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知识分子真是先天跪拜欧美 -- 陈王奋起

共:💬218 🌺2612 🌵3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石明松,两系法

春节,在武汉打工的石新华回到仙桃老家,他在给父亲石明松上坟时说:“爸爸,我能为你做的,都已经做了!”

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找到石新华时,他说这是父亲去世后20多年来第一个来找他的记者,紧接着就拿出了一个装满厚厚一撰材料的大信封。在1988年石明松意外身亡之后,他对杂交水稻做出的贡献,也逐渐被世人所淡忘。如果不是最近偶然发生的一件事,石新华也很少再触及这段令他揪心的往事。

2011年,一个朋友告诉石新华,他在网上看到国家科技奖的申报名单正在公示,袁隆平领衔的湖南省杂交稻研究中心,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申报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在申报的获奖者里面,却没有石明松的名字。

石新华赶忙找到这个网页,按照上面公布的地址给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写了一封信,大意是:石明松最早开始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在去世前已获初步成果,因此,他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人。

石明松与“两系法”杂交稻的发现要追溯到1973年。当时还是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沙湖原种场技术员的他,在4000可育的。围绕这个有趣的发现,他又做了大量的试验,而唯一可以给他帮上忙的,只有自己的妻子和3个未成年的儿子。

1980年初春,湖北省农牧厅的春耕生产检查组来沙湖原种场,石明松趁人少的时候,把他的研究报告悄悄塞到了检查组一位负责人手里。数天后,湖北省农牧厅的几个人就专程给石明松送来了3000元钱、一架海鸥牌照相机和一个计算器。

这是石明松研究杂交水稻7年以来,获得的第一次资助。

随后,湖北省专门成立了“两系法”杂交稻协作组,联合省内的7家单位进行研究,并确定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武汉大学也参与其中。

日后的研究证明,石明松开辟了一条新路。

与“三系法”的“一妻二夫”制不同,“两系法”实行的是“一妻一夫制”:“妻子”对光照和温度敏感,在夏季的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这时,用恢复系和它杂交,生产用于大田里的种子。到了秋季,在短日照、低温下,“妻子”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自交结实,生产用于下年作为母本的种子。

“三系法”杂交水稻需要寻找特定的恢复系,而“两系法”的优势就在于恢复系广泛,形象地说,就是能和“妻子”配得了一系列认可:通过省级鉴定,被正式命名为“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

这年12月,石明松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同年,国家启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为寻找农业领域的863项目,当时的国家计委、科委与教育部联合来湖北调研石明松的“两系法”水稻研究。此时已经成为杂交水稻学界权威的袁隆平,也应三部委邀请来到湖北。袁隆平一看到“两系法”水稻,当即就大加赞赏,并认为“三系”杂交稻要被清仓查库了,“两系”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他做出了一个看起来更宏远的判断:杂交水稻要从“三系”转向“两系”,最终走向无融合生殖的“一系”。

1987年,“两系法”水稻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863计划的第一个项目,编号101,袁隆平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的联合攻关。石明松与朱英国也在专家组成员之列。但不幸的是,在项目刚刚开展之际,石明松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

863项目一直持续到2005年,朱英国说,“两系法”水稻的研究中心一开始一直在湖北,随着项目的推动,其他单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其中,东北的杨振玉和袁隆平的湖南杂交稻中心都育成了优良品种,也在实际中推广较多。但石新华说,从目前推广的组合来看,仍以石明松当年发现的“农垦58S"为背景的不育系所配的组合推广面积最大。

2011年底,石新华忽然接到湖南杂交稻中心打来的电话,请他去长沙开一个协调会。对方告诉他,国家奖励办收到他的来信后,就搁置了“两系稻”的评奖,并将他的意见转给了湖南。此次开会,就是要商量如何将他父亲的名字加进获奖人的名单里。

在协调会上,石新华提出来要将父亲的名字与袁隆平并列第一,与会人员皆不认同。石新华还记得,会上,袁隆平表态说:“我个人得到的荣誉已经很多了,我不一定非要得这个奖。”商议的结果,排名次序为:袁隆平、邓华凤、石明松。

