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史式: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 -- 多余6569

共:💬234 🌺1102 🌵5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样子数据说话不直观

那就不好意思直接贴论文了。

————————

东北平原湿地

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冻土涵水能力弱。当地冬季积雪融水造成大量的沼泽湿地。据统计,上世纪五十年代东北平原的沼泽湿地面积多达11.4万平方公里,占平原总面积的1/3。经过国家的大力开发,至今东北平原仍然保留着6.57万平方公里沼泽湿地。将沼泽湿地改造成农田,投入大,见效慢,这一现实困境阻碍了历代对东北平原开发。

明清小冰期气候与经济

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特征,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曾经出现的“小冰期”状况一致,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0.4℃,其中最冷时段出现在清后期(1861-189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0.7℃。在这种寒冷的气候环境下,位于长城一线以北的农耕经济已很难维续。

魏柱灯等从25部中国经济史专著中提取1000余条定性描述各个时段全国经济状况的语句,采用5级量表对其进行刻画,建立起了自秦至清2000余年间的经济等级序列;发现在百年尺度上,温暖阶段经济状况偏好,寒冷阶段经济状况较差;单就清代来说,也呈现出显著的三段:1644-1680年经济差,1681-1800转好,1801-1910转差,与同期大的冷暖背景基本一致。

小冰期影响——水稻为例

随着明清“小冰期”的来临,黄河流域的水稻生产更趋衰落,不仅分布零星,种植面积小,而且产区持续时间短。就京津冀而言,在明前期,除了河间府有一定规模的水稻生产外,其他地区已较少种植。如顺天府仅有宛平、昌平二县种植水稻,保定府唯雄县盛产水稻,赵州“水稻惟隆平有之”,而广平、大名等府均已不产水稻。清早期曾有在北京附近兴办水田的考虑,但因气候干冷而最终放弃。康熙曾云“水田之利,不可骤兴”。雍正年间(1723-1735年),虽于河北境内开辟了官私水田5600余顷,但好景不长,除了少数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还保持一定数量的水田外,其余均渐荒废或改为旱田;道光年间(1821-1850年),林则徐又提出在河北平原发展水稻的建议,但也未见成效。

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道光十三年(1833年),李彦章在苏北地区“亲见早、中、晚稻之种皆备,而竟无两种者”。在苏南地区,延绵100余年的双季稻,虽未绝迹,但也“惜不多耳”。在江浙一带,由于秋季气温偏低,水稻不能正常成熟,多空壳瘪粒,50kg稻谷只能产25kg大米,而50kg一年一熟的稻谷却可产40kg大米。在广东地区,也因气候寒冷,作物成熟期推迟,给耕作制度带来很大影响,不仅一年三熟制已不复存在,就是一年两熟制的范围也大大缩减;同时,水稻生产在寒冷气候的影响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常有烂秧、少穗和较高空枇率的现象发生,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

————————

不要用今天的东北大米来想象小冰期的情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