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讨论一下,习总会不会去旧金山参加APEC -- 湍流VII
邓公当年在江西南昌附近“改造”时,已经离开中国高层政治4年,消息闭塞。比如邓之所以于1971年11月8日,才就林彪913事件给主席写信“表态”,是因为他迟至11月6日才有机会听取中央所发《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及其反党集团的罪行材料》的传达。(中国重大的文件,都是依级别一级一级传达,譬如当年邓公去世,全国人民是凌晨听广播通知,而我父亲因为部门特殊,是半夜叫醒去开会听传达、做预备)。
除此之外,邓当时处于“被监管”状态,几乎不可能与其他任何高层人物联系,所以对中央当时的政治斗争情况,是非常陌生的。在那种情况下,邓只有唯一一个选择:继续选择相信一直以来通过汪东兴“刻意保护自己”的主席。(与刘少奇的结局相比就明白了,刘的专案组组长是周)。所以,邓复出前给主席的所有信件,除了“永不翻案“,就是”给我工作”。
另外,前文提及的主席在安排邓复出职务的原话是:
H、1973年3月29日主席决定:邓“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并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参加对外活动;有关重要政策问题,小平同志列席政治局会议参加讨论”。
如前文(1973系笔误,应该是1974年)所述:
H、(1974)年4月,主席安排邓率团出席六届联大特别会议,阐述了主席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所以,主席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让邓“做总理接班人统管内政”,否则不会在1973年8月的十大上,仅仅安排邓当中央委员,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
而且,十大上大获提拔的大有人在,比如王洪文(十大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张春桥(十大当选为政治局常委)。
甚至连华国锋也在十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周总理主抓农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在主席逐步增加对邓的信任与授权同时,主席却特意安排华在1975年1月任副总理兼任公安部长(当时这个兼职是多么的重要,抓“四人帮”时可见一斑),同年2月华再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
主席如此安排人事,表明了主席之所以让邓复出并非希望让他接班,而是“主席希望或者说幻想”----在自己身后,能否创立一种以张春桥江青为首的文革派,与以邓小平叶剑英为首的老干部派,左右平衡的政治格局,实现中国政治局势的平稳交接。而华,就是那个“老实但无用”的中间人 ---- 确切的说,可以“无用”,但必须“老实”。(至于华后来表现出来的,究竟是“老实”还是“无用”,那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十大之后直至邓在严厉“批周”之前,主席对邓的安排,远远谈不上完全放心,而是一边给予侧重性工作(外事),一边继续“考察”。
对此,邓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才会在1973年底的“批周”会上,对周那么狠狠的往心窝里捅。这丝毫不涉及私人感情如何,只是邓重获政治选择权(相较于在江西而言),权衡利弊之后有利于自己政治前途的必然选择。
邓圆满通过这场考试之后,主席才逐步授予邓“三副一正”。一方面,是邓表现出来的综合政治能力确实是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春桥的反对面确实太大。
“批周”只是邓复出后,主席安排考察的“中考”,真正的“大考”是要求邓对文革毫不含糊的表明态度 ---- 说白了,主席并不相信邓那个“永不翻案”。这就是1975年11月发生的,著名的的“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等两次写信状告迟群、谢静宜”事件。
主席立即将此事件上升到是肯定还是否定“文革”的高度,于11月20日政治局会议上,要求邓明确表态:赞同“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却主动予以拒绝:“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为什么仅仅过了两年,邓就从之前无条件的配合主席“批周”,演进到拒绝肯定“文革”?是因为邓回到中枢两年后,对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尤其是主席的身体状况,比在江西时期,要清楚得多了。此时邓手中的政治选择权较两年前重回中央时,又要大得多了。拒绝肯定“文革”,选择与主席路线保持距离,以观后变,就是邓深思熟虑之后的最终选择。
说白了,老子不稀罕干什么辅政大臣,还是之一,老子要干就干司马懿。所以主席高度点赞过司马懿嘛:
他这几手比曹操高明:谋略过人,且善于隐忍
主席看人准不准?
既为枭雄,岂甘永苟于眼前?岂能不以退为进、以待天时?
应该说,邓当时敢这么干,还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1)他公开拒绝肯定“文革”后,他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身份主持的工作立即中断
(2)一周之后,即11月26日,中央向各地方一把手发出“第一次打招呼”,开始“批邓”。
(3)第二年2月,中央召开“第二次打招呼”会议,主席公开批邓:“对文化大革命两种态度,一是不满意,二是要算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4)天安门四五事件之后,4月7日,主席批示:
A、“开除邓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B、“华国锋任总理,建议华国锋任党的第一副主席。”
主席伟大就伟大在,即使邓抉择与自己“分道扬镳”到了如此明白无误的地步,主席仍然对邓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并安排汪东兴转移保护邓及其一家:
当他(汪)说到可能有人会去冲击邓小平时,毛泽东说,不能再冲击,不能抓人,并问汪东兴有没有办法。汪东兴建议把邓小平换个地方,转移到东交民巷去。毛泽东说:“可以。”
那个时候,主席离辞世已不足半年,而主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很清醒的:“八十三,七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主席如此待邓,较《三国演义》中曹操对关公赐马、临行赠袍,也不遑多让。
一在于为国惜才,二在于主席心善。
他为这个国、为那么多人,谋划了这么多,却偏偏没有为自己身后谋一分,没有为自己的妻、弟、妹、子、女、侄谋一厘。
伟人所以伟大。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1 层
🙂所以我只说邓“历史上曾是”铁杆 20 方平 字1072 2023-12-14 01:31:32
🙂【原创】还是方老大拨云见雾 4 范进中举 字329 2023-12-13 21:44:14
🙂邓是1975年后主动选择了与主席保持距离
🙂蓝萍是什么人,毛远新曾经什么职位? yg1993 字87 2024-01-07 00:21:02
🙂关于那句“桃花源中人”,有多个信源说与纪登奎有关 12 老老狐狸 字447 2024-01-03 23:54:03
🙂安排到东交民巷,恐怕另有考量。 3 张新泉 字1910 2023-12-15 21:33:30
🙂有这种考题可做,至少已经、曾经是文选的人选了。 张新泉 字202 2023-12-16 04:28:17
🙂邓小平却主动予以拒绝 1 翼德 字189 2023-12-15 0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