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抗美援朝时期,当时的技术条件是对坑道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 yg1993

共:💬30 🌺22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能你对当时坑道的意义依然认识不够

坑道减少伤亡的作用恰恰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保住了战士的生命才有打赢战争的可能性。增援进入坑道就是胜利,没有坑道,再多增援也白白死在阵地上。

志愿军最大的伤亡发生在1951年,就是因为阵地战初期没有很好地构筑工事,或者说仅仅把构筑工事理解成构筑简易的野战工事。

因为在国内战争时期,我军强调运动歼敌,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从来没有打过像模像样的阵地战。但等到第五次战役打完,志愿军意识到:以敌我双方的机动能力差距,运动战已经不是我军强项了。现在不能再循规蹈矩地遵循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原则,必须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改打阵地战;可是坚守阵地,又面临敌我双方火力差距巨大的问题。毛主席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当时阵地战初期,恰恰是我军存不下人,最终落得人地皆失的局面。而且最气人的是,敌人的伤亡还特别小。

二十兵团67、68两军入朝就面临阵地战,当时刚装备了苏式武器信心满满,但结果往往是整营整连地牺牲在阵地上还丢失了阵地。苏式武器根本发挥不了想象中的作用甚至还起反作用。因为阵地争夺战的状态与现在影视剧所表现的完全不同,根本不是所谓敌人一窝蜂冲锋,我军机枪冲锋枪猛扫敌人倒下一片。而是我军只要一开火敌人就立刻就地隐蔽,或退到足够远距离,呼唤炮火覆盖我方阵地,没了动静再跃起冲锋,再遇到我军开火,再如法炮制.......几轮下来,敌人伤亡很小,而我军大半伤亡,因为你枪弹造成的伤亡能与火炮造成的相比吗?而且当时二十兵团部队现代化战争经验不足,犯下与马谡一样的错误,守山不守隘口,敌人往往轻易迂回到我阵地后侧,切断我军相互联系,部队弹药补给被切断,苏式自动武器弹药消耗快,敌人一旦发现我军射击声稀落,知道我方已经无弹,立刻发起猛冲,战斗进入到所谓白刃肉搏战阶段,但敌人没有缺弹之虞,所以往往演变成单方面屠杀,或者是我军战士怀揣剩下的爆炸物与迎面而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这一期间,南朝鲜伪军取得的战绩往往大于美军,因为伪军往往更不怕伤亡,更愿意迂回包围我阵地。这一阶段,我军处境很困难,战线在缓慢向北移动。我军红军时有名的一个老兵李德才,诨名“土佬”(萍乡芦溪万龙山人氏,因为参军后第一次穿正规军裤把开档穿在后面,觉得这样拉屎方便而得名),曾是一方面军最闻名的重机枪手,被聂荣臻专门调来掩护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连毛主席和林彪都认识他。此时在68军203师(后来奇袭白虎团的是他们)当副师长。因为这阶段的仗打得太憋屈,向上级提出要回国,这仗不打了。李德才资格老,没什么文化,杨成武等上级都了解他(杨当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时,李是一营营长),没人认为他是临阵脱逃,知道他纯粹是被气得不行了又拿不出办法,同意送他回国了,由此可见1951年局势的艰难。

局面的改观就是我军开始大规模修筑坑道,究竟谁最先提出修筑坑道,各部队有不同说法。有一种说法是47军,140师(李延年所在师)师长黎原是国民党中央军校第十期毕业(电视剧《雪豹》里周卫国原型),在军校学过筑垒防御课程,率先在所属部队开挖坑道。陈赓视察后大为赞赏,下令全军推广。不仅推广挖洞的做法,还要总结如何挖:什么工具什么地质条件?挖多深?几个口?顶盖需要多厚?离棱线多远距离........

有了坑道就解决了减少伤亡的问题,保存住了人、且能够贮存弹药,就解决了守得住阵地、稳固战线的问题。坑道不仅解决前线部队生存问题,而且后方运输部队、炮兵部队的损耗都大大降低了。有了稳固的战线,有了可靠的后勤保障,我方才能积聚力量,发动进攻战役。坑道防御之前,敌人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我方一人,有了坑道以后,敌人发射600发炮弹杀伤我方一人,这样的战争代价美帝付不起了。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未就任时迫不及待视察朝鲜,在前线近距离观察了我军坚固的防御体系,拿不出破解方案,确定妥协就地停战。

毛主席是这样评价坑道的重大意义的,他在195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讲话(四十多年前学毛选五卷时读过的,我只记得大意了):现在朝鲜局面大为改观了,就是因为学会了掏洞子,掏洞子解决了守得住的问题,现在又进一步解决了进攻的问题.......如果朝鲜战争再打一年,我们就能把全国的陆军都轮训一遍......

通宝推:驿寄梅花,落木千山,向前向前,有锡,广阔天地,河兮兮,石狼,心有戚戚,大胖子,潜望镜,偶卖糕的,ccceee,真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