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张良修仙失败了吗? -- gb2312
刘邦平定天下以后,和群臣聊天,他认为自己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在于能用人: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他认为,张良、萧何、韩信都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杰,他能重用这三个人,是他取胜的最重要原因。项羽只有一个类似的人杰范增,也不能一直重用,所以会失败。
张良在这三个人杰里面排在第一位,刘邦在奖赏他的功绩的时候,让他“自择齐三万户”,也就是让他在“齐地”,也就是山东(现在还常把山东称作:齐鲁大地),自己随便挑三万户做封地,也就是封他做(三)万户候。
张良是这样回答的: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张良说自己第一次遇见刘邦,是在“留”这个地方。我能给陛下出谋划策,陛下能够听取我的建议,这是天意,这是命运。我不敢接受这三万户的封赏,只求陛下把我封在“留”这个地方。
这短短一句话,可以说是智商拉满,情商拉满。
有多少至交好友,在很多年后,还能记得第一次相遇的时刻?
刘邦这个人,气度恢弘,在赏赐功臣的时候从来不小气。他说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就是真心实意要赏赐张良三万户。
张良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
因为多疑是帝王的固有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疑心会伴随着臣子所掌握的权力和财富越来越重。
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头到尾不要让刘邦起疑心。
刘邦作为带头大哥,该给钱的时候从不谈感情,直接拿出三万户来赏赐张良。
张良作为核心骨干,该拿钱的时候,反而谈起感情来了。
意思就是:无论是共贫贱还是共富贵,他都把这份情义放在第一位。
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也曾被下狱,只有张良,从头到尾都没被怀疑过。
有观点认为,张良只是一个谋士,威胁远比韩信、萧何小,刘邦才不怀疑他。
张良可不仅仅是一个谋士,据《史记》记载,张良家五世相韩,后来秦灭韩,他为了报灭国之仇,散尽家财,用来刺杀秦始皇: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张良有一个门客是大力士,能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做武器。他们在博浪沙这个地方伏击秦始皇,差点就成功了,“误中副车”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全国都在追捕张良,张良还是跑掉了。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可以说是“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天下豪杰都在秦始皇的淫威之下瑟瑟发抖。
秦始皇的巡狩,就是把反对他的天下豪杰当作猎物来狩猎。
谁曾想,猎人也会变成猎物,张良能公然伏击秦始皇。
荆轲,高渐离都曾经刺杀秦始皇。他们的刺杀,都是依靠特殊的身份接近秦始皇,张良的刺杀,政治意义与此截然不同。
这要求极高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执行这种任务,无论成败,九死一生都是乐观的说法。
能够去执行这种任务的人都是“死士”,“死士”不同于“亡命徒”,“亡命徒”是为了活下去随时可以玩命,而“死士”是为了某种目标,随时可以去死。
用钱可以收买“亡命徒”,但是收买不到“死士”。
张良能够组织“死士”去刺杀秦始皇,还差一点成功,在失败以后还跑掉了,绝不仅仅是因为家里有钱。
得意的时候前呼后拥,失意的时候孤家寡人,这才是有钱人常态。
所以,张良这个人综合特点是“算无遗策”,“善养死士”,还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这威胁能说不大吗?
所以,在刘邦给大家封官的时候,张良说: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赤松子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仙人,张良表示自己不当官,修仙去了……
这就是张良以放弃所有权力和大部分财富的方式,把刘邦的疑心扼杀在萌芽之前。
这也可以说是君臣之间的一种默契。
张良这样做的难点,对其他人来说,不是智力达不到,而是控制不住自己升官发财的欲望。
比如,主父偃就说过:“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耳。”
他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导致自己被“五鼎烹”的恶果,但是抑制不住自己现在“五鼎食”的欲望,依然不加收敛,这就叫在劫难逃。
从古至今,监狱里那些痛哭流涕的罪人,大部分都是这个行为模式。
张良虽然号称是修仙,但是关于汉朝的重大决策,还是起关键作用,比如刘邦想改立太子这件事: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筴,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吕泽彊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
据《史记》记载,是吕后派吕泽去见张良,强迫张良给出主意,张良就说有四个隐士,号称“商山四皓”,以前刘邦去请这四个人,这四个人没来。现在请太子派人去请这四个人,这四个人来了。刘邦看到这四个人,就说太子羽翼已成,然后就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有人觉得,既然刘邦请不到“商山四皓”,太子也请不到,这四个人很有可能是吕后请人假扮的。
《史记》认为,是“商山四皓”起到了重大作用,其实不然。
个人感觉,“商山四皓”根本不重要。
刘邦自己说:“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
郦食其想投效刘邦,被刘邦认为是儒生而遭拒,他赶快说自己不是儒生,自己是“高阳酒徒”,这才引起刘邦的注意。
这也说明,刘邦根本就没把“商山四皓”这类人当回事。
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就说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意识到这是张良给太子出的主意,这才真是羽翼已成。
所以刘邦立刻任命张良为太子少傅(理论上应该是太子太傅,但是当时叔孙通已经是太子太傅了,而且为太子上蹿下跳好长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不好直接给免了不是……),表示自己不再想改立太子了。
张良作为西汉最超然的一个人,也不得不下场,为太子出谋划策,“商山四皓”就是张良用最温和的方式传递出的一个信号,刘邦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不再坚持改立太子了,这也是两个人之间的默契。
张良说:“此难以口舌争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刘邦不接受“商山四皓”这个最温和的规劝,张良号称“智计百出”,再进行一些不那么温和的规劝,刘邦未必接得住。
出于私人的情感,张良似乎应该站在刘邦一边。为了大汉的安定,张良最终选择了站在太子一边。
最后说张良修仙,学辟谷。
乃学辟穀,道引轻身。
辟谷这个事,据亲身试过的人说,那感觉类似郭沫若的《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所以大部分人没修成……
少部分人自我感觉修成了,结果一诊断是“神经性厌食”。
张良也没修成,据《史记》: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吕后一看,这不行啊,就强迫张良吃饭。张良没办法,就吃了。
张良的辟谷没修成,有人说全怪吕后。
也有人说,要不是吕后强迫张良吃东西,那结果最好也就是“神经性厌食”。
个人感觉,吕后强迫张良吃饭,这是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既表现了对张良的关怀,也展现了自己的权威。
而张良最后也不辟谷了,就表示自己会尊重吕后的权威。两个人用这种方式达成了一种默契。
所以说,张良修仙,是和刘邦达成的一种默契。
最后放弃辟谷,是和吕后达成的一种默契。
这个过程虽然有点波折,也总比在监狱里面反思“然安知狱吏之贵乎!”要体面一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张良修仙失败了吗?
🙂【原创】张良家族五代为相,胆识远超同时代的贵族和草莽。 6 莫言2024 字491 2024-10-13 12:31:17
🙂这也说明了刘邦的不凡之处 11 gb2312 字448 2024-10-14 22:38:22
🙂确实,刘邦要是没那个本事,也无法识别英才 1 自以为是 字60 2024-10-15 22:59:46
🙂那张良当年企图重新侍奉新的韩王 17 胡一刀 字804 2024-10-14 04:56:52
🙂项梁封的韩王韩成和张良在秦国边上复国,根本打不过秦 7 三力思 字249 2024-10-16 10:58:28
🙂时间线有点问题哦 2 曾伴浮云 字212 2024-10-17 02:26:51
🙂你说的对,张良从此意识到恢复六国没戏了 1 胡一刀 字164 2024-10-16 23:04:43