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 wolfgan

共:💬797 🌺4376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故意装傻”太言重了

方兄,不能小看俄罗斯人的思辨能力。我明白你的意思。内因是主要的。

我不知道你引用的原话出处和正确性。我不懂俄语。但是可以想象语义在翻译过程中的可能性改变。

说到内因,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是俄罗斯社会孕育的改革力量社会民主工党的一部分。布尔什维克在列宁领导下强调组织的重要性,显然是更具有实际政治意义的政党,并因此成为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列宁因为德国参谋部的支持或者默许,才能从瑞士回到俄罗斯。这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中,列寧提出效仿民意黨,建立一套圍繞少數「職業革命家」為核心、黨員對核心高度服從的集權化的組織模式,即民主集中制。並認為黨員應嚴密組織化,人數應受到限制,「凡承認黨綱、在物質上支持黨並親自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的人,才可以作為黨員」。認為普通的支持者必須排除於黨外。而列寧的老友兼同學馬爾托夫反對列寧的觀點,堅持以第二國際為建黨模式,主張把一切願意入黨的人全部吸收進來,並認為黨員並不需要高度集中化組織化,只需「經常親自協助黨」就行了。列寧的民主集中制也同樣受到羅莎·盧森堡和托洛斯基等人的質疑。普列漢諾夫嚴厲地批評列寧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而是「雅各賓俱樂部分子」,是「新的羅伯斯庇爾」。起初兩派的爭執尚未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但在《火星報》編委會選舉中,列寧要求裁減編委的人數以削減馬爾托夫支持者比例,引起後者的不滿和退出編輯社,最終使兩派逐漸走向分裂。】- 维基词条布尔什维克

我认为这个维基词条是港台作者站在托洛茨基立场编辑的。显然有更多历史细节,涉及到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对此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建议请另文叙述。

方兄,我们就此别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