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彭总在西北取得的战绩,一半功劳得归功于贺龙 -- 忘情

共:💬4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彭总在西北取得的战绩,一半功劳得归功于贺龙

作者:忘情

众所周知,三年解放战争中,彭总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是我军中相对最弱小的一支,西北战场也是敌我力量对比最为悬殊的地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彭总指挥西北野战军以弱敌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是非常不容易的。老百姓的鼎力支持,将士们勇猛顽强,彭总战场指挥得当,都是胜利的源泉。但西北野战军的赫赫战功中,有一半得归功于贺龙。

有人以为贺龙自解放战争初期短暂指挥晋绥野战军与敌对垒后,就长期脱离了指挥一线,直到1949年才重披战袍,率部翻越秦岭入川,与第二野战军一道,歼灭了国民党留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胡宗南集团。这期间长达数年的时间似乎很难再听到贺龙的消息,因此误以为他对解放战争贡献不彰。但实际上,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由贺龙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地区工作”的决定。要求他“解放统一后方、精减节约、地方工作三个问题”、“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西北解放战争。”

小河村会议结束后,贺龙肩负着党中央交予的重任到绥德,提出了两个边区统一的3项具体措施:一是统一生产建设、金融贸易,建立独立自主的财政经济体系;二是加强支前工作的组织领导,有计划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后方机关要精兵简政,要组织编余人员搞生产,为前方服务,将节约下来的物资送到前线去;三是要搞好土改,从根本上调动劳动人民生产、支前的积极性。

为了支援前线,贺龙主动将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调给西北野战军,只给晋绥区留下独3旅。为掩护“昆仑纵队”,他率西北局、边区政府和联防军机关人员,冒着狂风暴雨,公开向东开进,给胡宗南造成“中共首脑机关正在向东逃窜”的假像,牵着数个旅的追兵到黄河边,有力地掩护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

1947年8月18日,贺龙等人东渡黄河,将西北局机关暂时安置在山西临县沙原村一带后,立即投入到支前工作中去。不久,毛主席发来电报:“请你们迅速分赴各县,大力动员粮食,只要7000至1万石粮食,即可保障作战计划之完成。”8月27日,中央军委又发来急电:“野战军南下,已无粮携带,着从速令绥(德)、延(安)两地区沿途筹粮。

能否保证前线粮食供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北战局。当时,西北野战军主力和地方部队合计约6万人,党中央、陕甘宁边区、学校和游击队约2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晋绥军区部队和地方工作人员。仅供应这8万人,每月就需1.6万石粮食。然而,当时陕甘宁和晋绥我方实际控制区人口仅400万左右。这一带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加之胡宗南部队到处为祸,大片土地荒芜。别说供应前线,就连本地区也已有40万人缺粮。

为了筹粮,贺龙绞尽脑汁。他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选拔得力干部,组织了庞大的征粮、运粮队伍。1947年9月,贺龙通过中共中央,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要了10万石粮食,需要马上组织运力前往运粮。他和林伯渠商量,急令将西北野战军后勤供给部部长薛兰斌调来,和林伯渠一道与之商谈。

薛兰斌一听要千里运粮,顿时挠起了头皮:“老总,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呀!这么多粮食要运到陕北,又没有车,路也不好走,还得过中条山、吕梁山、汾河,太困难了。”贺龙敲着手中的烟斗,说道:“任务必须完成,没价钱可讲。你知道,前方战士没粮食吃呀!只要把这批粮食很快运过黄河,就是支援了战争,支援了陕北没粮吃的老百姓。”

薛兰斌明白了运粮的意义,但又担心没人、没牲口,难以完成任务。贺龙一挥手:“这好办!我马上发电报,让晋绥派人、出牲口。”过了两天,贺龙把延安大学在晋绥的1000余名师生、员工也动员了起来,交到了薛兰斌手上:“这些人给你当运输队的骨干,依靠他们准能完成任务。缺少骡马,就人人动手背嘛!”

贺龙虽下了命令,但心里清楚,要完成这项任务将要克服极大的困难。因此,薛兰斌率队出发后,他一直让参谋与运输队保持联系,随时掌握情况。贺龙到晋南出公差时,还专程赶到运输队检查工作。当他看到沿途男女老幼齐上阵,车运肩扛,络绎不绝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地对薛兰斌说:“你们做了件大好事,我代表西北局谢谢你们。”

为了战争的胜利,贺龙领导边区政府,动员、组织了庞大的支前队伍。从晋中、晋西和其他解放区调运了大批粮食到陕北战场。1948年5月,他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报告说:“河东的抗勤任务超过了抗日战争的总和。在榆林战役中,第1、2、6、9、10分区都动员了背粮。仅临县3个乡就动员了69万人次。其中妇女占32万人次。绥德有部分粮食还是从河南运来的。在晋南也有数万人运粮,运粮的牛车络绎不绝。”

为解决战场上的物资需要,贺龙将绥蒙军区副政委张达志调来,交给他2个骑兵团、2部电台,任命他为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让他率部到关中、晋南做买卖,当运输队长。张达志说:“运输用不着2部电台。”贺龙却说:“张达志,你别小看这个任务。你带的人不多,可任务却很重。你要把土特产卖掉,还得换成我们需要的各种物资,什么棉花啦,布匹啦,鞋袜什么的。还要换成钱、金子、银元什么的。你必须同我直接联系。我每天向你通报敌情,怎么不需要2部电台?”

张达志出发前,贺龙又特意交待:“你每天同我联系,要详细报告。换到的东西和钱,在路上不管碰上西北野战军哪支部队,他们要钱给钱,要东西给东西,只要打个条子就行了。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打仗,一定要保证钱和物资万无一失!”

在兵员补充上,贺龙的办法是全力经营地方兵团。尽量压缩机关,充实连队。在老区,动员失散兵员归队。在新区,动员群众参军,并千方百计组织游击队。贺龙后来这样向毛主席汇报:“这样作,一方面可作野战军的补充兵团。另一方面,也可逐渐升级为野战兵团。”在晋西北和陕甘宁人口稀少、连年灾荒、征战不断的条件下,仅1947年,贺龙就动员了3万人补入野战军,5万人加入地方兵团。到1948年年底,陕甘宁和晋绥地区的野战部队扩大到7个纵队零2个旅。到1949年6月,西北野战军已从小河村会议时的3个纵队零2个旅,发展成2个兵团、6个军、18个师,总计22万人。

在西北战场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贺龙口袋里装着一封封毛主席、彭总向他要粮食、要弹药、要服装、要补充兵员的电报。而贺龙在抗日战争中曾被日军毒气弹伤害,复原后身体大不如从前。可以想见他为了完成支援前线的任务,要克服多少艰难困苦,要熬过多少不眠之夜。

后方的难处和贺龙的功绩,无论是毛主席还是彭总,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理解、极为肯定的。毛主席在评西北大捷时指出:“此次胜利如此显著,原因甚多。前线领导同志们的坚决的、灵活的指挥,后方领导同志们和广大人民的努力协助,都是应当指出的。1954年,彭总在接见《沙家店》剧组创作人员时说:“光在粮食问题上表现贺龙是不够的。他不顾一切地支援西北解放战争,非常热情地动员新兵、搞医院、搞粮食,还亲自到部队中去进行鼓动。你们要加强描写贺龙同志。”

通宝推:桥上,strain2,燕人,林三,onlookor,李根,网海,广阔天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