其中,邓是袁隆平的学生,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英国是国家科技进步奖遗传育种组的评审专家组组长。他说,就他个人的意见,石明松在获奖人里面应该排第二。实际上,早在1993年,湖北省就将“两系稻”报过奖,当时得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已经去世的石明松是第一获奖人。所以这一次存在着重复报奖的嫌疑,但鉴于“两系法”杂交水稻成果重大,再予以重奖也在情理之中。

单就技术而言,颜龙安并不认为“两系法”就能完全替代“三系法”。他指出,“两系法”杂交稻的母本是受温度和光照控制的,由于自然因素不可控,“两系法”水稻的制种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制于天气,这就存在较大风险。

“超级稻”冲击纪录

根据《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和程式华提供的数据,杂交水稻的亩产,用了12年时间,从1976年的316公斤增长到1988年的443公斤,增长了127公斤。

但又过了20年,到2011年,杂交水稻的亩产达550公斤,只增长了110公斤不到。

人们不禁会问:杂交水稻产量是否接近“天花板”?杂交水稻这一技术是否将会被淘汰?

上世纪70年代直到1983年之前,石明松独自搞科研时,条件异常艰苦。

  今年2月,记者来到仙桃市,找到了石明松的长子石新华、次子石水华。他们将保存完好的父亲手稿、照片、奖状等生前遗物搬出来给记者瞧。

  对于他们,这些带着父亲印痕的物件,分量并不逊于父亲新获得的国家特等奖。那些父亲的亲笔手迹和沾满汗渍的发黄纸张,勾起了他们尘封的记忆。

  “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放暑假,父亲就让我们哥俩到田里‘打工’。白天,插秧、授粉、赶麻雀,晚上还将竹床搬到稻田里看护。”石水华说,他的母亲郭金兰也是县农科所的职工,帮父亲“搞这搞那”,总之,一家人都围着父亲的科研转。

  那时候,生活还很艰苦,遇到青黄不接时只能喝稀饭。有一天,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指着囤在家里的稻种问:“爸爸,这么多谷,为什么不拿去碾米做干饭?”

  “那是谷种,是爸爸的命根子!”做父亲的安慰孩子们,等他的杂交水稻搞成功,稻谷产量提高了,大家就都能吃上干饭了。

  石明松是县里的农技员,本职工作只是技术推广。当他开始搞水稻杂交育种时,有人表示不理解。

  “一个基层农技员,工作就是推广技术。谁叫他去搞研究的,真是自不量力。”

  “一个助理农艺师搞科研能有什么作为?鸭子都能捉鱼的话,还要鹭鸶做么事?”

  这些,石明松并不在乎。唯一让他苦恼的是经费拮据和条件艰难。

  没有钱买实验用品,他因陋就简,“土法上马”。

  有一阵,阴雨绵绵。再下几天雨,稻种就要霉烂报废了。有个烘烤箱该有多好!可他一个月工资并不高,哪里还有钱买这种设备?

  他想到家里炒菜的锅——只好用锅来“温”稻种了,于是叫起了正在发烧的妻子。妻子支持他的工作,默默无语地做起了“细活”,用小火慢慢地烘起种子来。

  没有实验用的去雄夹,就自己做;没有杂交袋,就用信封代替;没有遮光室,就用煤油桶遮光;没有种子储藏间,就一家人挤到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去,把卧室腾出来;原种场里老鼠多,石明松将种子分成小包吊在铁丝上……

  1980年初春,省农牧厅春耕生产检查组来到沙湖原种场,石明松趁人少时,将他的研究报告塞到了检查组负责人手中。

“1981年,我高中一毕业就给父亲当助手了。父亲出事时,我还在千里之外的海南……”石新华的思绪,回到了随父亲南下育稻种的7年。

  舍近求远去海南,石明松是要“追光”。

  晚粳自然不育株的育性转换,到底受什么因素控制?是气温、肥料还是光照?这种既能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的两用核不育系,其遗传机理是怎样的?石明松要解开这个水稻自然之谜。

  经过反复试验,他排除了气温、肥料等因素,把注意力紧紧盯在光照上。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他带着大儿子远赴海南。

  那时的列车不像今天这么快,去海南,路途漫长。石新华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坚决不许买卧铺,而是坐硬座,为的是节约公家的每一分钱。

