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电视剧《繁花》 -- 本嘉明

共:💬135 🌺897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因为工人群体没法为自己吹嘘

今天我们已经不敢用XX阶级这样的用词了,明显非法嘛,明显滋事么。

工人群体里没法出鸳鸯蝴蝶派名嘴,难得出一个金老师,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对劲儿呢,已经算很有良心了。所以文化人都看不到,社会舆论看不到。

小说繁花,我管它叫《麻花》,就是把人性前三十年往左拧,后三十年往右拧。你当然不能相互否定,因为人性是论个卖的,一个灵魂就一个人性,初心啊,白月光啊,永远在那儿躁动着呢,所以人性不能切开卖。

当年炒配额时,我们公司在香港的其中一个白手套是一位上海籍贯的老年港商,因为做这个,双方必须绝对互信,我们这边一个电话,他就要提现钞去给人家,所以关系很铁,对于我本人,大概就有点电视剧里爷叔的意思,当然没有那么亲近,但也知无不言了。我曾问过他,香港和上海怎么比?

他说根本不能比,香港是运动赛的单项冠军,上海是十项全能冠军。

电视剧里汪小姐那会儿,全上海总共16家外贸公司(类似于清末广州的十三行),有实权的科长不超过200个,有资格跑广交会和外国的外销员不超过1800个(当然还有跟单员数千人,基本就是电视剧里范志毅演的那个角色,下去村办厂,不能让厂长把你绑了而是你能把厂长给绑了,那种江湖狠人),整个上海,就只有这些人,是能多少了解外面的世界的,见过世面的(跟单员会慰劳性地安排出国一两次)。这些人对于上海能败中求活所起的作用,就是英吉利空战中,那几百名英国飞行员的作用。这么微小的一个群体,是上海产业劳动大军,和外国商户(当时主要是港商台商)之间的润滑剂和桥梁。当时中外之间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当时我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美国终端客户,那个文化冲击就更大了。那个美国大客户第一次来上海时,生怕被土共绑票了,带了两个律师过来(我觉得他带两前特勤局保镖应该更合理),大家渐渐混熟了,放松了,吃饭时我就抓紧机会跟律师们各种聊,因为一个律师是哈佛历史系毕业才转行干律师的(完全就像一个高中老师),那聊得脑洞就大了,今天矮大紧那类,跟人家正牌反动派比,只能去吃土。

我的科长就是一位中年女士,非常搞得定客户,那个大客户年轻时是陆战队出身的,有匪气,人狠话不多,见过了对眼了就放心了,后面就好办了。外贸公司科长一级,非常关键,用对人就是实力派军阀,割据一方,能出业绩。因为要下工厂,谈判细节,一起吃饭的机会很多,每次吃饭,两大巨头就笑嘻嘻看着你们这些小样儿的知识分子瞎聊,也不拦着,放松一下呗。真能整活儿的头儿,不在乎你们这个,吹吹NB还能反了天了?

当时不觉得,现在回头想想,真是当年不常有的看世界的机会。身在福中。

通宝推:Swell,独草,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