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西选之七天---我的小姨 -- 七天
这是我在西河写得最用心的一个帖子,倾注了很多情感。现在整理出来,给老王捧捧场。 @雪夜灯光
=============
我姥姥去世得早,姥爷不大管事。我母亲是长女,姥姥去世后,就把小姨接到我家。小姨是70后,比我大不了多少,我们是一起长大的。或许是由于幼年丧母,又或许是因为寄人篱下,我小姨非常懂事,对我和我妹非常好,所以从感情上讲,小姨更像是我们的大姐姐。
由于家境贫困,我家实在无力供养3个孩子上学,我小姨在初一那年主动辍学,开始承担家务,家里送小姨去学缝纫。小姨身高体壮、手巧、而且情商超高,很快承担了养家重任。
后来我和妹妹都通过考学离开了农村,而且由于机缘巧合,发展得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唯有小姨还在农村刨食吃,因此我和我妹都觉得亏欠小姨。所以,在我和我妹这里,小姨的事优先级比自己的事情优先级还高。
我妹妹17岁师范毕业参加工作,本来注定要在农村小学平淡一生,然而就在她毕业的那年,北师大一位退休女教授到我老家支教。当时的乡村小学(村小),科班出身的老师很少,我妹又伶俐,深得这位女教授的喜爱。90年代,北京专家的意见在我们那种落后地区非同小可,我妹又极善钻营,在女教授完成支教回北京的时候,她已经调到地/市级政府部门了。
---------
我小姨和小姨父都是非常优秀的农村青年,强壮、手巧、勤劳、脑子活而且情商高。然而本世纪初,也就是李昌平上书的时候,农村几近崩溃,以我小姨和小姨父的能力依然很难挣到钱,于是我小姨非常不好意思地向我妹提出:能否投靠她,去市里做点小生意。
我小姨的事,对我妹和我都是大事。而且我小姨的人品非常好,很少主动向我和我妹开口,既然开了口,我们肯定要全力以赴。
首先是店面。
小姨的意思,是先租一个店面,她手上的钱正好够个启动资金。然而我和我妹不舍得小姨每天睁开眼先欠上租金,就想给她张罗一个店面。当时我和我妹都没啥钱,贵的买不起。于是我妹花了大量时间调研,跑了很多地方,终于在市郊找到了一个大队开发的小产权沿街楼:楼下两间店面、楼上两间住人、后院搭个棚子可以安装一些粗笨的设备,10万块----这是我和我妹当时能负担的极限了。地点虽然有点荒凉,但是附近有工厂、有农贸市场,人流不是问题。我妹和我一商量,马上凑钱买了一套。城里有自己的店面和住房,我小姨又高兴又激动。
中间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想说说我小姨和小姨父在生意进入正轨后的日常:
每天早晨2:30起床,干活、送货、招呼上门的客人,高强度劳作一直忙活到午饭后;午饭后到农贸市场出摊,大约4:00以后从农贸市场回家;此后还会有零散的顾客上门,这时可以一边踏踏实实吃饭、一边等散客、一边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多做些准备第二天可以起晚点)。
平均10天到2个星期,要进一次原料,每次1万斤左右。
每年工作360天,过了大年初五放鞭开门,一直干到大年三十下午,往往连贴对联的时间都没有。
就这么干了两年,我小姨就把那10万块钱还上了,这个时候我妹又盯上了旁边的店面。
无论怎么看,两间店面都太小了。当时盗贼十分猖獗,晚上所有的东西都要收到屋里锁死,否则就会丢(一瓶敌敌畏放在屋外都会丢)。两间门脸,既要放原料,又要做店面,还要堆杂物,非常拥挤。一儿一女年龄越来越大,楼上两间也不够住。于是我妹在我小姨挣了点钱以后,盘算着扩大店面。恰好隔壁的一个店面出售,20万。我妹和我一商量,买下来吧。我小姨手里有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俩筹措。不过这次买房和借钱,无论是我和我妹,还是我小姨,心里都踏实多了。
等我小姨把这20万还清了,我妹又开始张罗给我小姨买商品房。当时我妹已经在市政府工作了7、8年了,虽然无职无权,但是郊区政府也有了不少熟人。有这么一个熟人是清水衙门的正科,当时区里最大的开发商给区政府正科以上干部一些优惠(楼层、朝向加上一点折扣),然而这个熟人老公在新城区工作,一直想在新城区买房,又没啥钱,不能两边都买,听说我妹在看房,就把这个指标当人情送给了我妹,30来万。还是老办法,我小姨手里有多少算多少,剩下的我和我妹筹措,于是又把这套商品房买了下来。
小姨和小姨父的身体都非常健壮。我小姨可以一个人一口气把1万斤麦子扛到屋里码好。我小姨父自幼习武,在老家的时候,有一次一伙小痞子寻衅认错了人,4个人两辆自行车把他围了起来。我小姨父在没弄明白状况的情况下,好汉不吃眼前亏,出手放倒了两个,夺路而逃,在自行车的追击下,光着脚跑回村里(当时他穿的是拖鞋)。
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他俩也撑不住了。先是小姨父的膝盖关节咔咔作响,医生的说法是关节的软骨层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已经摩没了(我小姨父小学4年级辍学开始扛活)。再后来就是我小姨的血糖超过了正常值(我妹每年给他们安排一次体检)。可把我妹和我吓坏了。
