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东升西降:斯坦福博士应聘安徽乡镇公务员 -- 仕女

共:💬90 🌺403 🌵1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这块我有点没看懂啊,是哪个学校?安徽那个么?少年班,呵呵

堆积了多少国家资源,有哪位知道么?我知道他们优秀,对他们来说出国留学不是难事,人也是聪明,但是中国花那么多钱就是为了他们出国留学完事么?

我们,作为中国人,是不是应该对他们给予更大的期望啊?他们是不是应该为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才是标准吧?

回忆一下自己的老爹,感慨一下:

我爹是个平庸的人,虽然学习也不错,但是这么多年观察下来,他不是一个聪明人,很多当时的时候一般人(知识分子)能够想到的事情,他都根本想不到。

也许事因为他回国的时候事40年代,中华民族苦难的时候,他也经历了很多很多,或者我爷爷跟他说了很多。他对于新中国是感激的。

当然了,由于自身的智商,为人风格,他没有赶上政治先进的那种思路,也许就是因为经历了解放前。他才和我太外祖父一样,对新中国充满了感激。

我爹事文革前的大学生,这就决定了他对工农兵大学生没有我认识深刻,也是有所瞧不起的,但是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和合作,也算是接受了工农兵大学生。

人都差不都,这些工农兵大学生也在了领导岗位上,虽然绝大部分技术不如我爹,但是人家也是名利双收了。

但是我爹还在坚守自己理解的传统,或者说没能力双收,这是一个单位传言,日本人国民党时代都会好好工作的技术人员。

但是,有一点我理解我爹,他对于共产党事信任的,尽管不一定需要进入共产党,可以说是被忽悠进入了共产党,他对党和新中国拥有朴素的情感,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归来身份而恐惧。

他对组织性可以说几乎一塌糊涂,属于在新时代必备抛弃的那种人,没啥情商,只有诚以待人,人人都说他老实。

他入了党,几乎可以说,跟没入差别也不大,这也是组织的悲哀吧,当然了,作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应该说他是称职的,在技术专业上已经达到了顶级水平了。努力是没问题的,理论是很一般的,现场经验几乎是是国内无敌的。

这是一个老实人成长的历史,也是人人不得不承认的。

可以说,这也是教育的悲哀之处吧,其实中国到处这样的平庸人,我也是,聪明一点没有,就靠经验积累,理论创新啥也不懂,但是我知道好坏,我们知道好坏。

要说聪明,是我解放后才上学的娘,老太爷没表态,外祖父默认,外祖母积极推动超龄的我娘进入小学上学,哈哈哈,这就是民国。

我娘是极其聪明的,在单位里和我爹合作的项目中自己有了创新,这就很厉害,我爹是做不到的。所以,可以想象,我们伟大的国家有多少孩子有着聪明的智慧和潜力啊。

就这点而言,我娘这一辈子真值了。

当然我爹也行,必竟也获得了那个津贴奖赏。

他们都是农民,都是从中国的农村出来的人才。

所以,真不是教育的问题,只要公平,他们就会出头。

这两天谈工农兵,呵呵,有一些河友高高在上,其实,没那么夸张,你自己究竟如何,大家都看到了,都是几十岁的人了,啥不懂啊。

我想说的是,平庸的人怎么成长?吹这个那个,是为了钱还是事业呢?其实谁心里没点数呢?

所以,我坚定的支持工农兵大学生,哪怕是学员,呵呵呵,因为这些人知道工作的不容易,知道需要什么来推动项目发展。当然了,我娘也是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聪明人,就是技术上有点劲头。

我觉得,怎么样也应该对农民教育公平一些,追上欧美,那不敢想,但是象毛时代那样尽量公平还是应该的。

怀念我爹,我知道我爹多少同意这个事情,虽然他是逍遥派。他心里是知道的。虽然对一些小受罪也有不满。

但是当年毕业后到国家的矿山工作他是坚决主动要求的,就这点来说,我不一定做得到我也知道,当时很多人也是真心要求的。当然,也有深造镀金的,那不是我爹的想法。

我觉得他做得很好,没有忘本。

我觉得中国普通人要是能走这条路就是极好的了,高端那些,够不着,呵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