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摘录部分文字,对于甲午以后的历史梳理是我看到写得最好的。
甲午战争是晚清对外关系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近代史研究上有一个术语叫做"甲午战争后瓜分狂潮的兴起",就是指的这一状态。所谓"瓜分狂潮",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关于这一点,孙中山就在《兴中会章
程》中指出"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很多外国研究者们也不认为这是危言听。如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1894-1900年》的《导言》部分说"一八九四年乃是中国问题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由于日本的胜利在远东所造成的新形势,一个使中国濒临于灭亡的过程开始发动起来了",也就是说"一八九四年开始了瓜分的过程"。所以,对中国来说,1894年乃是一个"决定性的年代",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此后6年中,"中华帝国瓦解的前景在政治的地平线上曾经始终是现存的,瓜分不止一次地迫在眉睫"。("瓜分"用英文写作" The cutting of the melon ",这里的"瓜分"就是指对领土分割。)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则把1894年标明为清廷由"屈服时期"进入到"受制于人的时期"的一年。
与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是打输了才割地不同,德占胶州湾是在双方没有发生战争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的军事冒险。这样的军事冒险胜利后,一方面大大刺激了其他列强争相占领清朝军港和海湾,另一方面也激化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随后,1897年12月,沙俄强占旅顺口、大连湾;1898年4月10日,法国租占广州湾;1898年5月,英国"接管"日本手中的威海卫;1898年6月,英国又租占新界。英国此举是作为对法、俄、德强占军港的回应,目的在华保持所谓"势力均势"。
驻华外交官也大换血。
英国也派来了非洲事务专家,原驻开罗的总领事窦纳乐少校也被破格提拔,派往中国,窦纳乐将视中国为文明国家的看法为大错特错,
"中国通"赫德评价他:
窦纳乐的任命很值得关注,我辈之人多年来将中国人视为有文化和文明的民族的努力将被窦纳乐击败,因为此人对东方一无所知,而其工作方法是基于对付尼格罗人(非洲黑人)的经验。
英国驻法大使芒逊爵士则于1900年3月评价包括窦纳乐在内的一批热衷于护教的欧洲驻华大使:
原则上说,这批在华外交官是有经验的,但是,在远离欧洲以外的国家任职的外交官有一个共同倾向﹣﹣特别是在东方的外交官﹣﹣他们常常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推行炮舰政策的机会,而他们为此提供的借口往往是想象中的危险。
同样,"中国通"施阿兰也被法国政府调回,而熟悉非洲事务但连法属印支那都不了解的毕盛被调来;意大利急调驻开罗的、在非洲主力外交官马蒂诺,结果此人在"三门湾事件"中犯下的大错不仅成为公使团的笑柄,也让意大利在清廷面前丢尽了脸面。他被撤职回国后,接任他的是他当年在开罗的助手萨尔瓦葛;美国则用国务卿海约翰的朋友、对中国事务一窍不通的康格取代驻华13年的田贝;沙俄也用缺乏亚洲经验的格尔思代替老牌"中国通"喀希尼。此外,外交使团的中文专家的水平都也很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交使团认为"西方外交上的手段在华并不适用。"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166150
———————————————
在满清的统治下,我们和非洲人一个待遇。
他们还在北京公然率使馆军队外出“狩猎”北京平民,真是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堂堂天朝大国,居然能混到和非洲一档。就这样腐朽卖国的满清和洋务派,居然还有人夸。
洋务派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变成了事夷,啥事都是洋人说了算。
至于制夷,更是遥遥无期。
洋务派搞了那么多“工业”,怎么连定远和镇远都不能自己维护,还得去日本维护呢?
定远镇远大东沟之战后直到日本人打到山东还没修好,只能在港口泡澡,最后自沉。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5 层
🙂太平天国肯定是进步 34 狂草舞茅 字921 2023-01-16 03:33:00
🙂恰恰是在有机枪的1900年,西方更有意愿殖民中国 20 阴霾信仰 字564 2023-01-16 19:26:57
🙂商榷 下 17 葡萄 字829 2023-01-17 04:02:19
🙂瓜分中国的狂潮主要发生在甲午到辛丑
🙂英国在布尔战争时期 15 狂草舞茅 字758 2023-01-16 22:24:03
🙂顾维钧回忆录中文版第四册 13 葡萄 字180 2023-01-17 04:04:05
🙂风水轮流转 8 企鹅蛋 字195 2023-01-17 11:39:39
🙂顾维钧回忆录中文版20册 8 葡萄 字300 2023-01-18 00: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