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nerd与「做题家」异同 -- 杨微粒

共:💬29 🌺12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做题家失去人生目标後自杀

如何看待2020年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疑似遗书称“失去人生目标”?

十八号楼,小卖部那个院子那里,图就不发了,名也匿了,布已经盖上了。真的为他哀悼,很心酸,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朋友圈都是给那个学弟or学长的哀悼(听说是大四的,不清楚)。已经不是一个了,就这还要增负?

当事人遗书:

“再见,各位我所熟识的,或是陌生的人们。

如果你们看到了这段文字,那就说明,我以自己的意志,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毁灭自己,这无关任何人,和学校,和辅导员没有任何关系,和我的同学,或是我熟识的人更没有任何关系,希望我的室友或是什么和我关系亲密的人不要借此去闹事。如果你们因此而获得了保研的资格,或是别的什么更大的利益,那对于我们身边那些少说奋斗了三年,多说奋斗了二十年的同学或是同胞不公平。另外,如果你们真的白嫖了三个保研名额的话——为什么不是五个呢?我觉得咱们寝室确实有两个人值得——你们就得给我立个牌位供起来,明白?

我不会试图塑造一个完美的死者形象,那样的形象只能给人一种“我的自杀是一幕毁灭了某种美好事物的悲剧”的印象,只有把一个千疮百孔,扭曲至极的我展现出来,才能让你们体会到我选择毁灭的必要性——然而我并不能将这样的自己完全展示出来,因为在写下这段又臭又长的文字的同时,我那些扭曲的,疯狂的,淫猥的想法已经随着我的毁灭一起,埋葬在我的脑海中。

替换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学之后,我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妄图“全面发展”,因而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这不啻于我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摧毁了我的根基。接下来呢?生活无望,希望崩塌,对明天的期待已经毁灭殆尽,没有了信念和理想。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毁在这一点上。因为没有了信念,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的红军战士们最后退化成了阿富汗战争里的炮灰;的黎波里海岸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变成了PTSD集中营。至于我,失去信念和理想之后就是今天的结局——“苏联解体”。

然后呢?现在的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灵魂的惯性迫使我沿着原有的轨迹前进,而我的灵魂早就没有了一分再向前推进的力气,支撑着我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只有我对于别人的承诺,这一天的到来是我的决定,不再履行对别人承诺的决定。我被自己失去动力的灵魂拖着前进,今天它的动量在阻力的长久影响下消耗殆尽了,而我也就决定要离开这个世界。毕竟这样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一边把自己伪装的上进阳光而且乐观,一边又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释放自己最阴暗的一面。我不再是之前那样的纯粹的一层,和吴法宪,张铁生之流已经没有区别。

我曾经痛恨过很多东西,资本家,白匪军,官僚,保守主义的老棺材瓤子以及它们的走狗们。但是我已经等不到亲手消灭它们的那一天了,同志们,请代替我完成这个任务,拜托了。

好了,和所有人要说的话说完了,接下来我要给一些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人单独留下一些话。我希望你们能确保下面的话只有他们自己能看见,毕竟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我对一个人说的话多半会被误解成另一个意思,这是我动身前最后一个愿望——学校的话,不必去查找那些信件了,那里面没有你们想知道的东西,只有一些我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其中并不包括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上面已经很明确了。

最后——尽管叶赛宁的诗据说被网易云用户给玩烂了,不过我觉得用叶赛宁辞世之前在列宁格勒的旅馆里用自己的血写下的绝笔作为我对世界的告别还是挺合适的: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永在我的心间。

命中注定要相互离别,

许诺我们在前方相见

再见,朋友,不必悲伤,

也没有必要愁容满面。

人世间死已不是新鲜事。

而活着,也不见得,更为新鲜。”

波萨达斯星人

等 3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有很多人会觉得这篇遗书种用了太多苏联、意识形态和建政的关键词极其可笑,不可理喻,甚至不少豆瓣自由派太师都已经开始鞭尸狂欢了。但这种年轻人是切实存在、数量不小的,他们不是疯子也不是白日梦患者,只是在信息茧房中走投无路被扭曲的教育和宣传所塑造出来的被害者,同那些听说“生物是21世纪的科学”就去学生物的可怜人一样。嘲笑本事件的当事人就和北美码农嘲笑红脖子为什么不学python一样极度刻薄、自我中心、自以为是。

