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未老的奋斗者必须反对和反抗一尊 -- 拜吨

共:💬510 🌺2705 🌵2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在才是越来越偏向“精英叙事”了。

从内部来看的话,以下就完全是个人的观感了。2008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新派的『主旋律』剧,比如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伪装者这种,广受欢迎和好评。但这里主旋律是要带引号的,因为它们从立场上确实是以中共党员为正面人物,细品的话味道则与之前的主旋律有明显区别,主要刻画共产党中的技术派,往往出身于富贵人家,受过良好教育,外语普遍流利,衣着光鲜,举止得体,周旋于国民党上层时,相处融洽,区别似乎只是立场有别,一言以蔽之的话,就是从人民史观变成了精英史观。

正如您所说,时间是在“2008年前后”,也就是中共17大的后一年,您举的这几部剧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不过《伪装者》是于2015年在湖南卫视首播的,属于“新时代”的文艺作品)。但我并不认为剧中的他们“只是立场有别”,更不是您说的“精英史观”。就拿您所举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剧来说,它从一开始就把当时中国上上下下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出路的目标表现了出来,包括国民党也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但我党却更深一步,想的不仅是整体的中华民族,更是全体的中国人民。就是这“更深一步”,就回答了杨立青为什么和大哥杨立仁的选择跟着国民党不一样而是选择跟着我党(这也是我党能够吸引到大量有识之士、“精英人士”加入到阵营中的原因。事实上也是这样,有如盛世才之弟、陈立夫之侄、顾毓琇之子等社会上层的精英分子都是我党的支持者甚至是我党党员);而瞿恩、瞿霞兄妹以及林娥的起伏经历都展示了我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以及其艰辛不易;而有过莫斯科学习经历、作为国民党内民主人士的杨立华收养瞿恩和林娥的儿子费明说的就是“在中国没有第三条路,更没有第三方”以及我党对真正的民主共和毫不矛盾(意在说我党当年一直走的都是一条民主之路,意在希望接下来的路可以不偏离民主),而且皖南事变以后杨立仁、杨立青兄弟都依旧坚定自己当年的选择直到最后都不变也说明了在信仰的选择上必须坚定不可投机否则绝无好下场。到1949年杨廷鹤病死都没有盼到一家团聚说的是两岸分离至今,而最后杨立青仿佛看到了早已为革命牺牲的恩师瞿恩这一情节是有希望后来执政者不忘前人鲜血的意思在里面。总的来说,这部剧讲的就是我党为什么能取的最后胜利的大问题。而《潜伏》则是在通过国民党的政治结构和运作规律来说明国民党为什么会从一个看似强大的政党到最后的惨败台湾。其实,不止这两部电视剧,包括《解放》《东方》《誓言今生》等影视剧作品都在从不同视角、不同程度来回答“共产党为什么胜、国民党为什么败”这个核心问题。那为什么会公开自问自答这个问题?因为当时的中国和中共都(也许是最后一次)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详见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新时代”的影视剧呢?都市剧矫揉造作、职场剧浮夸扯淡、仙侠剧等级分明,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穷人了”。包括“主旋律”作品,别说有深度了、就是有宽度的都太少了,很多剧看到最后都以为是“国共两党在争天下”。😅看一个人尤其是政治人物,不能光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听他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都做了什么。

胡core时代,中共的宣传系统似乎更强调与前朝和解,当时宣传的特点就是我上面说的,从人民史观转向精英史观,淡化甚至否定前三十年,强调与国民党的共性,似乎在社会党化;

胡中宗说时代(尤其是后五年),是弥勒佛的肚子“一切能容”,好的坏的东西都给你暴露了出来,到底该怎么看待、怎么判断就看你自己了,很经典的两部影视剧就是《大明王朝1566》《贞观长歌》。但并没有如您所说的“强调与国民党的共性”,恰恰说明了我党和国民党的不同(倒是江长者时代,更为偏向‘’和解‘’)。

但到了习core时代,逐渐转为与第一共和国和解,回到共产党本位上,所以我们看到海外一片惊呼文革回归的说法。

想起当年重庆卫视有一个很好的节目叫《品读》,祝克非主持的,后面给停播了。这个节目既串起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又把近百年以来的主义、理想给连了起来。如果真的如您所说要“回到共产党的本位上”,那不妨从文宣工作做起,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这个节目可以说把口头高喊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都光明正大的宣传出来了。口号重点不在响,关键还得落实在。

通宝推:夜郎国主,偶卖糕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