,在我们那个乡里是很有名的,两方面都没有耽误,六十年代初上了大学,等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做了医生,所以我们家从本质上说是毛主席时代的受益者。我的两个叔叔就没有那么好的机遇了,一个在大跃进的时候本来招工去了工厂,但因为种种原因没坚持住跑了回来(具体什么原因我不清楚),然后就一直都是农民;另一个叔叔初中毕业,后来做了生产队(公社?)的文书、会计,但也一直没有脱离农村。我父亲对这些兄弟的境遇,我想心里多少是有些过意不去的,因为他读大学的时候正是家里比较困难的时候,全靠这两个兄弟撑着。所以老家的事情能帮衬就帮衬着,前些年说要把从村里公路通往老宅子的土路整修成水泥路,我多年没有回去,不知道修得怎么样了。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家和堂兄妹家后来就有了很大的分野:我的堂兄弟姐妹没有一个读上大学的,大部分初中高中毕业都去打了工或者嫁了人。有一个堂兄干得不错,比较吃得苦,头脑也比较灵活,后来给一个公司做了什么代理,收入还行,自己修了房,装修得不错,我堂嫂子在家里操持,他常年都在外面。

先说了家里的这么多情况,无非是我自身的一些感性的认知。现在如果站在比较超然的观点上看,我父亲这一支无疑既是是是毛主席时代又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受益者。我的堂叔们没有能够跳出农门,客观上造成了我和我堂兄弟姐妹们不同的道路。

我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的教育。教育真的很能塑造一个人的思想,比如我很早就接受了“计划生育”的观点,没有能批判性地接受(虽然现在真正理解了“一胎化”的弊病),所以只生了一个孩子,有点遗憾。好在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知道人活着的时候只要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更公平的社会就可以了,基因的传承虽然对种族有用,对个人来讲倒也还是虚无,"“死去元知万事空” 嘛!

不过,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者来说,是要批评的。因为制定政策的人不是孩子,是有着多年生活和斗争经验的人。当他们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点、并用强力去推行相关政策执行的时候,难道不明白从两个人变成一个人的生育方式如果严格实施,最终将造成人口的指数级下降?造成人口的老龄化?我是后来才知道毛主席时代就已经在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了,提倡少生,但不强制。有些脏水,真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泼到毛主席头上的。改革开放后计划生育的方针是对的,但具体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出了问题,简单粗暴,伤了很多人。

这可能是改革开放很多政策的缩影。比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有口号但没有有效的执行手段。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句有名的话:“有背叛阶级之个人,无背叛阶级利益之阶级”(大意如此)。比如,“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中央无论在教育、法制等层面都没有真正有效的政策和手段去制约,造成了如今的混乱局面。

但我对邓小平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同的,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早就存在,早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有分工和交换就有市场,而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是促进了全国的统一市场的形成,甚至于最终将形成全世界统一的市场,这个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在毛泽东时代,工业基础是要解决从无到有的过程,政府的意志、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指令性计划占的比重很大。但我们不能永远跟着别人技术创新的屁股后面走。在1950年以来的这70年间,资本主义的技术发展仍然很快。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等,客观来讲都是资本主义社会走到了前面。我们不能忽略这一基本的事实,就是资本在竞争的过程中驱动了创新型的发展。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共产党如何学会代表人民管好、运用好资本,这的确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关于“国进民退”、“国进民进”、“国退民进”的争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斗争。显然,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有企业要做大做强,公有制的基础要巩固,国有企业要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才能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孔之见,很不成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通宝推:柴门夜归,审度,jhjdylj,武仙,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