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人民日报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谈起 -- chuchong

共:💬82 🌺520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是如何了解国企的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不知道多少人知道吉林省吉林市。现在的话,大概就是一个很穷的省的非省会城市。全国4线到5线吧。

我小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整个东三省GDP都是全国靠前的存在。我的城市也是全国前20强的城市。当时有个玩笑,如果吉林省不小心独立了,大概不用进口什么东西。基本都有。范围再小点,吉林地区(吉林市为中心)独立了,咬咬牙也能凑合过。工业门类就是这么齐全。能源,冶金,汽车,化工,林牧渔,应有尽有。八十年代的时候和全国的大部分地区相比,我的家乡已经率先实现充分工业化了。当时城市里的成年人,就分为机关的,国企的,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广义上来说,都是吃国家粮的。

所以如何了解国企,大概就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姑姑叔叔,舅舅姨,亲戚朋友,朋友的朋友,大家都是国企的,每天每时每刻都看着,这样了解的。

没有多少坏人,可是说非常的少。即使领导层,在八十年代,贪污受贿还是极少数。犯法不是闹着玩的。工作也不是说磨洋工, 其实那几代人还是很有荣誉感的。单位有事,摊到你了,哪还有讲条件的,你爸有事求你你还敢讲条件?

问题就是:大家都为领导负责,没人为盈利负责。 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少说多做。 指标一层一层下来, 最后就失真了。

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八十年代的时候,对私人领域放开一点,国营就消失一点。让老百姓可以摆摊卖菜,国营副食店,昨天还是人挤人,明天就一个人都没有。让老百姓可以摆摊卖衣服。国营商店就办不下去。让老百姓可以卖家具,国营的家具店就经营不下去。小学的时候学校开了一个小卖铺,学校为了帮助小卖铺扫清障碍,天天在门口设岗,谁敢买门口摆摊的东西抓住就扣分,扣分就得不到红旗。这可以说是很严了。但是大家就是不去学校的小铺,宁可偷偷摸摸的在小摊上买点东西。便宜态度又好,大家的零花钱也是有数的。

当时说私人只会卖东西,不会造东西。自行车算是个大件吧。一帮人从国外进了一批变速器就开始攒变速车,五颜六色的,一辆好几百块钱,每个中学生心中的梦想。直到后来捷安特进来打造品牌之前,一堆杂牌子把凤凰永久打的找不到北。但这些老牌子就硬是对这个视而不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