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下半场开踢 -- 方平

共:💬5008 🌺38281 🌵37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写名不是能够更客观地讨论吗

如果写清姓名,很容易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不写名,只看简历,这样的对比才更鲜明。

因为,79年上大学,83年毕业分配到西藏的并非秋实这个孤例,所以通过对比工作经历提拔轨迹,才能更清楚地看出到底谁最特殊、特殊在哪。我举的孙的例子,比较的是最明显的,孙是当年高考作文满分入的北大法律系,法律系跟中文系的高考难度有差距,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学业上孙也并不差。

更何况79年上大学,83年毕业分配到西藏的也不止这两位,还有更多的人。这些资料都不难查询到。如果相关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就去评判,那岂不是过于武断了?如你所言,动不动就以特殊来说事,这逻辑不通的。凭什么特殊都落到他一个人头上?

你忽略了胡春华的几点特殊之处

你把胡和现在27岁的硕士毕业生比较,我觉得有三方面不公平。

第一,胡63年出生,79年上大学,也就是说16岁上大学,20岁本科毕业。而普通人是18岁上大学,22岁本科毕业。这里有两年的差距。

第二,胡是83年的本科毕业生,那时候的硕士毕业生非常稀少,把当年的北大本科毕业生和现在的硕士毕业生直接比较不合理。

第三,83年的时候还没有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的特色是按部就班。类似的还有军队里的军衔制度。

韩俊和胡春华比有三处特殊

第一,韩一直到2001年走的是学术道路,幕僚的角色,并不是当官的道路。但是胡一直走的是当官的路。

第二,胡赶上了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的高潮,那时候大面积快速提拔这样的人。韩则89年12月才参加工作,错过了这次高峰。

第三,胡的快速提拔还有到边疆就业的加分,这也是现在一些援藏援疆干部的动力之一。韩除了在陕西商洛挂职大半年,没有可比较的经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