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国防和经济关系谈邓的韬光养晦(绵里藏针还是“投降派”) -- 思想的行者

共:💬10 🌺41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从国防和经济关系谈邓的韬光养晦(绵里藏针还是“投降派”)

发了几个帖子为邓小平的军工政策辩护,这里再从毛的《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苏联,昧国,日本的军工模式以及经济学的需求供给等理论出发再论述一下。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当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相关论述

三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防不可不有。现在,我们有了一定的国防力量。经过抗美援朝和几年的整训,我们的军队加强了,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红军要更强些,装备也有所改进。我们的国防工业正在建立。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

  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一九五○年,我们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精简国家机构、减少军政费用的问题,认为这是争取我国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使它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以便抽出更多的资金,多开些工厂,多造些机器。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不但会有很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可能有自己的原子弹。

  这里也发生这么一个问题,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还是按老章程办事。这是战略方针的问题,希望军委讨论一下。

  现在我们把兵统统裁掉好不好?那不好。因为还有敌人,我们还受敌人欺负和包围嘛!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

论十大关系

这里毛泽东很明确的提出了需要把军政费用降低到一定比例用来发展关系。

当然了,邓是否把军政费用降低得太多,具体到一个个项目,哪个项目是不应该裁减的是值得讨论的。

接着我们从国际视野来看,当时的军事强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昧国,我们知道苏联是解体了,就其军事政策而言有什么问题呢。

苏联的军事政策是把军事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以相当高的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来发展军事力量,他的军事力量确实比较强,但是苏联军事力量依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

1,材料方面的制约

苏联在材料工业方面不够强大,例如碳纤维材料等的落后,使得苏联战机诸如米格29 航程严重不足

2,精密加工设备的落后

例如东芝机床事件实际上就说明了苏联在精密加工设备上存在着短板

3,电子工业的落后

为什么呢?

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平衡上苏联没有做好。

一种军民关系更均衡的模式可以让国防力量的发展事半功倍。

我们简单的来从经济学的需求的理论来看民用工业和军事建设的关系

民用工业的发展来源于什么,来自于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军事工业的发展来源于什么,来自于老百姓贡献的税收

那么一个良好的军工发展模式是既利用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同时又利用老百姓的税收来发展

昧国的军事工业之所以发展得好原因在于他们的军事技术植根于民用技术之上,而民用技术则是受到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的滋养。

民众在享受各种便利的同时又支持了军事工业的建设,因为各种基础的材料,设备,工艺和军事工业是相通的,因此,发展了民用工业,同时也发展了军事工业。

以军舰制造而言,相当部分与商船建造的工艺是相通的

军舰从船体建造的角度而言,主要是军舰的结构强度要更强,但是相关的从放样的自动化,到加工的自动化,到焊接的自动化,到分段装配的精度控制到壳舾涂的一体化等等是一样的。

为什么中国的军舰制造一下子像下饺子一样呢,因为中国的商船建造有了巨大的进步

以造船的第一个工序放样而言,当年我所在的那个不大的船厂,现在放样下料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基本上不需要工人搬压铁,样条了。

中国现在的商船建造效率比昧国高得多,这也是中国在军舰制造方面的底气,我们可以比昧国在同一时间内造更多的军舰。

如果说二战时期,昧国的军事工业的产能是最强大的,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他们的实体经济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空心化,以至于特朗普要一再的要求东亚资本到昧国投资以让昧国“再次伟大”

当然了昧国的寓军于民的政策还是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

例如军事技术合同招标,企业中标,得到五角大楼的合同,得到五角大楼的资金,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做出相应的结果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军事技术更多的依托于各个研究院,而研究院与企业的具体的工艺往往存在脱节,可以考虑解散至少是将相当部分的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安排到企业中,而军事技术的合同或者说任务通过招标的方式主要让企业来完成,这样的一种模式应该可以解决目前的研究院与生产现场脱节的问题。

日本的军事技术由于受到政治限制,相比于昧国更多的依托于民用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有着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官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

日本人的氢社会的构想与各种政策体现了他们的举国的一致性。

这里需要说明,举国政策,更应该理解为举国的一致性,而不是投入的偏向性。

中国两弹一星机制不能说是中国人当年把别的事情都耽搁了,只注意发展两弹一星,而是说中国人当年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各个企业各个机构发挥出了相当的协调性。

而日本人今天的各项产业政策依然保持了诸如中国的两弹一星这样的高度的一致性,协调性,是今天的中国人需要在重温两弹一星的产业政策的同时需要学习的。

由于日本具有着高度的产业政策的一致性,尽管他们在军事平台的发展方面受到了相当多的制约,但是在军事零部件,军事材料,加工设备,加工技术等等具有着很多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成果,相关技术应该是中国引进的至少是借鉴的目标

最后,谈一下很多人对邓的评价---“投降派”

应该说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毛所看到的邓的两面中的一面

毛评价邓小平说“绵里藏针”

很多人只看到了邓小平的棉的一面了

要知道棉的里面是藏着针的

通宝推:和平共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