--------------
我小姨人品极好、情商超高。
那些年我走得比较顺,我妹夫自己开公司做外贸也挣了点钱,我妹炒房炒出了名气,一群富婆跟着她炒房。我父亲虚荣心极强,有一就敢吹十,而且喜欢拿着我们的钱在亲友中充大款,还要摆出一副封建大家长儿女的一切都该自己做主的架势,不知给我们惹了多少麻烦,惹得多少亲友眼红、打秋风。唯独我小姨,除了孩子上学外,有困难都是自己咬牙抗,有时现金流紧张,宁肯自己回农村借高利贷也不向我们开口。
记得家电下乡那年,我妹春节前送年礼,给她买了台洗衣机送去,她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的。全不像别的亲戚,占到便宜马上兴高采烈,占不到便宜就到处说你的坏话。
小姨买商品房的时候,虽然欠了我们不少钱,但是她当时一点都不怕,因为她相信自己能还上。
小姨的生意虽然不大,其实对个人要求很高。除了身体壮,手也要巧(否则保证了质量,速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我小姨学过缝纫,而且很快超过了师傅。外面来了新款衣服,她看一遍就能模仿个8成;我小姨父以前开拖拉机,虽然只有小学4年级的学历,但是基本的机修维护都能自己做,靠得也是手巧。别人买辆旧拖拉机开两年贬值,他1000块钱买辆破拖拉机拾掇拾掇开两年反能卖3000。
再就是情商高,尤其是我小姨。农贸市场里为了抢摊位经常打得不可开交,然而我小姨一个乡下来的外来户,偏偏有人愿意给她挤出个空挡摆摊子,这本事不服不行。小姨卖东西从来只给平秤。她跟客人说:我一秤进、百秤出,平平地给秤都会亏少许,如果高高地给秤,不知道会亏多少。你要我高高地给秤,我只能在秤上作假。也不知她是怎么跟客人说的,反正客人都信她。
在我小姨挣到钱后,不少亲戚上门考察。然而眼红归眼红,谁都做不了。除了启动资金(店面+流动资金)一般农村人拿不出来,健壮、勤劳、手巧、会来事、脑子快账目清缺一不可。甚至有亲戚说,这活除了她两口子,别人干也挣不了那么多钱。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我小姨也有机会上学,或许比我还厉害。
农村人找个赚钱的营生不容易,所以哪怕在小姨父膝关节出了问题、小姨心疼小姨父主动承担了大部分重体力劳动后,依然干劲十足。然而在买了商品房后大约3、4年,小姨在体检的时侯发现血糖超标,出现了糖尿病的征兆。
小姨不知道糖尿病的厉害,但是我和我妹知道。我妹当机立断:生意不能做了,店面租出去,你们找地方打工。买商品房还没还清的13万先不用还了。
要说我小姨人品真正好。我妹说生意不能干了,她立马从善如流,然后的第一反应是卖一套店面还钱(当时一套店面能卖40万出头)。商品房欠的那13万人民币有7万是我的,6万是我妹的,对当时的我们来说不算多,她完全不用着急还。
我妹很干脆地跟她说:回头我就去找大队书记说,你别想瞒着我卖店面。其实这两套店面,小姨留着养老正好。
店面租出去后,我小姨和小姨父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小姨父自己找到一家做挂面的作坊打工;我妹给小姨找了个超市卖生猪牛羊肉。而在这个时候,她的一儿一女,也都进入了高中。
--------
我母亲在农村一直没怎么出过门,出门就紧张得不得了,晕车晕得厉害。后来我和我妹在城郊农村给他们买地盖房,把他们搬得离我妹家近一点,但是她晕车的毛病一直没改,所以我们一直没打算让他们帮忙看孩子。我家老大出生后,一直是太太的姑姑过来帮忙。但是农村人有孙子不去看是非常丢人的事情,所以在我家老二一岁的时候,我妈终于下定决心,客服困难过来看孙子。恰恰在此时,我小姨的两间店面都租了出去,正好全家搬进我父母的房子(商品房一直没钱装修)。
小姨和小姨父开始打工后都干得非常非常好。小姨在超市打工最初的工资只有1800,很快店长就开始偷偷地给她发奖金,后来一个月大约能给到3100左右。我小姨父也是,干活一个顶俩不说,还能做一些基本的设备维护,把设备调试得顺顺溜溜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毕竟修过拖拉机)。老板很快把他的薪水加倍,并顺手解雇了2个员工。
他俩能干好,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首先是心里踏实。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他们有两套店面,儿子的婚房也有了,他们的薪水加上店面的租金,除了日常开销、孩子上学、老人赡养,还能给孩子们攒上大学的学费,故而干得很踏实。而其他人呢,对于真能干的人来说,这点钱啥事不顶,不缺钱的又不会干这活,留下的大都是两头不靠、不能干又没钱的。能力既差、生活又没有盼头,干活能用心思才怪。
2. 自己做过很多年生意,琢磨客人心思,几乎就是本能。做起事情来比店长还有章法。
