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音乐聊起: 为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不同的“真实”? -- GWA

共:💬24 🌺9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有意思的提问了!

黄序河友的这段描述真是栩栩如生:

“另外如果琴有些传奇经历,或曾被名人名家拥有和演奏也是价格的加分项。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这一段话我非常赞同!

我个人觉得黄序河友的耳朵非常棒,经过多年的喜欢音乐,你已经能够分辨出了很多东西。这段话就是个例证。

每个演奏家都一定会有自己的经历和风格的,不管是久已成名的大师,还是初露锋芒的新秀,他们在不同的“同行”和不同的观众的“耳朵”的判断下,被给出的结论(感觉?)都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还包括对他们的强项和短处的评价。

我觉得中国语言是真正伟大的语言,因为它用来表现音乐的话,词汇是可以非常细致和传神的。我就试着举些例子吧:

我可以这样来对小提琴大师帕尔曼恶搞一下:他既是“如丝如缕,回味无穷”、却也把“甜腻发挥到了'苦涩'的境地”;他是“铨释精典大师,独此一家”、可是“他每次都把自己表现得那么得淋漓尽致了、以至那些作曲家们也都被慢慢地给'消逝'了”。也更可以全是大白话的结论:“帕尔曼的最大的本事,大概就是:自己在'自己'里面打转转吧?”....。

再看自己对马友友的感受吧,同时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夸张一下:稳如泰山和疾风骤雨,章法有序和不落俗套;小家闺玉和帝王气派,深入浅出和重彩浓墨,旁若无人和战战兢兢.....。这可都是非常矛盾的对比词啊! 当然是也可以白描一番的:“少年得宠,青年得志,中年发狂,老年就随心所欲地吃老本了”。

还有那个过去的“神童”,现在已经慢慢地离去了的俊男呢:“他是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快弓速度的,他确实能够把'XX飞舞'给拉了个鸡飞狗跳,但是人们能不能斗胆地来问一下:'蜜蜂们都被您赶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再回到开头的提问吧,那个大指挥家(兼钢琴演奏)是绝对回复不了黄序河友的提问的,因为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你这个叫马友友的家伙,在与我和帕尔曼一起玩'三重奏协奏曲'的那时候,怎么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呢?”

那个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是个被音乐折磨了一辈子的“苦菜花”啊,她的孤独,忧郁,悲愤和自残都被那个有名的传记片(我给的译名是“梨花残泪”)给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被她那样拼命“折磨”过一代名琴,到了一生都风调雨顺的马大师的手里,当然也只能违心地接受另一类的不同“调教”了,它怎么能够重现昔日的“沧桑”呢?

建议河友们有时间的时候,去把贝多芬的那个著名的“三重奏协奏曲”的几个不同版本的第二乐章都享受一下。这是个绝对美妙到让人会不由自主地达到“想入非非”和“如醉如狂”的境地的音乐顶峰之一。

可以找上面我们已经提到的两个版本来听一下,也可以找另外的大师们组合的版本来对比着听听。

不过,“强强联手”并不一定是“最佳组合”。实际上我觉得全是“自家的三个人”的几个版本,实际上才是更出色的,包括郑明勋 郑京和 郑明和 贝多芬三重协奏曲(1984)。

我个人感到最有“作曲家味”的演绎是另外的西方的某个国家的三姐弟的,好像是油管里排在很靠前的视频呢。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的社区交响乐团音乐会里就演过这个曲目,当时请了当地的挺棒的室内乐三重奏组合。我自己就是在指挥的调教下理解贝多芬的“心意”的。

咱们是没有可能去体验大师们和专业演奏员们的“琴趣”了。

那么,我就还是回头慢慢地来聊聊家长们和咱们这些“玩票的”,怎样来“量入付出”,选择乐器和自己的音乐“伙伴”吧。

下次见。

通宝推:黄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