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768章 初次合练二

空中突击结束后,大概会给蓝军一点重新调整兵力的时间,让其在后面的兵力运动上来。这时便是第二幕:火炮压制了!

火炮压制演练部分,分为两个部分,红军的火力支持,蓝军的火力反压制。

红军是登陆兵力,伴随火炮的口径相对不算大,大口径火炮依仗的是舰炮。海军的打击群来了一艘驱逐舰和二艘护卫舰,已经在演习开始后,高速驶向预定海区,此时已经停泊在海面上。

在陆军炮观组的引导下,开使用舰上的2座双联装130毫米舰炮、4座单管100毫米舰炮炮火支援陆军。虽然舰炮数量不多,却是连续向蓝军阵地发射炮弹,射速挺快,机械化的自行操纵,使得炮击蛮有节奏的,而且自动火炮打得很准,一发一发地击中目标。舰炮的炮弹从观看台一侧呼啸地飞过,打在蓝军的阵地上,那种近似炮弹越顶的感觉,让我有亲临战场的感觉,我忽然明白了那些士兵为什么格外情愿下大力训练,也要参加一次三军实兵演习了,当兵两三年只有这时才体验到那种作战军人的感觉!

当我亲眼目睹舰炮那种自动射击后,又忽然明白:让自动武器具有智能那种前景之美,将会开启精确打击的一扇门。军队需要自动化指挥,那么智能打击也是需要的。何况这种犹如机关枪式的轰炸,应该说不在乎火炮的数量了,火炮技术的发展可以用远比以前更少的炮兵部队完成压制任务,是此次演习带给我的一种观念转变。

海军火力打击后,该是陆军的表演时段了!

首先轮到蓝军炮兵打击群上场,二个多炮兵团的火力啊!起码有百多门122mm榴炮、85mm加农炮、122mm火箭炮。众多火炮的角色是来回扮的,使炮兵部队获得更多的实战体验,而不是提高炮兵演练的难度。不过,还是能够想象到炮兵的辛苦程度!

按照演习预案,炮兵在五公里外的阵地上,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射击诸元,先对进攻方实施火力压制,打的是地毯式的炮击,这一波炮击时间较短,然后根据炮弹落点和爆炸效果核算打击效果;然后是向即设阵地发起了摧毁性轰击,炮击的时间不仅长,而且分为波次,之后是延伸射击。

坐在观看台,远处炮兵射击的发炮声能听得清清楚楚。只见85加农炮进行对点炮击,预设好的敌军目标,一个个在瞬间被摧毁;122榴炮一线轰炸,敌阵地上腾起一排烟幕,升到好高的上空,只有两三处烟尘衔接处淡一些;122火箭炮打得是面,团团火焰铺在了那片区域内;炮兵的打击效果非常好,中国陆军的大炮兵主义在此得到印证。

我却有这样的认识:认为即使是再次覆盖,炮击的烈度也太大,接下来装甲部队怎样往上冲呢,到了那片阵地,会不会都陷入弹坑中?大概自己有些杞人忧天。

巨大的轰隆,各种火器的发射声,炸弹、炮弹、火箭弹的爆炸声,持续了很长时间,硝烟滚滚,弹片飞射,地动山摇,惊心动魄!显然比历次在塞尔维亚、车臣所见的轰炸景象更为剧烈,完全是摧毁!

火力攻击的景象说壮观还不到如此的程度,却是次次撞击着我,令我对使用三军火力的观念不断得以升华。

在炮兵进行射击的同时,工兵分队已经悄悄地接近了蓝军的前沿阵地。他们发射了爆破弹,一条弹带腾起,落地后炸开一条线,扫清里面的地雷;扫雷车开上去,压出一条无雷区,在敌前沿阵地前方开辟了两个通道,每条通道至少宽达三米以上;至于敌人设置的防坦克三角锥,蛇蝮形铁丝网等障碍物,早就在炮兵火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

师长审时度势,立刻发布命令,“实施装甲突击!”而后便是一阵马达轰鸣声响起,装甲突击兵力上场了!

他们从山隘口的进攻出发地,兵分二路高速向前突进,坦克在前、装甲车随后,形成股股的钢铁洪流,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向敌阵地挺进,奔驰的坦克、装甲车拖起了一道道尘烟。

看到如此恢宏的场景,让我想起看过的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曾表现的场面,可这种进攻场景一旦打起来会是这样表现吗?我有深深的疑问。在演习中司令部总是将配属兵力兵器悉数用上,让部队受到锻炼,可在实战中能如此用兵么?我尚未受到这样计划用兵的影响。那么如果今后我到了野战部队任职,那时会不会受影响呢?想到这里,我摇了摇头,车臣装甲战斗队作战的情景还在脑海里。

这个动作被旁边的一个空军军官看到,问:“演习中出现了什么让你摇头?”

“演习很正常,但这种正常我不能确定在战时是不是还正常。”我答。

“打仗时应该会有很大的区别,这个谁都知道吧。”空军上校说得明确。

“果然如此,那就对了。”我点头道。

我扭头看向上校,问道:“你是来自空军的,我对空军与陆军相互配合的联合作战很有兴趣,看样你该来自轰炸或者强击机部队吧?”