  海南地处热带,骄阳似火,特别是正午,气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上。石新华说,那里育种条件十分艰苦,他和父亲每隔五天插一次秧,以验证光照对雄性不育株形成育性转换的影响。田里的蚂蟥和蚊子将身体和脚咬烂了,父子俩也全然不顾。好几次,由于过度劳累,石明松晕倒在田边。

  丈夫想念妻子,儿子思念母亲。春节,别人一家乐乐呵呵吃团圆饭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寂寞地留守海南。为不打乱育种进程,一家人天各一方。

  石新华说,他有整整七年没有回家过年,父亲比他好不了多少。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余胜伟回忆,1982年,他刚分配到省农业厅(原省农牧厅)科教处工作时注意到,石明松提出了光敏感核不育系概念,手写、打印了很多论文材料。不过,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省科技厅(原省科委)慧眼识才,当年就拍板,将该课题列入全省科技重点项目,随后与省农业厅共同组织全省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

  在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和华中农学院育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3年,积累了一万多个数据、上千份材料和数十个组合实验,石明松终于找到了水稻遗传机理的“钥匙”: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既能育性转换,且具有杂交广谱性,可与其他常规品种杂交,又可利用其可育特性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1985年10月,原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外50多位专家鉴定该项目,一致认为,这是我国水稻史上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两系法自此彻底淘汰三系法,树立起水稻杂交史上一个新的丰碑。随后,石明松接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起初,石明松将这种雄性不育系命名为“晚粳日照两用系”,1985年,在中国农科院邓景扬博士建议下,改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邓景扬认为,这种水稻是湖北的特产,是生理遗传的典型例子,可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后的事实验证了他的先见之明,1996年12月,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更是被列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

1988年1月中旬,春节前不久,他在武昌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因招待所电热水器电线接反,在洗澡时意外触电身亡,年仅50岁。

7年没回家过年的石新华,一路流着泪从海南赶回湖北。这年的除夕,依旧鞭炮震天,但石家期待多年的团聚,已成了永远的遗憾。

  令人唏嘘的是,石明松意外身故后,其家人又遭遇一连串坎坷。妻子郭金兰因身体原因,次年即退休。他们的小儿子(老三)不久患病早逝,老三的妻子现靠打工度日,儿子在北方上大学,靠助学金维持学业。

 郭金兰今年75岁,前不久患病住院,大小便失禁,躺在床上由兄弟俩轮流照顾。郭金兰还住在几十年前石明松住过的大楼格子房里,这栋楼破旧不堪,几成危房。

发端于石明松的这一技术,在“八五”期末就已累计种植20多万公顷。目前更被大规模生产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选育出超级杂交稻。

  湖北不仅是“两系法”的发源地,也是有力的推动者、应用者。此次获奖的50名个人中,湖北占9人,除石明松列第二,卢兴桂列第四,牟同敏、游艾青、曾汉来、冯云庆、朱英国、袁潜华、朱仁山亦上榜。获奖18家单位,有3家在湖北,分别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第五、第六。“石明松是两系法的开创者;袁隆平引领科学研究,提出了杂交水稻科研技术路径;湖北省农科院卢兴桂从事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三人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业内专家评价,卢兴桂有非凡的科研组织能力,上世纪90年代与袁隆平并列为责任专家,为两系法杂交水稻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到处奔走;1998年10月,建议国家科委提前启动超级杂交稻研究。他1982年开始将农垦58不育株光敏基因导入籼稻,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最早攻克、掌握了两系法核心技术。

  石明松提出,选育新的粳型光敏不育系,与一般粳稻品种杂交。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筛选出强优组合鄂粳杂1号的人,是当时在省农科院工作的冯云庆研究员。“两系法杂交水稻进入生产推广,冯云庆做得最早。1995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就是以他选出的粳稻杂交组合作为基础的。”同为获奖人的牟同敏说。

湖北粳稻,石明松贡献很大。

1973年,湖北石明松在沔阳县(仙桃)沙湖原种场单季晚粳品种“农垦58”大田中,发现3株自然不育株,后经研究,确定为“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水稻”。

通宝推:桥上,alane,审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