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淮海战役的指挥艺术】第二章淮海战役愿景和计划的出现 -- 镐梓

共:💬59 🌺6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豫东战役前的几个月发生了什么

这段时间似乎是个相对平静的过场戏阶段,缺少被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但是以今视昔,会发现1948年春夏之交是解放战争进程猛然加速的开始。举例而言,1948年4月,世界上大概没有任何人(包括对战争进程最乐观的中共领导人自己)会想到,一年之内中共就消灭了国民党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并占领了南京。即使是最看好中共的人,也会认为至少还需要几年时间,中共才能胜利。当时PLA的多数人应该还是想按照十大军事原则,逐步削弱国军,先实现力量平衡,再占据力量优势,最后才发动决战。而豫东战役就像一次检验性的作战,证明了:即使是在国军战役力量占优的情况下——这点在PLA的军事理论中通常是要竭力避免的,PLA早就习惯了在战略劣势下要在战役中形成优势兵力才会接受作战——PLA仍然可以用可接受的代价夺取胜利。这就给后来中央决策在整体力量仍然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敢于发动战略决战,加速战争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战争中,往往存在转折性的战役。这种战役往往是经过胶着之后才能分出胜负,而且也没有那种酣畅淋漓的大胜。但是作战双方都会意识到双方力量对比和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苏德战争中的库尔斯克会战,主动发起进攻的依然是德军,苏军的伤亡也远大于德军,但是苏军第一次在德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了有效防御,没有让德军突破战线,并且能够立刻转入反攻。再比如元灭宋的襄樊会战,元军能够战胜原来具有水战优势的宋军,实现了对襄樊的孤立包围,元军将领就一致认为宋军比过去弱了,攻克襄樊是完全可能的。豫东战役的性质有些类似,就是让国军和共军都相信:即使在条件对等的公平对抗中,共军也能取胜。所以,战役之后国军的行动就越来越消极,而共军则是越来越富有攻击性。

通宝推:jboyin,普鲁托,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