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官话诗词 -- jent

共:💬33 🌺17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官话方言 =/= 方言官话

官话方言 =/= 方言官话

2021.03.22

之说以说,其实我是在用官话在读诗,是因为,我说的,不是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成都话。

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专家学者洋洋洒洒地写书写文章,说官话就是古代的普通话,或者是古代官方制定/指定的官方说话语音标准。。。

这可能么?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话电视电影,在东到大海西至流沙北至冰天南达海角的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可能会有一种官方指定/制定的语音标准在古代被使用?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这样一种官方语音标准会是以什么样一种方式在教学,在流传,在使用。

再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孜孜以求地寻求一种想象出来的所谓拟构的中古音,上古音作为某个时代的标准语音,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这些拟构出来的语音,有何根据能够说就是千余年前的李白,杜甫写诗读诗用的话?

但我想说的是,官话,是存在的。太远久的不说,至少中国的历史书里,但凡是华夏民族之间的历史事件中,没有翻译一说,但一直有方音方言之别。这从西汉杨雄的方言一书里就明确指出了各地方言方音方语的不同。

那么,官话究竟是什么?

其实,只要回头70年,看一看毛主席,周总理,陈毅朱德老一辈人写诗读诗用的语言就可以了。湖南话是湘语,江淮话是下江话,四川话是上江话,但是他们写诗作词都遵循诗词格律,平水韵。也就是说,语音,按照各自方音,但是遣词用字,遵照韵书和先人典故规范,这就是官话。

也就是说,只要是遵循了韵书和诗词格律规范的读音,不管是中原语音,还是江淮语音,又或者是西南语音,又或者是南方闽粤语音,都存在着一种整体的转换渠道:一开始或者难于沟通,但凡经过初步沟通,就不影响读书人之间的语言文字交流。这在民间也是一样:从来没有过东北的农民士兵听不懂江西湖南的将领的指挥的。近代是这样,清末也是这样,进而也可以大胆地推论,明朝是这样,宋朝也是这样,唐朝隋朝汉朝更是这样。至少琅琊的诸葛亮在西川是不需要翻译就能和西川的当地名士沟通交流的。

回到古诗词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首读诗。这里我采用了三种语音来读:1,我的家乡语音(四川成都),2,我将普通话里的阴平和去声做了交换,并按照与我的家乡语音做了相同的用韵规范而成的一种,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语音(但是不是那种专家拟构的听不懂的所谓中古语音),3,现代的普通话语音。朗读的古诗是乐府,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外链出处

前两种语音采用了入声音的读音:叶,北。也采用了闭口音的读音:南。前两种听起来截然不同的汉语语音可以采用同一套语音标注。这和普通话是不同,在普通话/国语语音体系里,既没有入声音,也没有闭口音,

大家听听看,喜欢的话,点一个赞吧。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