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钢琴、波兰及其它 -- 黄序
从某种意义来说,对于担任独奏任务的演奏家们来说,帮助他协奏的那个乐团的乐手们,既会成为他的演出的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也能够变成他的音乐生涯里的“华容道”和“滑铁卢”。因此,在我记忆里的现场音乐会中,看到的多是彼此尊重和合作愉快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那些“大腕”巨星们与生涩的青年学生乐团,或者老练的顶级乐团同台时,也都能感受到乐手们对演奏家的钦佩和协作,和大师们对乐手们发自内心的的感激之情。特别是在独奏家通过大段的“华彩”乐段一个人肆意地炫技时,台上静静地聆听的乐手们的表情,往往就是这场音乐会气氛的“晴雨计”:大多是享受,佩服,细品,专注,微笑,感动..... 。
但是,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音乐会也不鲜见。特别的甚至会乐团和演奏家因而成为“水火不相容”的冤家的。
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如:观众是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独奏者与乐团在各唱各调的,而且节奏上也一定会搭配欠佳。当独奏者热情洋溢,神采飞扬时,而伴奏者却是置身度外,冷漠无感的。
甚至在那些全球“最佳组合的大师音乐会上,大师们玩得“忘乎所以”和如醉如痴时,乐手们的表情更会是“不以为然”和“不知所云”.....。
可以看看黄序河友的那段话和那张照片:
“马友友现在用的一把琴,原来的主人是英国大提琴女神杜普蕾,杜是指挥家Daniel Barenboim的前妻。马友友和Barenboim最近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就有不厚道的乐迷跑到社交媒体留言:Daniel,你还认得那把大提琴么?”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673387-2210
当独奏者不能“统领”乐团(演协奏曲时,即便是乐团的指挥,也应该是“跟着独奏的声音”,而不可以去喧宾夺主的)的局面下,也会出现乐手们依靠集体的力量,默契地与独奏者抗衡的场面,他们有时会在音乐的处理上,按照自己的惯例或者理解,“微露痕迹”地与独奏者唱“反调”,例如:既可以让你的强音被我们的强伴奏下,失去应该产生的震撼力;也能让你的弱音在我们的“无声”之下,被“孤立无援”地“飘”起来.....。
黄河友提到的那次的李云迪的音乐会,好像听不清楚他的钢琴演绎了,这就是独奏者与伴奏者“配合失调”的例证。
我个人记得,李云迪的名气的急度下滑的起步,就是他与某国交响乐团的一次合作。当他出现状况时,乐团的指挥没有按照音乐会的惯例帮助他掩饰,而是用现场行动来突出了他的失误。这既是他本人的自作自受,也是那个乐团的一次“不专业”的表现。
其实,演奏家的现场音乐会,是从来没有“完美”过的。在那些吹毛求疵的耳朵下,个别的“走音”或者“混音”的地方总是难免的。越是进入状态的“超级发挥”,听众们就更能“忽略”那些“微疵”,而陷入了被感染到“高潮”的境界。
像拉小提琴的神童李某,会拉得兴起时,就情不自禁地“加花儿”,把经典曲目也都随心所欲地“现场改编”,而乐团不仅不生气,还都会随之而变,也一起“嗨”起来。这就是另一类的故事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续15 - 插播云总和郎总 之一 48 黄序 字6040 2021-11-04 14:00:22
🙂我本来就在沟里,不是被您绕进去滴 1 七天 字227 2021-11-11 14:26:29
🙂其实我本来就在沟里,不是被您绕进去滴 1 匿名 字227 2021-11-11 14:25:00
🙂凑热闹聊聊“独奏家与乐团”
🙂看了你的文字,才又认真看了一下照片 1 铁手 字204 2021-11-06 01:03:18
🙂这是最自然的流露 3 GWA 字318 2021-11-06 02:01:50
🙂关于这个乐团 13 黄序 字2046 2021-11-06 11:12:33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指挥录像 1 宝特勤 字91 2021-11-06 14: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