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讨论】承诺不在境外新建煤电,背叛?妥协? -- 胡一刀
卢克文
为什么各省突然开始限电?
最近部分省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大型商场的中央空调开始限时开放......个别地方,居民家中也开始偶尔停电......一些工厂限电无法开工,工人放假......特别是沿海地区对工厂进行拉闸限电,有些一周上两天休五天,工厂只能给大批工人放假,新购置的生产线无法使用,这对出口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但即使是这样,我们却不得不做,因为暴风雨离我们越来越近。
有人曾经调侃,美国有一台核动力印钞机,每当自己需要钱的时候,就要开足马力印一批来收割世界。
虽然是个段子,但美国人真有个超级印钞机。
特朗普任上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困难,先是印了一波钱,拜登上台半年,从新冠纾困案到刺激一揽子经济案,还有失业补助预案以及“超级基建”计划,前前后后加上执行成本,已经接近了10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的年GDP总和。美国人的算盘打的很好,通过印钞把通货膨胀输出到全世界,美国人拿着纸印出的钱就可以换来国外真金白银生产出的商品。可是美国想不到印度和越南这两个加工业大国被德尔塔毒株搞残了,工厂停工社会停摆,更不要说满足美国的商品需求了。全世界只有中国受疫情影响较小,能够大量生产商品。
于是,海量的订单涌入中国, 996和007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利,而成为中国生产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的普遍现象。据统计, 2021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2021年上半年,中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中的占比达到16.2%,创下历史新高,且这一增幅也是近20年之最。接单接到手软,中国外贸行业按说嘴都乐歪了吧?还真不是这样。
烈火烹油的局面下,是中国外贸行业面临的尴尬局面:大宗商品价格疯涨。
大宗商品一般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生产原材料。
对中国这样的工业国来说,大宗商品涨价是很难受的,特别是在定价权不在手里的情况下。商务部前发言人姚坚曾无奈地调侃道:“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
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依赖多严重?铁矿完全依赖进口,澳大利亚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铁矿资源;铜也严重不足,作为全球最第一大铜进口国,消耗量占世界的40%,但70%的铜把持在必和必拓等国际巨头手里。石油更不用说,虽然中国在石油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无非是渠道多元化,定价权还在美国手里,美国说涨价,几乎所有的化工品都要涨。
最惨的是煤炭,虽然经济繁荣离不开石油,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却主要是由煤炭而非石油来驱动,因为中国能源总消费中70%是煤炭。2021年1月份,秦港5500大卡煤炭为500元/吨,到了9月份最高点的时候,达到了1009元/吨!
这可是100%的涨幅!这就要了命了,要知道,中国火力发电,占全国发电量的73.32%,煤价一涨,发电厂发现原来买一年电煤的钱,只够买半年多了!那如果保证发电量咋办?就要赔钱了!
更何况各个企业都在拼命开工应对海量订单,用电量突增,更是把原来一年的发电计划都用光了, 2021年工业用电量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明显超2019年同期水平。
发电计划提前用光,电煤涨价发电厂赔钱,拉闸限电也就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了。所以,经济界一直有个认识:同样水平的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大於石油价格上涨2.5至3倍。
原因很简单,大宗商品好涨价,加工成的商品不好涨价。对于坐庄大宗商品的华尔街来说,翻倍涨价太容易了,随便找个理由安排个减产就能做到。
但是大宗商品能翻倍涨价,工业制成品能翻倍涨价么?
比如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一件衣服只需要20美刀,美国的底层人口特别喜欢。但你不说翻一倍,只涨价一半试试?马上就会失去一大群目标用户。
那大宗商品涨价,你不买行么?不行,那你就生产不了东西,死得更快。而人家不卖的话,矿还在那里也跑不了,没啥损失。所以现在中国火爆出口是个很尴尬的局面:外国人抬高原材料价格,赚了大头,中国人辛辛苦苦加工,赚小头,甚至因为暴涨的海运价格根本赚不到钱,还要承受贬值的美元带来的通货膨胀,找谁说理去?
也许,这种金融国对制造国的剪刀差,就是拜登政府打击中国经济和制造业的新玩法。2
应对这种操控大宗商品价格的手段,中国就只能任人宰割吗?
