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洋两岸的综艺节目 -- 本嘉明

共:💬117 🌺391 🌵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B组出来了

(一)

综合看,B组能够赢A组。

首先,A组讲情怀。有谭咏麟/钟镇涛这俩老员外坐镇,李健/张信哲骨子里从来不是“坏小孩”,“太一”是一张白纸的宅男(谈没谈过恋爱都不可考),冯提莫只敢人云亦云。整组没有一丝“痞气”,温良恭俭,正气浩然,德艺双馨,暮气沉沉。

而B组讲欢乐。麦克阿瑟这么评价陈小春:“蛊惑仔不死,只是渐渐凋零”,陈小春是个不忘初心,践行“终身蔫坏”的主儿,你们就往下看吧;孙楠别看现在紧跟看齐,场上功能类似一个机器人协警,只要兴致上来,一样反水去逗比;李玟和邓紫棋这组片儿警看来有可能不参加竞演,主要是搞笑担当,自己该维稳的反而不嫌事大;剩下几个蛊惑仔,尾随春哥起哄,砍砍杀杀,木有王法,不亦乐乎。这一组,表面上看是“中年勿近”的乌合之众,花腔男高音/天桥耍嘴皮子,啥都有,但是紧紧围绕在“后现代的下里巴音乐”这杆大旗下,不嫌弃什么耽美/甜宠,啥都敢试,只求发出自己原创的声音,也算是志同道合。

这其实,就是今天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写照。

(二)

然后我们说说节目组。

一次节目大约110分钟,比如说A组第一次竞演,谭李唱一首,另3组竞演的,各唱2轮,这样共7首,平均每首歌要用掉16分钟左右。而一首歌的时长大约是5-8分钟。就是说,剩下的边角料时间,必须用植入广告和各种“场上突发的梗”来填满。所以林海最主要的场上任务,不是静静地听歌享受,而是观察坐着的其他歌手的动作表情,作为接下来的“梗”来引发话题,激发一些戏剧性。

而歌手中能“盛产梗”的,就是好歌手,因为这是综艺节目。第一季之所以成功,一是“勤深深”等多组都唱得好,二是梗多不愁。而梗多的关键,是三个前辈歌手,就是李克勤,那英,费玉清。李克勤号称“第五天王”,长期被“四大天王”合力打压,忍了近20年,他的性格,是一种典型的老派香港人的性格。周深的皮,能在“勤深深”里尽情绽放,跟李克勤这种隐忍的老好人性格是分不开的,是李克勤成全了周深,同时周深也抬高了李的江湖地位。同样的,那英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人枪,还要顺着肖战来玩,她的情商也实在是不一般。小哥就不要说了,他是个大隐隐于市的人。

这里面,周华健就不善于出梗,只善于干活------虽然他个性纯直,人品很好。

一季节目,就是一门生意。这门生意中,节目组必须在限定的成本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收视率,热搜数量),于此同时东方卫视居然还想兼顾情怀,寓教于赚,亲,这太难了。节目组面对这个不可承受之重,最后赤裸裸的,就是死守一个初心:赚到钱。如果B组能让节目赚到钱,就养B组。美国的每次大选,是同样如此。

谁关心热搜?1960年代出生的歌迷不会去参与热搜,所以,节目的歌路,必然是“后30年”为主,同时希望“后30年”的歌迷能重新认识/喜爱一些老古的经典,满足猎奇,翻新后再赚他们一笔经济效益和感情共鸣。

什么叫经典?很多人抱怨,今天那些新歌,都是口水歌,只有老歌才是真的歌,老歌手才是真的唱将。这倒未必。

我们以文学作品为例,我的看法,25年前的文学作品今天还流传的,都能算是“经典”了;至于70年或100年前的,多数没必要读了,即便写得再好,那是一个与你彻底脱节的时代里发生的事了,灌输的是与你完全脱节的价值观等等了。《基度山恩仇记》,你值得再去读一遍吗?当然有少数其他名作还可以读。

歌曲稍好一点,但太老旧的,能填满你的音乐收藏档里的40%或者60%,不能再多了。

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歌-第二季》的A组,不如B组。因为A组基本上只有过去,没有未来。那两个小朋友,早晚要弃暗投明。

B组有活力,向前看。 他们的服妆道/表演风格/表演作品,可能有些上了年纪的观众看不惯,但这已经是今天的细流,明天的主流,这是不以老观众和老歌手的意志为转移的。A组即便“发掘”出一些老歌,只能作为未来音乐界的支流和对照组而存在,当然比起已经进了博物馆的传统戏曲和西方歌剧,能经常晒晒太阳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在一片逗比欢乐的乱七八糟/打打闹闹中,B组把A组基本都下架了,是个比较大概率的事件。

我们的一生,贯穿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个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你稍稍留恋过去,就会不合时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