“不,我是军区空军的参谋。”

“哦,你是空地联合作战的专家喽。”

“还不能这样说,陆空,甚至海陆空联合作战对空军是新课题,仍在探索阶段。”

“幸会,我是总参作战部的参谋,同行。”我向他伸出手,二人握了下。

“怎么会有总参作战部的干部呢?来的应该是演习管理局的军官吧。”

“我另一个身份,三十六师师部见习参谋,现在在国防大学读书,被选调参加演习观摩的,一共四个人来本师。”

“其他人呢?”

“在下面团里。我是没见过这么热闹的事,新鲜嘛,跑到观看台上看个明白。”

“瞧你话说的,有意思,让师里的参谋谁敢这么说。”

“那我就闭嘴吧!”对于空军上校的批评,我有些惭愧。

几分钟后,坦克、装甲车冲击群攻到蓝军阵地前沿,突然蓝军的几个火力点复活了。装甲车上的步兵迅速下车隐蔽,坦克则前出,用坦克火炮对复活的敌军火力点进行了猛烈轰击,步兵以各种战斗队形,沿着工兵开辟的通路,尾随了己方坦克,像敌前沿阵地发起了徒步冲击,使用步兵武器攻击、打掉那些继续抵抗的敌军残部。

画面很熟悉不是?那时我是画中人,现在我在画外观赏,可感触尤深,此时的步兵作战手段实在太少,联合作战在此脱节。

看见前沿指挥员通过无线电招来陆航的武直,向直瞄火炮看不到的敌人阵地纵深再次实施空中火力打击。我想武直应该伴随地面攻击群实施保障,由地面攻击群的指挥员指挥。

陆军航空兵的攻击分队四个架次的武直,在空中掩护下,向另一个目标发射了火箭弹,准确地击中了预定的目标。陆军航空兵的攻击方式,是接近目标之后,悬停在空中,然后发射,做完攻击动作之后,一个转身,飞走了。

我对这样的攻击方式看得很专注,下一次不是我挨炸,就是我的武直去炸敌人!但如此这般的攻击方式是最合适的么?我在研究中。

而针对红军的猛烈攻击,蓝军顽强地发起了凶猛的反冲击,环形防御阵地山背后剩余的坦克,向红军猛烈开炮,发起了反制攻击。

前方的红军团长立刻发布命令,命令反坦克导弹分队展开,以红箭73、红箭8反坦克导弹消灭蓝军反冲击坦克。只见装甲车上的导弹操作手发射导弹准确地击中了蓝军的坦克目标;冲击中的红军步兵,也纷纷用火箭筒、轻型反坦克火炮向蓝军装甲目标发动了近距攻击。

过了十分钟,主攻、助攻分队,为求歼残存的蓝军,已经冲上了半山腰,和垂死之敌展开近距交战,战斗呈白热化,甚至正面的步兵被敌人的孤注一掷的抵抗所阻止。红军步兵相继在敌前沿寻找掩护物,纷纷伏在后面。

跟在武直后面的机降分队及时出动,两架运输直升机,从侧后运载着特战队员实施了机降。特战队员动作干脆利落地落地,随即迅速互相掩护,向敌人仍在抵抗的残敌扑去,那些向前喷射子弹的射击点被迅速拔除,对步兵的威胁解除;机降的特种兵不待步兵跟上,便向蓝军指挥所冲去。

蓝军,腹背受敌,很快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而其若干残部仍在继续顽抗。

这时心理战分队上场了。他们运用热气球、航模标语,以及传统的喊话器,对敌军进行了劝降。很快,心战收到了效果,敌军最后的堡垒里面飘起了白旗。

嗯,这段演习内容很有针对性!但是心战的使用在进攻发起前也可进行吧?又会对整个进攻作战有什么助力呢?这是更深入的问题,在演习中大概解决不了。

此时,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红军的坦克装甲车,以及各类的作战部队。攻上阵地最高处的一辆装甲车,跳下了两个步兵,还从车上拽出一个旗杆,一人举着旗杆,一人拉开了红旗,先是向观看台舞动几下,那意思是说:“我们红军胜利了!”我笑着看这个有趣的动作,然后又看他俩把旗杆固定在阵地的最高处,我想这时我应该带个照相机。

而山脚下,战场救护分队,则用担架将受伤的我方伤员,抬上了装甲救护车,进行紧急的包扎及后送。装备保障分队也及时跟上,对我方受损的坦克装甲车进行紧急修理,或拖运后送。

该有的动作与内容,都在有条不繁地进行着。

从战场态势上说,红军已经控制了战局,占领了蓝军全部的表面阵地,转入了防御状态;攻击分队继续向前推进,巩固并扩大战果。

此时,初次合练基本结束,亦是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这时,师参谋长下达了“部队原地待命,各攻击分队、攻击集群的指挥员,到观看台集合,进行讲评”的命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