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总理和主席,谁才是中国革命的负责人?(五) -- 区块碳链
关于南昌起义的这部分,写了一万四千多字,河里发帖的字数上限是13000,所以,一篇文章要分两次发。
上一部分,我们论述了南昌起义发动的理由是否充分,以主席的经历,谈论了是否有必要发动南昌起义。正如我们在结束处写的那样,南昌起义之所以必须发动,其实是一项政治任务的。
宋庆龄先生是南昌起义革命委员会的主席团成员之一,虽然她没有出现在南昌城中。但是,南昌起义之后不久,她就开始启程赴苏联,她要见见斯大林,争取对方能继续支援中国的革命。
也就是说,当她在莫斯科和斯大林商谈援助时,她必须向斯大林证明,在蒋介石和汪精卫之外,国民党还是有不小的力量,有能力和中国共产党联合,来继续领导中国的革命。而南昌起义和其它的暴动,恰恰能满足这个外交活动的需求。
斯大林的智商并不白给的,共产国际的五月指示,就是斯大林拟定的。1927年的7月26日,他再一次通过共产国际表示了,莫斯科不支持南昌起义。
国共合作的受挫,使斯大林意识到,阶级性决定了国民党是无法被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那么,宋庆龄先生的莫斯科之行注定是无法完成使命的。事实也是如此,老到的斯大林根本没有在克里姆林宫接待庆龄先生,而是在加里宁的家里和她会面的。
彼时,苏联还有其它的在华利益,如果在官方场合接待庆龄先生,苏联在华的利益必然受损。
庆龄先生的苏联之行,和南昌起义真的有关系吗?
7月14日,汪精卫决定分共,当天,庆龄先生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8月1日,她联合毛泽东、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恽代英、邓颖超、邓演达、谭平山、彭泽民、屈武等22人,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8月22日,在赴莫斯科之前发表了《赴莫斯科前的声明》。9月6日到达莫斯科后,发表了《在莫斯科发表的声明》。以及9月17日发表了《中国目前的形势》,等等。
所有的这些文章都指向一个主题,和蒋汪反动集团势不两立,继续维护和贯彻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一文中,她表示了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起义,赞扬说:“这表示了一个不可征服的民族的高度决心”。同时预见,革命的武装起义会“遍布国内各地。从遥远的华南到长城内外都将沸腾起来”。
庆龄先生的莫斯科之行,就是希望莫斯科继续支持中国革命的,也就是苏联继续提供援助的。因为彼时,大家都认为,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有外来的援助。
坚决要发动南昌起义的总理,是否知晓南昌起义是庆龄先生苏联之行这个整体计划的一部分?
总理应该是知情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最好的物证。
总理在南昌起义之后,向广东进军的过程中,在汀州,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信的题目是《向潮汕进军的问题》。这封信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影印件,原件保存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这封信同时收录在《周恩来军事文选》中。
我们从信中摘录出两段话:
3.子弹和机关枪缺乏,请电知国际能于外埠装好货物,一俟汕头攻下,在十日内即能运至汕头方好。
4.兵员之补充,需大量招募费,请向国际商借香港票或沪票四十万,此款如借得,请先集中于上海为要。
众所周知,在南昌发动起义之前,张国焘来到前敌委员会,告诉大家,共产国际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弹药的供应。
前敌委员会上,对张国焘吹胡子瞪眼睛的那些人,应该都能听懂张国焘说的什么,尤其是虑事一向周全的总理。
如果,总理对于资金和弹药问题视而不见,而一定要发动南昌起义,那么,总理就存在严重的问题:视几万将士的性命于不顾。
总理没有直接答复张国焘的质疑,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资金和弹药,总理已经胸有成竹了。
既然总理写信要求党中央向共产国际求助,这说明,到了危机关头,总理并没有搞到资金和弹药的。这恰恰说明,在前敌委员会上,张国焘提醒大家慎重的建议是多么地有必要!而张国焘竟然为此被解除领导职务,这难道不滑稽吗?难道仅仅用瞿秋白式的左倾错误就可以解释吗?
