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削减英语课时 -- 宝特勤

共:💬133 🌺1012 🌵2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民科过来凑凑热闹

第一条严重歧视女性尚且不提,第二第三条其实都不能成立。这是英语不及格和专业英语水平不过关。要知道国内不懂英语的都可以接受英文界面和说明,学过英语的留学生反而依赖中文,那么问题显然更多在学生身上。

然后,削减的英语课时其实问题不大。英语的关键期在童年,关键在语言环境,关键在使用交流,这不是现在国内的教学模式能做到的……至今还是语法式教学为主。况且,虽然课时减少了,但难度并没有降低。

接着,信息闭塞和英语的关系就更不大了,看看不懂外语的青少年,拿着机翻工具都能硬啃国外网站和图书就知道,这样想的确有点想多了。而国内外河友不能交流,多半和实际工作无关,不是闲聊就是立场差异,有些甚至是不了解就开始下结论,显然和信息闭塞关系不大。

最后再说标题。我总觉得“外语思维”对现代汉语的意义不是很大。

其一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思维)其实很难成立,与其说是语言决定,不如说是生活决定。尽管外语的确可以让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比如英语重动词、时态,依动词组织较多。而中国以名词为主),但这种思考也得有落实的空间才行。

其二是汉语欧化过于严重……你看我水贴多罗嗦就知道了。许多“外语思维”的特征已经被吸收到汉语当中了。但为什么还是需要外语呢?因为外语不只是思维,更是一种生活或者说生存体验。比如任何外语都不可避免的名物词,任何课本都少不了的风物介绍。并不只是语言那么简单。

其三是个人倾向于LOT(Language of thought),认为虽然语言是思维的媒介,但说到底只是习惯问题,我们需要的是避免被语言所限制。因此问题就颠倒过来:问题不在于作为形式的语言,而在于作为内容的思维,虽然改变形式更直观一些,但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注重思维训练。尤其是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点在以前的讨论里也有说过。

通宝推:潜望镜,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