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说说TG当年怎样在联合国玩选票政治的 -- 普鲁托

共:💬39 🌺329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确实也是双方合拍,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这几天看了一些各方面所说的阿尔巴尼亚的自然和历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历史,得到的信息有这么几点:

1. 阿和南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就有矛盾,在南斯拉夫二战解放独立时就不愿加入作为其中一员。对南是天然有矛盾的。

2. 霍查本人很欣赏崇拜斯大林,所以在苏南决裂时自然没有犹豫地站队苏联

3. 从当时苏阿两方看,也是各得利益。苏联在失去南斯拉夫情况下,很高兴有个地中海社会主义国家确保南方出海港口和通道;而阿尔巴尼亚得到大量苏联援助。

4. 中国在苏南决裂时处在大决战前夕,距离欧洲也远得很,没有实际利害关系,自然会站队苏联。解放后,斯大林在世时,即使还是有矛盾有看法,但实际是特别需要苏联帮助,所以执行一边倒政策。这样正好和阿合拍。

5. 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苏20大就反斯大林了。而且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正常了。其他东欧国家因为靠苏联近,而且对斯大林时代多多少少也有不少意见,基本上都跟从赫鲁晓夫反斯大林,也和南关系正常了。而阿尔巴尼亚霍查崇拜斯大林,反感赫鲁晓夫这么搞,另一方面也不愿和南斯拉夫铁托走得太近。所以和中国容易接近。

6. 1960年3月华约组织开会,苏联要求阿尔巴尼亚将阿国的发罗拉港直接划归华约武装力量总司令管辖,对此阿国防部长贝基尔·巴卢库提出强烈抗议,可是没有一个与会国家代表支持他。随后,苏联派出副总参谋长和海军副司令来到阿尔巴尼亚,向霍查表明最终立场:阿尔巴尼亚或在中苏分歧问题上表态站在苏共一方,或同意向华约组织上交发罗拉港控制权,两条中只要答应一条,苏联便将恢复援助。这境遇和对中共一样,霍查则采取“以超强硬对强硬”的策略,使苏联人无功而返。

6. 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是转折点。赫鲁晓夫代表的苏共对中共搞闪电突袭式做法,其他都跟从苏共,阿尔巴尼亚代表公开站出来表态支持中国,不同意苏共批评中共的做法。

7. 1960年11月,霍查率团参加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苏双方就严重的意识形态分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坚定地站在了中共一边。霍查还大力抨击赫鲁晓夫推行的“三和路线”。赫鲁晓夫直接说:“阿尔巴尼亚应当决定,要么跟两亿(指苏联)走,要么跟六亿五千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走!”“(阿尔巴尼亚)要么接受和平共处,要么扔一颗原子弹就足以把阿尔巴尼亚及其居民完全消灭掉!”赤裸裸的核威胁。见阿尔巴尼亚人无动于衷后,赫鲁晓夫就对中共代表团说:“我们失掉了一个阿尔巴尼亚,你们赢得了一个阿尔巴尼亚!”

8. 1961年春,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对阿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合同,撤回全部苏联专家和苏联舰队,并拒绝阿参加华约会议。

9. 1961年11月8日,霍查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宣称,阿尔巴尼亚绝不屈服,

“如果需要的话,阿尔巴尼亚人民及其劳动党将以野草为生,而绝不为三十枚银币出卖自己,他们宁愿光荣站着死,绝不忍辱跪着生。”

10. 1961年12月,阿尔巴尼亚与苏联正式断交。

11. 苏阿关系彻底冰冻的同时,中阿关系则迅速升温。中国接替苏联,成为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援助国。苏联中断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的1961年,中国政府在国内发生严重饥荒的情况下,除了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几十万吨粮食以外,还提供了2.5亿元外汇人民币的援款,承担了19个成套项目,帮助阿实现了濒于夭折的第三个五年计划,解决了阿的燃眉之急。

6. 从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看,霍查也是个有想法的强势人物。铁托也是个强势人物,除了国家民族历史恩怨,想法不一致,靠的也太近,所以和南的矛盾很难消除。对赫鲁晓夫也是一样。除了想法不一致外,苏联相对中国距离阿也是太近,所以选意识形态接近、距离又在欧亚大陆另一头的中国,对阿本国本民族的独立自主都是有利的。

独立自主,不吃嗟来之食。说起来容易,做到是很难的。有时候不得不头顶着原子弹去争取。看到赫鲁晓夫的核威胁,加上处于苏美冷战前线的地理位置(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都布置了导弹),阿尔巴尼亚选择全国建铺天盖地的地堡也就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通宝推:阴霾信仰,唐家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