其实,这种局面,中国早就预料到了,也提前安排有应对措施:能耗双控。
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可以简单理解为控制每万元经济增长的耗电量(控制单位耗电量) ,控制耗电总量。这个概念不是今年才提出来的,而是从2015年就提出,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设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目的是经济增长减少对石油等能源消耗依赖,向低碳经济逐步转型。
不过显然,推动不那么顺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完成情况晴雨表》 ,一些地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所以才出台了限电这种强制措施。这一限电,直接打在了出口行业的命脉上。要知道,用电里面工业占绝对大头,也是直接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限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调控。
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之初,基本都是从低端切入,因为门槛低,买几台落后设备,稍微找几个人培训一下,就能开足马力生产,质量低不要紧,欧美卖不出去,非洲和东南亚还卖不出去么?有钱赚就是了,还要啥自行车。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制造业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于资源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和影响,还赚不到大钱,设计研发和营销这两个利润大头都拿不到,而且造成了对国际订单和国际原材料的深度依赖。
现在虽然看起来订单蜂拥而至,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也很容易刺激一些企业加大出口,没办法,中国制造业太卷了,虽然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涨价了,虽然美国的关税还没取消,虽然海运价格翻了十倍,但是算了算,发现还能赚几块钱,于是还是咬着牙往海外卖。
虽然利润微薄,但如果扩大产能的话,是不是也能有不错的收益?
要是在平时,这种想法是没错的,但是目前的局面却不可行。
因为一旦疫情缓解,国外生产恢复,那么中国企业面临的就是产能过剩,轻则亏损,重则倒闭。
而如果疫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的话,叠加美国目前的债务和股市泡沫,全球很可能步入大萧条,而一旦进入大萧条,没有品牌的代工中小企业将难以生存,难免批量倒闭。也就是说,无论未来疫情是缓解还是恶化,中国目前这些低端产能都是大概率活不下去的,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主动升级。
所以国家通过限电措施,一部分目的就是针对出口企业,提前拆雷:大家控制一下产能,倒逼产业升级。
可是,知易行难。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光说不行,还得做。中国中小企业不想产业升级么?想啊,能多赚钱谁不想,可是风险呢?产业升级简单地说就是产品质量升级、技术升级、品牌升级,哪个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升级成功的,产品差异化、技术积累、品牌形成都需要时间、金钱甚至运气来完成,成功概率恐怕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是横下一条心,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还是继续躺在舒适区,过着有今ЖBЖ的生活?
这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所以国家就要出手,帮他们下决心,逼中小企业从舒适区中走出来, 自己进行产业升级。
这其实就是产业的内卷,但是不卷不行,比如以前大家生产1吨商品,都用200度电,现在别人升级了技术,一吨货只需要100度电,一下子就把成本给压了下来,商品比你更有竞争力,你还活得下去么?
这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而这种产业升级带来的荣耀和阵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比如早年间,广东某地是磷铜球生产基地,人工成本为1500元/吨,用工荒后,各个厂都拼命招人,人工成本继续增加,终于有一家厂子受不了了,干脆花500万引进了一台全自动机器人生产线,一下子把人工成本降低到了1000元/吨,而且产品质量非常稳定,不会出差错。
更重要的是,别的厂都是八小时工作,就算加班也是10小时,可是他的厂子,一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一个月产值高达一个亿,优势巨大。结果,当地另外的180多家生产磷铜球的工厂都倒闭了。
4
拉闸限电,对很多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不是好消息。
但不限电,这种烈火烹油的局面,隐患更大。
中国冒着影响经济的代价也要拉闻限电,可见国家能耗双控的决心。
这是中国制造的危局,也是机遇。
也许,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就在这电闸的一合之间。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就是燃煤供应严重不足,为了保证冬天供暖用煤 大脚板走天下 字0 2021-09-25 04:01:33
🙂陈经的说法是煤贵电亏 3 审度 字423 2021-09-23 02:38:49
🙂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双减 地海 字0 2021-09-25 10:53:50
🙂转
🙂国内补贴基础建设,压低人工,暂时换不来什么东西了 2 nevermind 字306 2021-09-24 04:59:43
🙂中美贸易 7 老调重弹 字291 2021-09-24 02:30:31
🙂山西没限电 12 青菜园子 字334 2021-09-24 02:19:27
🙂我觉得要是这样能帮忙推高美帝通胀 2 胡一刀 字21 2021-09-23 0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