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今年真是开眼了, -- lanlong

共:💬386 🌺2385 🌵16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余永定简要回顾一下中国自1970年代末所启动的改革开放进程

余永定简要回顾一下中国自1970年代末所启动的改革开放进程。在那时候,遏制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障碍是外汇储备短缺,而政策制定者则面临着一种环境:没有外汇储备,中国就无法迅速启动出口,但如果没有足量的出口增长,又无法赚取和累积最基本的外汇储备。

所幸原厂委托制造(OEM)在1970年代兴起,这种代工模式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打破僵局的机会之窗。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OEM生产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蓬勃发展。尽管外汇储备捉襟见肘,但中国的OEM企业,得以进口和加工由外国企业外包的各类零部件;而这些由中国企业贡献了附加值的完成品,随后会被拿到国际市场上出售。

这种加工贸易,使得中国得以在充沛且低成本的熟练劳动力方面发挥比较优势,并因此逐步建立了一个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后再出口的反馈循环。在每一轮循环中,中国企业都能够积累更多的外汇储备,而储备的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多中间产品的进口、加工和出口。

通过这个进出口循环,中国积累外汇储备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中国给予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所吸引的大量资本流入,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1988年,中国学者王健创造了“国际大循环”一词,来描述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该战略取得了惊人的成功。1981年时,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只有225亿美元和217亿美元。到2013年时,中国的贸易总额已近4.2万亿美元,位列世界头号贸易国。在这3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世界第17位(仅次于荷兰),跃升至第二位(于2010年超越日本)。

但是,当一个经济体增长超过某个节点时,出口促进战略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在国际大循环模式下扩张了40年的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小经济体,其出口导向对全球的影响也不再微不足道。事实上,自世纪之交以来,中国采购的任何产品都有涨价趋势,而其所有产品的售价却一路走低。中国势不可挡的出口导向,已经激起了各进口国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抵制行动(无论是否合理)。中国持续保持的贸易和资本账户盈余,已转化为不断累积的外汇储备,其规模在2014年达到3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确保流动性所需的数额。

尽管中国的净外国资产超过2万亿美元,但其投资收入逆差已持续了10多年。这显示,中国的跨期和跨境资源配置存在严重问题。

在2006年初发布的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政府明确指出:“中国的增长应基于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经济增长的动力应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转向消费和投资的平衡增长,以及内需和外需的平衡增长。”

中国的经济转型其实在这个时间之前就已开始,其贸易和出口占GDP的比重,都在2006年分别达到65%和36%的顶峰就是明证。2008年至2018年,净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从10%下降至1%。自2009年以来,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几乎每年都是负数。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