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密码传奇(一):19、“你也实在错的太离谱了!” -- 1001n

共:💬13 🌺2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密码传奇(一):19、“你也实在错的太离谱了!”

nan兄所说,这几段确实写的不够好看,惭愧惭愧。以及,前几次发的时候,间隔比较长,主要是为密码传奇的下一章做点儿准备。现在看起来,大概轮廓已经有了,那就加快上帖速度吧,呵呵。。

关于鲁登道夫这一段,确实离题太远了,纯粹是因为个人兴趣才如此扯开的。如果各位看着实在不爽,或者在等新的密码故事,那么个人建议这两三节就甭看了,过不了多久,新的一章就会上来了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

如上所述,在德国真正有权力的决策人物中,鲁登道夫应该是相当早提出停战的一位;而德国,当时确实也难以为继了。只是,提出求和的时机,对于德国来说对不对呢?

说起来,不知道鲁登道夫想过没有——那就是在德军最披靡的时候,他可曾给过对手机会么?

去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新的苏维埃政权要求与德国停战的时候,他的态度是什么?那时,他不是还责骂霍夫曼将军,嫌他没有让谈判破裂,好有借口继续大动刀兵么?

塞尔维亚要求停战的时候,他鲁登道夫可曾同意?

罗马尼亚要求停战的时候,他鲁登道夫可曾同意?

意大利要求停战的时候,他鲁登道夫可曾同意?

——怎么到了德军大势已去的时候,他反而会觉得:自己提出的“停战”要求,就会被对手接受呢?

此外,每次当对手提出停战的时候,他是不是都会下意识地觉得,这是个“对手行将崩溃,正是再加一把劲儿、彻底把对手整死”的好机会呢?

——怎么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忘掉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他都不会放弃的机会,难道对手就会放弃么?

几年来,鲁登道夫一直向全国人民鼓吹着胜利的绚丽前景;而怎么在转瞬之间,他又率先沉不住气,高喊救命了呢?

这些且抛开不谈。

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整个德国来说,最致命的是:这位一向心思缜密的将军,这一次,却真真正正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不光是对战局态势的判断有问题——即便是要求和,也绝对不应该是现在,至少,不该把求和的口风这么着急、这么不择手段地透出去。

结果就是:由于鲁登道夫的判断失误,和他对自己判断的坚持,德国上下已经相信彻底溃败即将到来。因此,趁惨败还没到来、急于求和的德国政府,直接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发出密电,要求马上停战。

正是这个在外交史上并不常见的有失稳重的举动,才使协约国这边知道——原来,德国真的撑不住了!原来,根本不用费心再去筹划什么伟大的歼灭性战役了;现在,全面胜利已经就在眼前了!

这绝对是个重大失误,重大得没法形容的错误。从此,对手完全占据了心理上的主动,搞得后来德国在谈判时极为被动;可说来说去,底牌是被自己人掀开的——德国人又能怪谁呢?

事实上,这个重大失误,就连鲁登道夫自己都不能原谅——虽然在战后的回忆录中,他竭力为自己当时的决定辩解,但是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实际上,他真的是后悔了!

“主动求和”这样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又如何不会影响到在前线拼杀的部队士气呢。。。德军威廉皇太子集团军群参谋长舒仑堡伯爵,日后就是这样回忆的:

对于我们而言,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向全世界承认我们的军事崩溃已经就在眼前了。要求立即停战,其意义正是这样。只要“停战”二字已经公开说出,我们的军队从此也就不再能作顽强的抵抗了。尤其是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算是11点钟了,又有谁还愿意再送死呢?

对于这项决定,鲁登道夫的确应负全责。一位掌握了7000万国民命运的将军,必须有坚强的神经系统。如果他的神经崩溃,他就必须去职,把他留在那里实在是不可思议。在9月29日,象我们这样的陆军,还没有主动打白旗的必要。

世界上可是没地儿卖后悔药的。这停战二字一说出口,想再挽回,怕是比收回泼出去的水更难吧。。。

而协约国真是惊喜异常;本来,他们也很难继续战争了,为此甚至准备做出相当的让步,承认德国通过武力获得的不少好处,也确实有可能和德国达成一个相对平等的和约。而现在,这样的想法迅速地被所有人扔进了大西洋,而在他们的眼中,德国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战败国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前后表现吧。

1918年1月8日,也是个很吉利的日子。这一天,威尔逊在国会提出了十四项和平条件,呼吁双方停火,史称“威尔逊十四点”。为了让同盟国特别是德国愿意接受,威尔逊十四点的条件还是很宽松的;说白了,就是个劝架的呼吁:大家都停停手,先别打了——结果,搞的其它协约国严重不爽。

当时76岁的法国总理兼陆军部长克里孟梭,就认为威尔逊实在是妇人之仁,他私下里说:

上帝都只有十诫,他威尔逊倒有十四点。

实在说,这位老先生的嘴也够损的。。。

但是,当时美军正在开赴欧洲,大批物资也在源源不绝地登陆;其它协约国急需这些新鲜血液和宝贵物资来支撑他们的战争机器,吃人嘴短,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

可到了现在,战场情况全变了;特别是鲁登道夫“求和”的口风一出,这代表年初双方力量对比的威尔逊十四点,自然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10月4日,德国向威尔逊发去求和的电报,全文如下:

为了避免进一步流血,德国政府请求贵总统设法安排立即停战。

10月8日,威尔逊在没和其它协约国头头儿通气的前提下,单独复电马克斯亲王宰相,大致如下:

德国必须接受十四点;

德国必须承诺,停战后立即撤出所有占领地区。

这个复电,比起整整十个月前的威尔逊十四点,要价可是一目了然地高了:那时候,即便连宽松的十四点,还有商量讨论的余地;而现在,完整地接受十四点,已经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础了;此外,德军流血攻占的地方,现在也都得吐出来了……

回电中,威尔逊还提了个问题:您这位宰相,到底是代表谁发言?意思是,到底这是你们军队的意思,还是你们政府的意思,还是你们皇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你的求和意向,到底有没有分量?

