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金秋盛会 -- 神仙驴

共:💬5002 🌺46006 🌵60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太乱了

你对我的这段“反诘”,混合了多种逻辑,如果不是我认识你,我都要怀疑有人故意搅混水了。

首先,我的原文里从来没有说过“死亡几百万”之类的话,我说的一直是“少生几百万”。至于“计划生育政策可是造成几亿人死亡”那是红尘无极按自己对我的观点的理解“顺推”出我的话。而我说的“你还真说对了”对应的是他的话:“原来您预言千万级别的死亡是这些”。

而他的理解完全是错的,我说的很清楚,我所说的“千万级别死亡”对应的是如果“经济危机、战争、政变”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千万级别人口死亡,而不是每年少生几百万。

所以我说“你还真说对了”,并不是说他的观点是对的,也不是他对我的观点总结是对的,而是相当于“你说这个问题我可就不困了”。

其次,关于出生率的问题,这里我觉得红尘无极有点气糊涂了,他把疫情三年中出生人口数字下降跟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总人口数字下降混为一谈,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这两件事也并不是没有可比性,因为出生人口数字“应该”是多少,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简单地说,比如一般理解的“婴儿潮”,如建国后1950-1954年连续多年出生人口在两千万以上,是显然的婴儿潮。但如果其中一年出生2200万,而下一年变成2000万,是否这少的两百万就是不正常呢?当然不能说,因为这种波动算是正常范围。毕竟谁也不能下指标说就应该生多少人。

而三年困难时期的出生人口落到一千五百万以下,就显然不是正常波动了,这里面有明显的天灾人祸因素,而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迅速回升(1961年1300万,1962年2300万),更是证明之前的下降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第三,对于多年的计划生育对人口数字的影响,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先放下,而红尘无极对疫情三年出生人口数字的反驳,显然毫无道理,因为二胎早就放开,三胎去年也放开了。疫情三年还归罪于一胎化,只能属于搞笑了。

第四,对于一个现代经济体来说,“人口处于增长或缓慢增长”状态是很多经济指标能够维持增长或至少不变的前提,包括GDP,包括其他。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很多预期的基础都是人口规模能保持增长,或至少可以维持。而昨天微博有一条热搜第一就是“中国即将失去这个世界第一”,实际上很大概率中国目前的人口已经被印度超过了。

第五,不少人认为的,14亿人口过多了(实际上有没有还是疑问),降到10亿也行,降到7亿也不是不行。事实上人类历史上就没有“精准控制人口”的先例,也就是说,一旦人口数字掉头向下,那么减少的趋势可能是根本控制不住的,这也就是我经常强调的一点:生育意愿一旦消失,短时间内就难以恢复。

第六,关于疫情三年具体的人口出生数字,因为2022的数字还没出来只能预估,这里引用一个帖子:

2022出生人口预计有多少?

风动无痕

欢迎来讨论,道理越辩越明!

29 人赞同了该回答

点看全图

2020年结婚人数是813万对,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2021年总数是1062万,一胎人数是468万左右,二胎数量大概是439万左右,三胎及多胎数量大概是155万左右。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2021年结婚人数是764万对,预测2022年一胎的数据是420万左右,这个变数不会太大,加上疫情影响,大概在400-420万之间。关键是二胎三胎的数量,这个变数很大。二胎数量从300-400万之间变化,三胎及多胎这几年数据量较少,没有过多的数据参考。随便预测一个数据,100-155万吧。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2022年的数据应该是800万 - 975万之间。

从统计局的角度来看:2022年的数据应该是920万 - 950万之间。

从公安部的角度来看:2022年的数据应该是754万 - 784万之间。

出生人口在923万以上,能使得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0以上,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是1.15;

如果2022年出生人口真的是800万,那中国总和生育率是0.86左右。

由于相关部门在人口问题上常年保持“暧昧”,我们也只能从不同的统计口径进行估测,从2019开始,疫情期间每年少生的人口在一百多万到两百万左右。

我们先不说这个单调下降趋势,那有没有可能是属于“正常波动”呢?显然,每年出生两千万的200万波动,跟一千多万基数的两百万波动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拿所谓婴儿潮波动来说,事实上新生人口的波动从整体看,大概也就是六十年代一波高峰,八十年代一波高峰,而按照正常结婚生育的节奏的2000年之后的高峰实际并未出现,唯一“反弹”的就是2015年全面二孩后的16,17年,出生数字“反弹”到了1700万左右,其他基本都是在1500万左右波动。

