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个"千人断指叹",一个”哪能无工伤“--谁是肉食者! -- 怒发冲冠凭栏处
共:💬250 🌺1855 🌵55
预设了称说对象的本质或者方法的优先性。进而可能有价值成分。因此「是」本身就是「应该」的一部分。一方面是有东西被当作既定事实,一方面是表述需要情境才能理解。所以这其实是常识问题……什么定义,指向什么?
还有一方面,那就是概念所预设的事实,可能是作为事实的价值。比如功能、效用,也就是可以做什么,有何益处等等。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确定含义。比如性质用时空来确定(曾如何会如何)。这属于上面的情境预设/指向什么。
总之,我们可以将陈述分为三个级别。预设,事实的定义。内涵,陈述的事实。外延,事实的指向。任何一个层面都可能是「应该」。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