马克斯10月12日复电,表示这两项要求都可以接受;至于我代表谁嘛——可以告诉您,我们国家宪法改了,现在我代表广大德国人民了。。。

两天之后,10月14日,威尔逊的复电又来了。写成我们今天的Email格式,大概就应该是

Re:Re:Re:关于请求安排停战的要求

这么个格式吧,嘿嘿。。

里面清楚地开了价:

协约国军队现有的优势,应予以维持;

德国立即停止潜艇战斗;

德国应不再受专制政权的控制。

这三条,哪一条德国都不难接受了。说到底,都是让鲁登道夫把气氛给渲染的;这几条算什么?还有比停战更重要的事情么?

——可谁都没想到的是,鲁登道夫这时候的话音儿又变了。

其实,他已经知道他错了,知道这一次,他等于是亲手葬送了德国有利的和谈地位;后悔不已中,他又下意识地想做些弥补。而这个急于弥补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就是接受第一和第三条的同时,他强烈地、而又是莫名其妙地反对第二条:中止潜艇战斗

被搞得有点郁闷的马克斯亲王宰相问他:

你是不是认为,在明年,战争有可能以一种比较好的条件结束?

毕竟是城府甚深的亲王,温和的问题下面暗藏机锋:老兄,自己在打自己嘴巴呢吧?不是你自己说德军不行了么?现在你又反对个什么劲儿呢——难道你还能撑到明年么?

鲁登道夫大概是没品过味儿来,直突突地回答:

是的。

亲王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倒是他旁边那位新任的外交部长,索尔夫先崩溃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在9月29日所作的分析,也实在错的太离谱了!

嘴硬也得有资本啊——从军事角度审视的话,这时的德军实在是一塌糊涂,整个德国的全面失败确实已成定局:

到了10月下旬,一个德军师里还能参战的步兵,平均下来只有1200人了;算起来,也就是两个满编营的样子——而以前的德军步兵师,能作战的兵力那是要上万的啊。。。

论起单个师的编制兵力,法军师大概是德军师的2倍,英军师大概是3倍,而美军师。。。居然是德军师的12倍!

这还没完;德军师不仅质量远远逊色于对手,现在就连数量也没法抗衡了——这时候的德军,总共只剩下190个师了。而协约国方面,则是220个师——对比一下就知道,这总兵力的差距已经有三四倍了。

这也还没完;德军剩下的这点儿兵力,正在以每月8万人的速度递减;而协约国军队,则是以每月20万人的速度递增。

再考虑上民心士气,这仗还怎么继续?就象东北人的一句俗话说的:小日本吃高粱米——没法子了!

10月20日,德国答复威尔逊,大意是:

我们同意这些要求;但是我们表示相信,威尔逊总统断然不会提出“不名誉”的进一步要求。

——都这会儿了,还琢磨着威尔逊是救世主呢。。。

而协约国这边,英国和法国早对威尔逊擅自和德国谈条件表示不满了。说起来,大局已定,英国法国也就跟着长脾气了;毕竟这时候,美国的援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这种盟友的压力下,威尔逊在10月26日的回电变得严厉了许多:

假如美国现在或以后必须与德国的军阀或皇室交涉,则它所要求的将不是和谈而是投降。

清清楚楚:要么保留你们的军国和皇帝制度,向我们投降;要么废除帝制,罢免军队统帅,这样还有和谈的余地。

当天,在看到威尔逊的回电后,鲁登道夫终于彻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德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在某种试图挽回自己失误、同时也是不甘心如此就被轰下政治军事舞台的心理支配下,他立即通告全军,极不理智地宣布:

威尔逊的最后通牒,完全是不可接受的。

到了这时候,就连好脾气的亲王宰相马克斯,终于也对这位屡屡坏事的将军忍无可忍了。他直接面见威廉二世,态度温和而坚决地要求皇帝:要么撤掉鲁登道夫,要么接受自己的辞职。

权衡之后,威廉二世敕令鲁登道夫立即辞职——也算给这位声名卓著的将军一个台阶了。。

10月27日,格仑勒将军接任第一军需总监。

鲁登道夫的一战军事生涯,到此划上了句号。

-------------------------------------------------------------

十三天以后的11月9日,还在位于斯帕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威廉二世,吃饭时得知:柏林那边儿已经宣布他退位。

当晚22时,威廉二世决定逃亡荷兰。

11月11日,德国投降。

曾经威风赫赫的第二帝国,就这样走到了它的生命尽头。

关键词(Tags): #一战#西线#密码#破译#鲁登道夫元宝推荐:ArKrXe,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