第七,正常的世代更替生育率应该在2.1左右,而当下已经降到了1.15,而我们隔壁的韩国已经直奔0.8了,很难不想象,我们会直奔韩国的后尘,尤其是同样的东亚文化背景以及外向型经济模式下。

而前些年生育率1.3的时候,携程梁建章和任泽平等就大声疾呼,要关注人口问题。而我这些年也一直在说这个问题。

所以,不是我要去站这个道德制高点,而是红尘无极一边以放开政策或可能多死一百万人痛心疾首,同时又坚持2020,2021是他理想中的“岁月静好”,而对每年少生的这一百多万到两百万置若罔闻,而且在生育率本身就已经远小于世代更替生育率的情况下,明显后者对经济对未来预期的影响要远甚于前者。明明一个更大的道德制高点在这里,你不去站,却去站那个小的,到底是钝感,还是双标?

第八,回到你纠结的那个“少生”或“死亡”的问题,虽然你这个点本来就不是我的点,但退一万步讲,就算我真说了“死亡几百万”,那也不算什么,因为计划生育时代对人口的管控,只是政策限制,人民那时候还是愿意生的,而他们被给予的理由是人口多占用资源,我们要优化经济结构等,不管这事国家真心这么想还是被洛克菲勒基金会忽悠了,还是真有什么人口灭绝的黑暗故事,至少表面上这个逻辑还能圆起来。

而当今的年轻人不生或少生,并不是政策限制,而是他们自主的选择。这个选择也并非缺乏责任或自己爱玩,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生出的后代大概率还达不到自身的生活水平,不想自己被后代将来抱怨:为啥你养不起我,还要生我?

这才是比放开导致一百万死亡(预估)更可怕的故事,比肉体死亡更悲哀的是被悲观的未来预期迟阻。哀莫大于心死。

所以我也能理解红尘无极的“狂怒”,就像那个心理接受的阶段性公式一样:震惊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抑郁期、接收期。

他现在还处于震惊否认、愤怒的阶段,认为自己岁月静好的梦被疫情放开给阻断了,这也就是很多单纯民众和小清新的想法:如果疫情过去,我会比以前活的好得多,比2019更好。

而这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很多人觉得疫情三年过得不错,一方面是新民族主义灌输的那个粉红泡泡:西方在疫情中走向崩塌,我们越来越好。

第二是,正因为有对疫情结束的良好预期,所以中产和小资阶层普遍暂时收起了“内卷-阶层上升”的欲望,暂时接受“岁月静好”。所以中国的中产能讲出“岁月静好”本身已经一定程度上背叛了自己:你难道原来想的不是阶层跃升吗?所以同阶层和近阶层PK在这两三年的烈度低了很多,这只是暂时现象。

而不同阶级的剥削和收割其实并未减少,反而增大了,疫情几年的财富集中度相比以前更高,显然是高净值人群加剧了对下层的剥削,而不是反之。

所以岁月静好,始终就是个梦,不管是疫情放开,还是病毒散去,都是岁月静好的结束。

第九,我花了这么大篇篇幅,其实也就是“澄清”了一个本来不属于我的观点,但也不得不去做。这就是河里现在最让人郁闷的地方,很多人根本不看你的观点,而是把别人对你的“总结”、反驳看做你的观点,然后铺陈出一堆东西。

但我又不得不去做,也许是我表达能力不行,或者太啰嗦,我能控制自己写什么不写什么,可控制不了别人对我的观点的理解。

所以很多时候我也发现了,现在河里写一些煽情类的抒情散文,或者“震惊体”文字,比一板一眼的讲道理表达效果要好得多。

但我确实不擅长这个,所以最后能确保达到的效果,也就是我的初衷:自己搞清楚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