我在以前别的答案里就说过,中国是对科学最为信仰的主要经济体。科学家在中国

人眼中几乎是一种机械拜物教的通灵者与大祭司一般的圣职,尽管近些年来科学家个人的污点事件不断揭露、科学本身的神圣性不断瓦解,但“成为精忠报国的科学家”,仍是很多二三线理科男学生的向往。包括我曾经也是,课本和阅读题里到处都是邓稼先、袁隆平的故事,小学的时候正逢杨利伟上天,中国的载人航天突飞猛进,连央视少儿频道都在播放蓝猫宇宙探险篇,再后来果壳网松鼠会大热、科普行业也在00年代后半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比起当时尚显边缘的民间资本家、陌生的外资、瓦解消失的老工人阶级、不尽人意的政治,科学家似乎是最为光明的大英雄。

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产生对科学的向往甚至崇拜都是无可厚非、无可奈何的。

同时还要注意、中国的科学不仅高度国营国有、科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本身的联系、科学带来的进步与社会主义的要求,更是被不断强调,滚动播放的。“科学家其实是老板,是小事业主”这种认识是极为新近的产物。再加上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只能照抄衡水模式狠抓做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做题-考上军工类院校或顶尖理工院校-成为科学家-牺牲小我精忠报国,这一思考回路的形成。

做题是手段、考上好学校是必要条件、成为科学家为祖国做出杰出成果是最终目的、朴素的爱国社会主义是思想支柱。这种回路当然是非常局限、脱离现实的,但也是很多二三线高中生所能了解到的最为荣光、也是相对现实的人生规划了。

然而现在已经是2020年代了。这些年轻人所曾经深信过的科学与社会主义的宏大叙事早就土崩瓦解、连表面的光鲜都难以维持了。袁隆平去开公司了、钟南山一直忙着帮制药集团站台、施一公吃人不吐骨头、科学家成了你爹【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王攀教授】,还要求你给他儿子,给他的小三当枪手提供数据写论文【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负责登月火箭引擎的年轻研究院不堪重负出逃民企。现在已经是礼崩乐坏的后现代了,而中国的教育体系还在鼓吹科学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性神话、思想停留在现代甚至是前现代的家长仍在以自己过时的经验做判断、当然比这一切都更加可恶的是,大学也乐于靠鼓吹科学和社会主义的现代性神话,来为学生愈发沉重的负担和愈发繁琐的管理辩护,并使得教育环境与社会愈发脱节,使得缺乏信息获取能力的学生只能软弱无助地去面对大学与社会、现代与后现代的割裂。

我的解释也许并不适用于本事件的当事者本人。但无论他真实而具体的心路历程到底如何,我都希望,我在这里写下的这种可能,能够使读者意识到,在自己已知的生活和人生之外,还有这么一种可能、这么一种悲剧。当事者的死亡不能全部归咎于当事者本人在思想上与精神上的脆弱,更是以大学为首的教育系统、社会宣传系统整体的责任。

同时我还希望大家注意到,克服现代与后现代的割裂绝非易事。很多中国人完全理解不了美国人为什么会不戴口罩、不肯蹲在家里、不打疫苗、甚至喝消毒液,最终只能彻底放弃,将原因归为一个“蠢”。这就是后现代与现代在逻辑与价值观上极为彻底的不兼容。如果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愚蠢的、疯狂的、不可理喻的,那么没人能保持理智。

最后我还想强调,宏大叙事土崩瓦解后,新自由主义旗手和激进资本主义者所宣传的那个乌托邦,可能并不像宣传的那般美好。实际上,在后现代社会里感受到强烈的身份危机、认同危机、价值危机是极为普遍,席卷全球的一个现象,解构的铁拳捶到谁身上都得觉得疼。浸淫在消费社会里的移民二代回到故乡参与圣战、墨西哥裔开始将自己识别为美利坚人、参加极左暴力组织的年轻人正在增加、因为丧失了生活目标和动力而前往心疗内科的年轻女性在日本不断增加。这一切都是同构的。

发布于 1 小时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920021/answer/163019935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