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仿张荫春麟秋史 -- 桥上

共:💬61 🌺662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前情

春秋属于周代,周代分西周、东周,西周在前,东周在后,东周前半截就是春秋了。因此,说春秋,不能不先说开创周代的周人。正是这些周人,造就后来漫长历史中中国人特有的气质。

周代之前是商代,而周人作风和他们前头的商人大不相同,也让周代和商代有些截然相反的特征。

这些差异最常让人提到的就是对酒的态度。商人礼仪以酒为中心,和甜酒(醴)相关的禮(礼)字就是他们造出来的,于是他们礼器中最多的是酒器。而周人礼仪以食物为中心,于是他们礼器中最多的是食器。

以酒为中心,难免沉湎于酒,极端情况就是传说中出现酒池肉林。鉴于商人教训,周人专门作《酒诰》,防止因酒误事。

不过,商人与周人气质的差异还有更深层原因,就是他们生计不同。

商人那时,虽然农业已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但就商人本身而言,他们并不是农业族群,而是商业族群,始祖是王亥,所谓“胲作服牛”,就是说王亥开启了用牛驾车,同时还传说王亥的职业是大规模贩牛。

而周人则承夏禹之绪,奉农神后稷为始祖,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技艺,为农业文明在中原发扬光大奠定了基础。

祖先一个贩牛一个种地,继承他们传统的后人,也是一群更擅长商业一群更擅长农业。

于是,商人开辟出庞大的商路网络,延伸到整个中原及其周边,甚至一直延伸到长江以南。他们发展出发达的手工业,制造出精美商品,还制造出威力强大的战车和兵器。同时,因为贸易和交流,在他们频繁活动的范围内,传播了汉语,使之成为通用语言。

而周人,则在中耕除草基础上,发明了条播和垄作法,《诗经》中所谓“禾役穟穟”,所谓“衡从其亩”,所谓“我疆我理,南东其亩”,都描述的是条播和垄作特有的景象。周人把他们种地的技艺开发到当时极致,精耕细作,乃至要把他们的田地用“疆”保护起来。

周人不但掌握了条播、垄作和中耕,还掌握了选育种子、“物土之宜”等各方面的农业技术,并且开发出农业生产工具各种新的应用方式,在西周处于青铜文化发展低谷的背景下,“西周春秋青铜农具进一步发展,在中耕领域占居优势”。

不仅如此,周人还主动把这一系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与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异族外“姓”,让他们也来从事农业生产。

孔老夫子说:“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来之”的“远人”,应该就是周人部族周边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异族外“姓”,初期这些异族外“姓”很可能与周人有婚姻关系。而让这些人“来之”以后之所以能“安之”,应该就是因为“来之”后,由于周人传授给他们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使这些人生产技能提高,生活改善了。

孟老先生后来说,“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也许就反映了当初周人“来”了从事畜牧业的异族外“姓”后,向他们教授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这种情形。或者说这个“教民稼穑”,可能正是周人在“来之”、“安之”过程中派给自己的角色:当召来各种外族异“姓”之后,周人会教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让他们在周人控制区域内安定下来,从而扩大了周人自己的实力。

所以,在《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明确要求“掌邦之野”的“遂人”要“以土宜教氓稼穑,以兴锄利氓”。当初“三分天下有其二”,说不定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周人开创了藉田礼,应该就是把这种“教民稼穑”的行为仪式化了。《诗经》里有首《臣工》,就是说的藉田礼,其中有句“来咨来茹”,大意是询问、商度和请示,这里要询问、商度和请示的,当然是与耕作有关的问题,反映藉田礼“教民稼穑”的性质。

但“教民稼穑”并非只有“来之”一种形式,甚至“来之”不一定是主要形式,主要形式可能还是周人自己走出去“封建”。周代开始后,周人就是通过“封建”的方式,在各处肥沃黄土地上“教民稼穑”,逐渐改造、融合了当地以畜牧业为主的族群,让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扩展到整个中原黄土地带。

他们还宣扬“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婚姻禁忌,发展与各个“姓族”的友好交流。并且推行了“家族共同体”这种既容纳外族成员、又加强亲戚往来的政治结构。于是他们的“封建”行动就此打破了当时各族群各自居住在某一区域的格局,让整个华夏地区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第一次真正有了中国雏形。

下面是大盂鼎(铭文记载了周人的勤勉和商人的嗜酒误国,嘱咐周人引以为戒,摄影师@孙业林,制图@杨宁/星球研究所),图片出自星球研究所《中国的青铜时代,有多震撼?》观网-风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起于青萍之末,多余6569,纳米小洞儿,老老狐狸,加东,闻弦歌,大眼,三笑,kekepei,guillaume,回车,empire2007,hwd99,吃土的蚯蚓,菜根谭,黄序,唐家山,燕人,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