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脱口秀事件看,为什么舆论环境总在走向更坏? -- 拜吨

共:💬380 🌺1500 🌵13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是傻冒,是传统

拜大人误会了,不是傻冒,是传统。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本朝的祀,在北大,在苏联,在德国,在法兰西——这是连蒙古西征都没有到达的远方。

北大,是承接这个“祀”的关键平台,54是关键环节。

而北大和五四,核心内容,是本土土著,是愚昧的、野蛮的、落后的,需要一群人来拯救。

这群人,是学习洋大人知识的文人。

所以,国民党有“新生活运动”,而本朝做的更为成功,有“烧家谱、挖祖坟、破四旧、摧毁文物”,本土土著的人太多,要计划生育。——五四的开花,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不让土著说话,属于历史的常态,因为你们不开化。

记得当年说中国人不能搞民主,是因为中国人素质不好——这样的话术,是五四以来一脉相承的“土著野蛮论”。

---------------------

某些人高喊“中华复兴”,媒体也跟着喊。

这个确实很奇怪。

因为一般来说,鼓吹民族复兴的,一般会提炼民族中的核心要素,然后鼓吹这个,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典型如当年的德国,一致鼓吹德意志品质,连日本人都鼓吹武士精神。

复兴这东西,从广义来说,复兴属于意识形态,是“祀”的内容之一。所以,复兴与”祀“是无法分割的。

-----------------

但是,在中国,从五四以来,对汉文化的一切,都是打击打击,再打击。

到今天,连过年放鞭炮都被禁了。

这里,有两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一)因为“复兴”属于“祀”的内容,这个中华复兴,复的不是华夏,而是“苏联、德国、法兰西”的传统。但是问题在于,过去这个传统也没有兴过,“复”什么?

(二)参考满清“为崇祯复仇”的旗号,其实“中华复兴”是忽悠屁民的。

当年,我大清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对朱明皇室斩尽杀绝,之后,屠戮百姓,文字狱禁锢天下,坐了200多年的江山。对满清来说,这=还是很有成就的,是很成功的。

拜大人,你觉得是哪个?

或者,重新找一个?

你说宣传部愚蠢,我是不信的。

作为个体的人,有蠢的;宣传部的人,是优选出来的精英,说他们蠢,还不如说自己没见识。

--------------------

社会科学的一切内容,起点在于”我是谁“。

欧美国家的起点,在于耶稣。

哪怕是抗罗教,抗的是罗马教廷,而不是耶稣。

反过来,抗罗教认为,他们才是虔诚的信徒,比罗马教廷虔诚。

成为”耶稣的信徒“,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

所以,当你观察西方的宽容时,你会发现,表面的对抗,隐藏了更深的虔诚。

比如,”吹哨人“概念,表面反对的是政府,实际上,他们是立足于宗教,而反对政府”背叛耶稣“的行为。

同样,平等、自由,资金安全等等,也是属于耶稣信徒的。

外人,比如俄罗斯人、波斯人、华人等等,并不享有这个。

媒体上,很多人喊”双标“,我一直讨厌这个词。

这个词,极为愚昧,因为没有双标,只有主人对奴隶的训诫,只有牧师对羔羊的引导。

奴隶和羔羊,不配拥有主人的权力。

---------------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我是谁“?

对于政府来说,他们是五四的信徒,他们是来传播”福音“的。

过去的儒生,他们的意识形态根基,是三代之治。他们编造谎言,反复洗脑,控制思想的传播,最终,在满清结出了累累硕果。

今天的文人,他们的意识形态根基,是”伟大的西方文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等,无非是形式不同,一个不行,换一个,所以改革开放的转型,很顺利。

这些人,文化的依附性、谎言、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等等,与古代儒生的做法一摸一样。

拜大人,对钳制舆论很不满意,我觉得你误会了。

对于大儒来说,让你笑,你要赶紧笑,让你哭,你立即哭。他们并不需要你的思考,他们代表你思考。你胡思乱想的话,文字狱侍候——这太正常了。

你对80年代的所谓解放,也有误会。因为,80年代只是另外一个方向的控制。最典型的标志是”河殇“。他们换了一个词,用黄河文明代替汉文化,同样声称是野蛮的、落后的,最好做300年的殖民地。

——这同样是五四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我看到拜大人的很多文字,有些爱看,有些又觉得很无趣。

其实,拜大人,要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假如拜大人是土著,信仰华夏文化的,最好要理解:你在朝廷人的眼中,你是愚昧的、落后的、野蛮的,是要改造的,是没有资格民主的,更没资格表达自己的思想。

假如拜大人是虔诚的共产党,那么,你要做的,是追随宣传部,批评与政府不一致的言论,把试图与政府对立的人,赶出论坛,甚至举报。

所以,问题的核心是,”你是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