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热烈庆祝20大顺利闭幕兼纪念志愿军入朝72周年 -- 真离

共:💬79 🌺389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刘志丹、习仲勋同志的有关资料:

其一: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恰如当年创作组所言,是一首歌颂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带来革命大转折的歌曲。1935年9月17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先头部队一举突破川甘边界天险腊子口,次日占领哈达铺。在这里,毛泽东从一张报纸上得知陕北有相当大的一块根据地和红军活动的情况。此前,1934年秋,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担任主席;同时成立陕甘宁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主席。1934年11月,由鄂豫皖根据地出发长征的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根据地,同当地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为迎接中央红军和红军陕甘支队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陕甘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落脚地。

然而,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严重干扰,当时的中共陕甘晋省委实行错误的肃反政策,刘志丹、习仲勋等人都被作为“敌人”关押,差点被活埋。就在这生死关头,中央派董必武等对刘志丹、习仲勋等进行审查,下达了“刀下留人”的命令,此后,为他们彻底平反。这首歌,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历史,歌颂了像山丹丹那样热烈地坚定革命信念的先烈们。】

其二:

(关于戴季英的历史问题)

【第二次“肃反”工作

1935年9月,戴季英率领红25军,在经历重重困难后,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27军在陕北根据地会师,这几支队伍被一起合并为红15军团。

刘志丹被任命为军团长,徐海东被任命为副军团长。在到达陕北后,戴季英并未认识到之前的错误,而是继续开始了“肃反”工作。

当时陕北根据地刚建立没多久,新上任的省委书记朱理治,对开展革命与做政治思想工作,并没有多少经验。因此,当戴季英到来后,朱理治便任命他为政治保卫局局长,由他全权负责陕北政务。

在得到上级的认可和授权后,戴季英更加肆无忌惮了起来,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将枪口瞄准了自己的同志,作为陕北根据地创始人的刘志丹,也差点儿成为又一冤死亡魂。

在“肃反”工作进行时,有别用心之人,故意诬陷刘志丹是“反革命分子”,指责他勾结国民党,是“白军”。对此,戴季英决定立刻将其逮捕。

为了找出刘志丹“通敌”的证据,戴季英将26军营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全都抓了起来,一一进行审问。毫无疑问,审问自然是没有结果。但戴季英还是下令,将刘志丹抓起来。

当时负责传送这一密令信件的传令兵,得到的命令是将它送到15军团首长那里,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是送给哪位首长。碰巧刘志丹正在执行公务,在前往瓦窑堡的路上遇到这名传令兵,于是这封本该送给徐海东的信,被阴错阳差地送到了刘志丹手里。

在打开信件后,刘志丹气愤不已,大感惊愕,为了讨要一个说法,还自己一个公道,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对传令兵说:“请回去转告军团部,告诉他们我在瓦窑堡。”

于是刘志丹在刚到瓦窑堡时,就被戴季英抓捕了。在狱中,面对自己人的严刑逼供,刘志丹始终不肯“承认”自己与国民党通敌,不承认自己是“叛徒”。

为了让他“就范”,戴季英竟然对他强加罪状,最终戴季英终于想到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以“投降主义”、“逃跑主义”为借口,对刘志丹进行定罪。

戴季英的胡乱指挥,和对自己同志的迫害,立刻引起了原红26军、红27军的不满。要说到谁才是“白军”,谁才是“反革命分子”,恐怕最有嫌疑的要属戴季英的红25军了。因此,双方谁也不服谁。

别人或许自己不清楚,但对于自己的老首长刘志丹,红26、27军的将士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们认为刘志丹绝不可能做出叛敌的行为,这一荒诞不经的罪名,更是令人可笑。

原本平静祥和的根据地,在戴季英等人的错误指令下,被搅动得混乱不堪。红25军中多位高级干部惨死,不少群众也因此搬离根据地。幸亏在1935年的10月19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及时到达吴起镇,才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提出严重警告,撤销职务

在对陕北的形势进行了解后,毛主席迅速做出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整肃。因此,刘志丹才幸免于难。

为了避免陕北根据地形势恶化,毛主席派出刘向三、王首道等人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细致调查。最终他们得知,幕后的“真凶”就是戴季英。

而刘志丹“通敌”也纯属子虚乌有,戴季英为了整肃而整肃,导致运动不断扩大,最终刘志丹被扣上这顶大帽子。

对此,毛主席和周恩来对戴季英做出严厉批评,并给予其严重警告。但戴季英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还辩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革命。见他“顽固不化”,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毛主席当即撤销了他的职务。

周恩来愤怒地斥责他道:“像刘志丹这样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倒是像你这样的‘真革命’越少越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