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更准确的说法是

前三十年的制度,对农民不好。这种制度,也许对国家安全好,也许对工业好,但是确实是对农民不好,所以无法持续。

讲收入,当然不能仅凭柴门兄与我的见闻,当然还要做点调研,例如中央文件,会较有说服力,例如:

起草组完成两个农业文件稿后,提交给1978年末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分管农业的中央领导人,纪登奎在会上做了文件起草的说明。

关于农业现状,纪登奎着重讲了农业发展速度缓慢,人口压力很大,粮食不足需要进口的问题。他说,由于粮食不足,城市新增的劳动力不能就业,有许多该办的事情办不了,而农民每年要拿出近千亿斤粮食,实际上超过了他们的负担能力,在粮食征购上我们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他还讲到,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年人均分配在四十元以下,连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

即便是大寨这个典型,据郭凤莲回忆:

郭凤莲在这段日子,开始冷静思考。她回忆说,虽然大寨是中国农业的标杆,但除却荣誉因素,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并不高。辉煌时期,大寨村民每人每年能分配到一斤半小麦,小麦奇缺;过年包饺子,也用玉米面做皮。她开始痴迷地阅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著《复活》——大寨需要复活。

这些能说前三十年,农民的收入理想吗?农民收入不行的话,粮食年年增产,增不到农民的口袋里,对农民来讲,就没啥意义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