而且,共产国际在南昌起义发动前,已经告知没有资金和弹药的供应。总理不至于如此健忘,才过了一个多月,对相应的提醒,就忘的一干二净了。
总理应该知道,共产国际是按月给中共发经费的,经费少的可怜,总理一开口就是四十万,这太不靠谱了。国共合作期间,中共没有拿到一杆枪,现在总理张口就是以船为计量单位来索取军火的,这太不可思议了。
当时的第三共产国际,就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就是一个办事机构,本质就是联共在领导世界革命的。所谓共产国际的资金支持和装备供应,其本质就是苏联的财政援助和装备的输出。
就资金和弹药的问题,总理在前敌委员会上没有正面回应张国焘,是因为总理相信,庆龄先生的莫斯科之行,一定能拿到援助的。总理在《向潮汕进军的问题》中的狮子大开口,就是他相信庆龄先生一定不辱使命的。
而且,总理居然精确到:一旦攻下汕头,最后能十天内海运到汕头。没有提前的准备,就当时的海运条件看,无论如何是无法在十天内,把整船的军火运抵汕头的。
事实却是一盆冰凉的冷水,浇灭了所有机会主义者心中的理想火焰。一个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怎么能依赖一些尚未确定的条件呢?
八一南昌起义,是总理1924年回国主持军事工作后,相关军事工作的一次大考。非常不幸地是,总理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不及格,几万人枪损失殆尽。
尤其在起义失败后,总理下达了非常错误的命令:非武装人员愿意留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地解散,分别向海口撤退,然后再到香港或上海找党组织。事实上,高级军事干部,也都放下了武器,成为了非武装人员。
起义前闹的最凶的李立三,和张国焘及贺昌等结伴撤离,先去的香港,然后去上海。
贺龙、刘伯承、林伯渠、廖乾吾、许冰和澎湃等去了香港。
总理、和叶挺及聂荣臻是一路,去了香港。
谭平山和吴玉章一起撤离。
最无聊的是郭沫若,向广东进军的路上,还发展了一个小蜜,安琳。从头至尾,仅仅两个月零几天,就控制不住自我了?就冲这一点,南昌起义都不该成功。
陈赓和徐特立,因伤留在傅连璋处治疗,所以,他俩算是中途离队。
没有一位高级军事指挥人员主动留下来,总理也没有做相应的安排,这是非常不应该的。
革命这件事,必须有领头的,头领,头领,当头的往哪里领,队伍就往那里走。
领头的都逃跑了,还指望剩下的大头兵自己去斗争?部分起义残部,不得已,主动找广东军阀投诚。李济深都懒得收容败兵了,萧克就是这么捡了一条命的。
倒是朱德、陈毅和周逸群,在三河坝打阻击的那一路起义军,由于老总的沉着,才保存了下来,这就是对比。
南昌起义,实实在在是虎头蛇尾。
我们不妨把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做一番比较。
秋收起义公开的口号就是:打倒国民党政府,农民夺取土地,平分土地。公开打出共产党旗帜。
而南昌起义呢,打的是国民党的旗帜。
如果南昌起义亮出共产党的旗帜,则意味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庆龄先生在莫斯科就会超级尴尬的。
撤离南昌后,之所以要冒着酷暑,长途跋涉去广东,就是要去汕头,等候共产国际把军火等运到那里。
南昌起义被国共合作这个前提束缚着,以至于没有搞过真正的土地革命。
起初,为了敷衍共产国际,把土地革命的对象,定位为大地主,也就是拥有土地200亩以上的地主。可是,在广东,罕有这样的大地主。后来,又改成没收拥有土地50亩以上的地主,这同样不切实际,因为,遍布于广东的,是一大堆更小的地主。直至起义最终的失败,也没有让农民得到土地。
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地搞土地革命,没有农民的支持,所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存在一个周就消亡了。
南昌起义的领导团队,之所以在土地问题上的缩手缩脚,是因为担心搞土地革命,整个起义队伍就散架了。
当初为了国共合作,仓促办起来的黄埔军校,大部分的学员,要么是出自地主家庭,要么是社会关系离不开地主成分。这种成分结构的黄埔生,拿枪上岗后,怎么会对自我的阶级进行革命?
