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新中国发展历程简述 -- 铁骑边塞

共:💬91 🌺457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这就有一个长远目标和现阶段具体政策策略的关系问题

这就有一个长远目标和现阶段具体政策策略的关系问题,国民党四一二政变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和封建反动统治的矛盾,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共走向武装斗争,推翻国民党为代表的少数剥削者的反动统治,均分土地,称为土地革命的十年。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国内主要矛盾变了,成了全体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矛盾,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赶走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开始新一次国共合作,中共领导的武装组织不在以推翻国民党统治为目的,反而加入国民政府武装部队序列,你能说这是中共投降了?没收地主土地也变成减租减息,你能说这是中共变成了修正主义?

这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在保证终极目标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当时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因时制宜进行政策和策略的修正和调整。

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政体上,主席带领党和人民建立起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将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纳入组织结构中,实现了中国人民空前的纪律和团结,经济上建立起完全的公有制经济,并依赖这个政治组织保障和计划经济完成了国家的初步工业化,文化思想领域进行了深刻革命,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话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但是初步工业化是以重工业为主,不利于大量吸纳劳动力,同时随着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完成,不再需要组织庞大规模劳动力会战,并且建国后和平环境,人民生活改善,医疗教育的覆盖,人口暴增到八亿,且以青年劳动力为主,这些人要出路要工作,对内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丰富人民的物资生活,激发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对外通过开放引进外资,大力发展贸易成为必然选择,由于当时化肥业发展起来,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自给。这样人民公社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在保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承包,解散人民公社释放劳动力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

最后说一下,邓小平一九九二年在”审读“党的十四大报告时批注道:”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不能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的,还要走集体化道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的认识远不是我等能比的。

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环境条件千差万别,是刚刚工业化起步不久的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此众多的人都要有活干有收入谈何容易,面对当时的形势,必须有新的突破,这一点邓小平做到了。任何国家政策策略的推出必须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完全理想化的世界是没有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