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最近的黜龙极为精彩有趣 -- 真理

共:💬97 🌺402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推荐《覆汉》——《三国演义》的精神补完 -- 补充帖

《三国演义》是我最早阅读的四大名著作品,从小学到中学陆续读了好几回。当年看完了以后的感觉就是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但当是说不清楚为什么。长大了渐渐理解了原因。这本书前面的结构就是以刘备、曹操分别为POV主角的种田文。当你看到关羽水淹七军,开始期待英雄宿命的对决的时候,情节突然急转直下,关羽被一个前面没出现过的人突袭死了。而且前面你抱有期待的那些角色很快也都死了。此后故事进入了以诸葛亮为主角的种田文的阶段,但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的情节过后诸葛亮也突然秋风五丈原了。所以说,《三国演义》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在爽文基础上突然转折而成的双重的悲剧。——这是看了一个没被历史剧透过的外国人看到关羽死亡的读后感以后我才意识到的问题。近千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都在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都在遗憾复兴汉室的失败,为司马一族的虫豸篡权夺位再度导致天下大乱而难过。所以我们不得不幻想,汉末乱局能不能有比历史更好的出路?

《覆汉》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通过《绍宋》认识榴弹怕水,最近读《黜龙》觉得犹有过之,所以不得不去补了《覆汉》。《覆汉》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是《三国演义》的精神补完。这不仅仅是说《覆汉》扭转了《三国演义》的悲剧结尾满足了读者受伤害的心灵,更在于《覆汉》完美地解构了汉末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固然是经典名著,但问题在于它是古人写的古代故事,很多古代人习以为常的价值观我们今人理解有困难。因为意识形态有隔阂,不理解古人的思想,我们就不容易理解古代人在古代的环境下为什么做出了当年的那种选择。此外,明朝的罗贯中也并不掌握比今人更多的汉朝史料,他其实对三国历史也有和我们类似的隔阂。尤其考虑到新知识新理念方面的差距,古典小说的问题就更严重了。所以当代的青年在读了《三国演义》,或者了解了三国历史之后,肯定免不了想到一大堆“为什么”、“怎么会”。当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覆汉》就是一个解答的好选择。

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交代了汉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和过程。

《三国演义》对汉朝灭亡原因说得过于简单化,也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人以诸葛亮为代表,认为汉朝灭亡的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还说历史亲历者刘备同学“无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说穿了就是骂东汉的皇帝“亲太监,远士大夫”。这种看法是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但今天的我们,显然明白这只是流于表面的观点。我们中学所学的历史课本则强调唯物主义历史观,即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被兼并在王朝灭亡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个观点适用于每个封建王朝,缺乏针对性。《覆汉》则描写了一部颇为精细的汉末社会经济政治图景,告诉你自耕农如何失去土地,变成了豪强地主的农奴或者参加农民起义的流民。而豪强地主的庄园内部经济又蛀空了大汉朝廷的税基,缺钱的皇帝于是开始纵容太监卖官鬻爵给自己捞钱。这无疑激怒了经书传家的士大夫集团,于是双方都开始用谋杀和政变来解决彼此间的分歧。太监集团是皇权的最后支柱,但是太监们的暴行和皇帝本人的腐败挥霍同时也在损耗着皇权的神圣性。

是的,皇权是神圣的。我们作为今人可能很理解这一点,那就是汉朝是一个很迷信——也就是非常注重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忠孝是整个政权和社会运行的基本法则,就像自由主义在今天美国的地位一样。士人对皇帝的忠诚首先体现为其对雇主、上级、师长的忠诚、以及对父母的孝敬。这样的道德符合天道,就像美国人认为人的自由是上帝的意志一样。可以说,意识形态的稳固已经大大延长了汉朝的寿命,正是当时中国人的道德和信仰维持了社会的惯性,让东汉在财政贫困、通货紧缩、皇帝年幼、宦官和外戚轮流败坏朝政的死循环中扛了上百年。但是道德和信仰不是永动机,当人心和帝国的财政一样走向荒芜之后,汉朝也就不得不寿终正寝了。

揭穿汉朝这一皇帝的新衣的正是董卓。身为边郡大帅的董卓,年轻时代的他和刘备一样是个仗义疏财的人。但是漫长的和朝廷的人事斗争消磨了热血和忠诚。当他响应主导朝政的贤士大夫的号召,带着他的兵马来到神圣的洛阳的时候,他看到首都在着火,看到小皇帝逃到了市郊,更看到了生活在洛阳首都圈的士大夫们的虚弱。他振臂一呼,就让众多被歧视的军人们站到了他的背后,总共只花三天就更换了皇帝,把权力全部抓在自己的手里。董卓不仅是三国乱世的开启人,更是两晋、南北朝甚至中晚唐乱世的开启人。他粉碎了刘邦炮制的关于天子的神话,发明了边军大帅们一不开心就武装进京的动乱模式,王敦、桓玄、刘裕、尔朱荣、高欢、候景都是他的效仿者。袁绍、曹操、司马懿和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则都是士大夫集团对董卓的出现进行反思的产物。

所以说,董卓的出现决定了几百年内不可能出现一个稳定的封建王朝,这也就回答了我们开始的问题,汉末乱局能不能有比历史更好的出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试图让皇室成员们亲自去当大帅的办法来防范新的董卓,结果这些皇室成员们果断地自己当了董卓,再次把北方打成白地,从而摧毁了西晋王朝。东晋作为其灰烬也最终被异姓大帅们推翻。这里面有个倒霉的debuff就是晋惠帝是个智障。如果运气好点,他是个正常人的话,叛乱也只会推迟,但不会不来。因为保护皇权的意识形态已经消失了,野心家们只是在等待机会而已。

晋朝的结局还是对汉朝制度有所反思的结局,盘踞在四川的季汉政权是那个没有反思的范例。刚开始的季汉完全靠刘备和诸葛亮君臣的人品维持,到了刘禅的晚年,蜀中就重新出现了新的太监集团,以及世家贵族(诸葛瞻)和边军大帅(姜维)的不和。可想而知,如果季汉有机会统一天下的话,很可能也只是东汉的一个劣化版本,和晋朝一样会在叛乱和动荡中快速衰亡。要想创建久存的王朝,就必须彻底更新制度才行。《覆汉》用穿越者的丰功伟绩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当然,这在真实的历史上是绝对不可能的。

《覆汉》着重描写的《三国演义》开始之前以及最初阶段的故事,时间大体上从刘备少年时代到洛阳读书讲到官渡之战结束以后(伪)。精彩的部分应该是从开始到打败董卓以后,再后来主角实力太强,就都有点平推了。袁绍、曹操、刘备败得一个比一个惨。董卓、袁绍、曹操、刘备四人的英雄末路也都是看点。我还没全看完,中间跳过去了不少。大家想剧透的话请随意。

通宝推:澹泊敬诚,李根,epimetheus,老老狐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