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大学新生日常记录:到底何为民主集中制? -- 给我打钱87405

共:💬903 🌺2628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用下面这个方式或许能搞清楚大脑是不是属于自己的

这是一个物理问题,“用劲推”中的劲指的是什么?是力,还是能量?我在问,我们人是先产生力这个概念还是能量 ?

我们先产生的概念,自然而然产生的概念,一定是能量,而根本不会出现力这个概念。

依据有很多,比如,在冰面上推一个箱子,箱子就会动,最后慢慢停下来,这给我们人类的感觉就是,往这个箱子里注入了【什么】,它就动了,然后又被消耗了,所以箱子最后又停了下来。

这难道不像我们吃饭了之后就有【劲】了吗?这【劲】是会消耗掉的,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就会感觉到饿,提示我们需要再次注入【什么】。

这个【什么】,就是劲,劲就是能量 。能量只是一个词,用什么词都可以,无所谓,只要大家用同一个词就可以。

可是,物理课本一上来讲的是力,如果学生正常,他怎么可能不排斥呢? 力是什么鬼?我脑子里压根就有这么个概念,你介绍给我我也不会轻易接受,这跟天外来客没有区别。

我要是学生,我肯定就不学了,我会把书往后翻,翻到能量这个章节,我才会注意看。看了这个章节,我才明白,我想的确实就是对的,大家先产生的概念是能量,而不是力。可是,能量没有办法测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怎么办?必须要找到一个方法,描述能量,这就类似于用手势、表情或文字、图像来描述自己的内心活动。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必须要找到一个公式,在这个公式中,能量=什么什么,而这个什么什么,一定可以被测量,否则我为什么要干?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能量嘛。

人类慢慢发现,能量跟距离有关,但肯定不只距离,还有别的。在冰面上推一个箱子,箱子不变,劲越大,箱子走得越远,这表明能量跟距离成正比。这样就可以从数学中借用乘法公式,来表达这种正比关系,有能量=箱子*距离。这个公式对不对呢?我们要验证一下,看看箱子跟距离是不是成反比。劲不变,箱子越重,距离越短,反之亦然。验证的结果告诉我们,这个公式没问题。

是后来把箱子替换成了力,实际上一开始是替换成了重量。重量有办法测量,因为人类发现了平衡这一现象。所谓平衡,意思就是说,我规定天平左边的某个物体重量为标准件,将另一个叫X的物体放在右边,如果平衡,那就说明这俩一样重。这跟测量长度的方法,度量,非常相似。所谓度量,就是指一根棍子有多长,我怎么去描述它呢?我说它长7拃,意思就是以手为尺可以在上面重复7次。那么标准件又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你的拃跟我拃不一样,所以不如大家统一用同一个“拃”。显然,这个统一的“拃”人人都得有一份,这样我们就可以跨时空进行交流了。

把这一圈走完了,把书一盖,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那么很多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呢?

他就好比一个小孩,被大人领着出去玩,这里玩玩,那里转转。这里有旋转木马,那里有冰淇淋,小孩全记得,但是,这里在哪里,那里在哪里,他完全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路盲。

所以,学生对整体是没有认知的,他只是背下来了整体中的这个局部是怎么回事,那个局部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第二,就是有N多概念,他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他脑子里没有这个东西,是别人硬塞进来的。他为什么接受了呢?因为大家都说应该接受。你看,就必然会形成崇拜权威,跟着多数人走。

正因为如此,N多人既缺少整体认知能力,又盲目崇拜。这二者是会互相“促进”的,越是缺少整体认知能力,越是不懂事,就越是会盲目崇拜;越是盲目崇拜,就越是缺少自己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肩膀上扛的是别人的脑袋。

我们的学习,最严重的错误就是把知识和人切割开来,而不是像我说的那样,将人(如何认识万事万物)跟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