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雪夜妖谈-引子 -- 夜如何其

共:💬1384 🌺14859 🌵36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确没理解品牌的逻辑

既然你提到我了,那我来解释一下,我的观点不以任何形式代表主席河友的观点。

品牌讲的故事,你不能只理解为逼格,确切说只有在“炫富”一条赛道下,它才是逼格。

然而品牌的故事有无数条赛道,每一条赛道都有自己的受众。

比如耐克的Just Do It,阿迪达斯的Impossible is Nothing,还有李宁当时的Everything is Possible,其核心逻辑是宣传一种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购买此类产品的人多少可以有一定的代入感。

当然你可以解构这些东西,说只是品牌忽悠消费者的宣传,实际上屁用没有,但这是脱离现实的。我举个反例:如果一双跑步鞋的宣传口号是“躺平随便”,你觉得能卖得出去吗?

汽车也有自己的很多赛道。汽车是现代的座驾,而座驾从古至今就有很多额外的意义,比如“龙马精神”形容精神面貌,“一马当先”形容领先,“单枪匹马”形容战斗力,“马革裹尸”形容悲壮等等,也有“宝马香车”形容舒适。

从经济的角度看,品牌会带来溢价,溢价会意味着产业链可以扩容一下。比如200万的跑车人家就可以花大价钱搞设计,放到以前人家还会给你搭配一个性能比较厉害的小众发动机和变速箱,定制服务还可以让你对车内的皮革制品有一定要求。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就业啊!

另一方面,溢价意味着公司有更多的钱过去搞研发。国内手机为什么只有华为的研发最强?为什么苹果的研发也强?因为这两家公司既能管理产业链压缩成本,又能很好地卖出溢价,形成良性循环。我从海思K3V2开始买华为,但直到980、990之前麒麟都不算一流,但为什么华为还能卖出高价,反哺自己的研发?品牌力不可或缺。

回到汽车行业,现在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以及国内极为强大的产业链集群,一辆车其实性能再好,成本价基本上也高不到哪去。如果能让老百姓自己攒车,那30万的价格基本上想要啥都能弄上了,跑得快、乘坐舒适、还有好几块屏幕。可问题在于,如果以后汽车就以30-40万的价格封顶了,那以后大家只会拼命压成本,再加上产业链整合,就业人数很可能是要慢慢萎缩的。这对于汽车这个超长产业链、提供超多就业的行业来说,对社会来说,都不是好事。特斯拉简陋的内饰、不使用各种雷达的自动驾驶,就是这种缩减产业链的标志之一,我们国内传统主机厂大多还是愿意按燃油车的标准造内饰、用雷达的。

那怎么样把车卖到大几十万、100万甚至200万?那就得回到上面提到的那些座驾在历史上就被赋予的额外意义,也就是汽车品牌的不同赛道。这里包括技术、性能,但也包括豪华、奢侈等被有些人不齿的内容。

我所提到的问题是,近年来主旋律音太强,几乎成了唯一的赛道,像“中国李宁”这样走得好的当然还能赚到很大溢价,但还有很多其他赛道干脆走不了了。比亚迪这两年其实也是在走主旋律赛道,仰望U8这个产品要是不占主旋律的光,没几个人会为了原地掉头、当船开的功能去花100万买这车。

说白了,这些功能都不是刚需,作为卖点并不怎么靠得住。

如果今后国产车都被钉在最高价30-40万,你觉得是好事吗?

别忘了,与此同时,外国人的品牌依旧在营造品牌力,收割国内的高净值人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