那么,国共合作从一开始,就为未来埋下了无法排除的定时炸弹。这也意味着,总理倾注心血所搞的兵运工作,也存在着先天的隐患。
毛主席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秋收起义大张旗鼓地搞土地革命,起义军中的不少军事干部,也就是来自卢德铭警卫团的:离队的,莫名其妙消失的,公开哗变的,带枪出走的,接二连三。毛主席不为所动,有问题的,暴露了,清理了,剩下的,就是意志坚定的革命队伍了。
主席和总理在这个问题上的魄力和胆识,高下立判的。
秋收起义的队伍,是人民的军队,而南昌起义的队伍,只能称之为革命军。
毛主席特别要求起义队伍对待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紧接着,又有了三大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秋收起义遇挫后,毛主席并没有脱离队伍,而是收拢队伍上了井冈山,路上的三湾改编就是新型建军的开始。
而南昌的起义部队呢,军纪涣散,从南昌撤离的三天内,子弹丢弃一半,迫击炮全部扔掉,士兵逃亡接近4000。
贺老总的20军,军纪败坏,抢劫、拉夫和强奸等,都不是个别的现象。甚至到了汕头,起义部队被当地的民众讥讽为:蒋介石第三的部队。
为什么是第三?不是新增了个第二的部队,也就是汪精卫的部队么?
在南昌起义撤退的途中,张太雷带来过中央的指示,要求成立南方局,在南方坚持斗争,结果呢,在流沙天后宫会议后,没有一个人像毛主席那样,拢起队伍,坚持斗争的。
中国革命中,人民的武装形成,始于井冈山,而并非始于南昌。
总理在《向潮汕进军的问题》中,向共产国际商借40万,这是用来募兵的,这样的建军方式,和井冈山上发展人民武装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多年以后,总理和主席谈及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地位时,总理认为秋收起义才是中国革命的起点。主席非常大度:南昌起义是全国性的,是大政治,开的是第一枪。
主席的这个大政治,实在是话里有话,也只有总理能听的懂,那就是南昌起义是为了配合庆龄先生的莫斯科之行的,是为了国共能继续合作的。
可是,主席自贬的秋收起义,并非是地区性的,也是全国性的,而且自始至终都是中国革命的主角,直至中国革命的胜利。
事实上,把南昌起义定为建军节,恰恰是总理的军委系,在主席领导建立的中央苏区,在剥夺了主席的军事指挥权之后所做出的决定。
那么,重新回顾主席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评价,我们可以感受到,主席的气度,他的顾全大局,他的团结为先。
应该说,总理也为秋收起义作过重大贡献的。例如,没有赶得上南昌起义就参加了秋收起义的卢德铭的警卫团,连同朱老总带上井冈山的人马,都是总理领导军事工作的成果。
而南昌起义的背后,教育委员会对中共的绞杀,和庆龄先生继续推动国共合作的莫斯科之行的这两个大背景,是被人有意识地抹掉或忽略的。
就是因为教育会员会的捣乱,毛主席就注定了要经历磨难。
总理为了牢固地控制枪杆子,就注定了要和主席产生冲突。
更多的精彩内容,会在下期和大家分享的。
已经分享的文章的列表:
总理和主席,谁才是中国革命的负责人?(一)、(二)、(三)和(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7
🙂【原创】总理和主席,谁才是中国革命的负责人?(五)
🙂好文章,留名慢慢品 xsslf 字0 2023-11-26 02:32:33
🙂广东的情况 5 80后30 字639 2023-11-25 03:00:50
🙂日本仔来了之后 3 汉水东流 字265 2023-11-26 23:59:09
🙂广东是非常非常矛盾的地方,既开义气之先,又极端腐朽落后 4 真离 字875 2023-11-26 21:03:50
🙂测试一下铁手规则吃贴的程度。 2 ccceee 字45 2023-11-27 00:05:39
🙂好文章,其实南昌起义可以叫中共组织的国民革命,甚至不是工农 6 真离 字1621 2023-11-11 06: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