比如说我小姨很快发现,生肉表面会随着时间皴干、卖相不好看,客人要么不愿买、要么要求优惠。她隔段时间就把皴干的表层生肉片下来(手巧,能非常精巧地片下薄薄一层),保证卖相好。卖相好,销量自然高,最后再把片下来的生肉放在一堆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处理掉,一点都不浪费,老板自然高兴。
超市别的部门售货员有时请假,让我小姨帮着看摊。只要她看摊,销量立马上去。客人想要什么,打眼一看就能猜个7、8成,看到摊位上摆放不整齐,眼到手到随时矫正,摊位永远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手勤、嘴巧,似乎是肌肉记忆,完全不用过大脑。我小姨也手把手教过其他员工,但是谁都学不来。
3. 工作强度不到原来的1/3,干起来很轻松。有些事对其他人来说是难熬的苦差事,对他们来说像度假一样轻松。
我小姨有一儿一女,除了平时生活,完全交由我妹负责。从借读到升学、从分班到开家长会,都是我妹出面。
我表妹在学习上的智商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女孩,一上初中就跟不上了。长得倒是不错,172的身高。我妹想办法让她学了外语,毕业后到我妹夫的外贸公司工作。这几年外贸非常难做,本来不缺人,其实就是给她一个白领工作、好找婆家。
我表弟智商平平,但是由于从乡村学校直接转到城郊区属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了n倍。中学同学都是城郊各乡镇考上来的,还有各县来借读的。重压之下,学习非常努力,考上了一所不错的二本。我表弟毕业后开始在家里备考老师,经过几年努力,终于在19年夏天,考到我们市最好的小学做老师,月薪3800块,铁饭碗。全家像中了彩票一样高兴。
===========
我小姨原来和她婆婆关系并不好。
我小姨父是小儿子,上面有6个哥哥姐姐,都活得很难。其实我老家农村一直很难,他们和我大舅的状态,才是农村的常态。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手里有个“均富卡”,我小姨的婆婆又是解放前生人,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有支配儿女家资源的权力。我小姨家挣钱多不说,我妹还经常给表弟表妹送吃的用的,生活水准比她的其他孙子孙女好n个档次,让她非常不爽。她心目中的理想状况是我小姨尽量从我们家揩油,然后再由她进行二次分配。
然而我小姨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坚决:该做的她都做,而且比别人做的多得多,毕竟她家最有钱。但是婆婆家和我家在经济上不掺合。举个例子,我妹给表妹表弟送吃的,其他孩子看着眼馋,她宁肯自己再给其他孩子买新的,也不把我妹送的东西送出去,哪怕自家孩子吃不了。据说我小姨给两个孩子定了个规矩:自己给孩子买的东西,送给谁都行,但是表哥表姐给买的东西,谁都不准给。
说起来我小姨父脑子也非常清楚。他从小习武,原来是个打将,但是结婚后坚决跟我小姨一条心。绝不会因为别人扣两顶高帽,或者用封建伦理挤兑一下,就跟我小姨对着干。
这种情况下,婆婆对她一直怨气十足。
-------
转折发生在大约10年前,她婆婆不知得了什么怪病。我小姨离得远、出钱,老家的哥哥姐姐在身边、出人,带着老人看病。也不知看了什么医生(主要是乡医院,有时会去县医院),反正过了一阵子医生说不行了,买点好的给老人吃吧。
当时表弟表妹都住校(不记得是上高三还是上大学,反正不需要他们照顾),小姨小姨父商量了一下决定辞工带老人看病。具体情况我也不了解,反正就是两口子两辆自行车,小姨父带着老人、小姨带着干粮水壶铺盖,带着婆婆大医院、中医院、小医院,老中医、江湖游医、山野偏方,一通乱看、乱吃药,最后把婆婆的病看好了。
从此我小姨在婆婆心目中成了天下第一好人,逢人便说,她的命是我小姨给救回来的。
小姨的婆婆到底得了什么病,我一直不知道。但是肯定不会是什么大病、绝症。以前小姨父的哥哥姐姐带着治的时候,医生的所谓不行了,一是医生水平问题,二是钱的问题。
所有说很多农村人与其说是病死的,不如说是穷死的。
--------------------
这个帖是2年前写的,过去这两年,又发生了一些值得写的事情,等有空了,接着补上。
当初之所以写这个贴子,是因为每次在西河看到有人大棋,牺牲下层利益就好像天经地义一样,我就会想起小姨、以及农村老家的其他人。写我小姨的事情,是想从中反映一下农村的侧影,希望西河的大领导看看那些在他们心目中可以任意牺牲的人,实际生活中是什么样子。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3
🙂西选之七天---我的小姨
🙂很容易是吧? 1 夜如何其 字89 2022-05-29 13:26:59
🙂回头整理一个女排贴吧。同样的内容,换个角度。 1 七天 字29 2022-05-29 13: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